铃儿响叮当
教学内容:唱《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富有情感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愉悦的意境,并根据歌曲旋律对歌曲所要表达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又丰富的想象
(2)能力目标:能在体验聆听、观察对比中学习歌曲,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歌曲伴奏创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探索与创造能力。
(3)情感目标:培育学生爱自然、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并能在歌声中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
1、能够熟练并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变拍子带来的不同情绪。
2、尝试简单的二声部、变奏来表现音乐
难点是:
1、弱起小节、附点节奏、一音多字和大跳音程的正确演唱
2、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音乐,比如变奏、力度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设置情景,营造氛围
1、律动:跟老师一起随着音乐动起来(播放《铃儿响叮当》的音乐)
2、 师:如此热烈欢快的音乐,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氛围?
生:像过圣诞节了
3、师:是啊,圣诞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你们了解这首歌曲吗?
生:很快乐!圣诞音乐,冬天里唱的
4、师:请你完整的听一听这首歌曲,思考两个问题:歌曲分为几段?听完在你眼前出现了什么场景?
生:
三、新授
1、挖掘要素,体验作品
(1)师:你们都说的很好,所以圣诞老人悄悄告诉我说,他想在圣诞节来临之前先来中国转一转,为了减轻旅途的负担,他把给大家的礼物都快递给了老师,要不咱们先拆开看看吧……
生拆礼物
(2)师:哦,原来是圣诞老人想带大家去他的家乡看看
播放音乐A段
师:你想想这一路上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生:麋鹿蹄子的声音,铃铛的声音,雪橇摩擦在地面的声音……
(3)师:这一路上路程很遥远,我们来给自己找点乐趣吧
(放音乐,用乐器伴奏)
(4)师:老师刚刚模仿了蹄子的声音,谁能来模仿一下铃铛的声音……
(5)分两组伴奏,互动合作
2、挖掘要素,体验作品
(1)师:圣诞老人听了我们的音乐,所以送来了第二个礼物
生拆礼物
(2) 师:他给我们带来了另一段音乐,在我们学习这段音乐前,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滑过雪吗?能不能给老师示范一下滑雪的动作?
师示范动作,生模仿,边做边读歌词,给生理解弱起和附点节拍。加上词,按节奏念一念。弱起——准备出发时我们要倒吸一口凉气,找一找在哪里用力?重音在哪里?
(3)师:好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唱唱这段旋律(知道生发现难唱的地方:八度大跳,一字多音处)
(4)注意最后一句的拍子,由弱到强,由强到弱。
3、比较歌曲
(1)师:接下来,老师送你们一段旋律,你们看看这段旋律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和一段相似)但我们在演唱时是不是觉得两段音乐还是有区别的? (是的,一段……一段……)
(2)加上歌词唱一唱
(3)师:你们都走了,老师也想去,你们可愿意带我一起?
生:愿意!
(4)我们终于快到圣诞老人的家乡,你看,多美啊,就像童话里的世界。
4、表现歌曲 创编歌曲
(1)师:圣诞老人给了我们好多礼物,我们也来送他一个礼物(完整演唱)
师:注意好我们要用怎么样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指导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第二段的一字多音,弱起,八度大跳,渐强渐弱)
(2)师:圣诞老人觉得,如果我们在里面再加上一些伴奏就更好了,我们一起拿出乐器来给歌曲伴奏
播放音乐,学生边唱边伴奏
5、延伸作品 拓展视野
(1)师:最后圣诞老人还带来一件礼物,我们来听听和之前听到的有什么不同?
师唱三拍子
(2)师:这是因为什么发生了改变造成的呢?(速度、情绪……)
生:是因为节奏、节拍发生了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音乐感觉。
(3)师:好了,我们终于来到圣诞老人的家乡了,再次完整表演歌曲(加上乐器伴奏、最后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欢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