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2、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知道做功过程是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3、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利用多媒体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阅读课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阅读、看图、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2、通过了解热机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人类文明进步和人类智慧的伟大。
3、通过讨论热机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及带来的利弊,树立环保意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做功和热传递都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2、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能量的转换
三、教学过程
一、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1.学生活动:请同学利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老师:点火柴的过程人对火柴做功了吗?
学生:做功了。
老师:这就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做功。人对火柴做功,使火柴头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如果没有火柴盒了,还可以利用点燃的酒精灯,把火柴头直接放在火焰上点燃,这是什么方式改变火柴头的内能,升高温度,从而点燃火柴的。
学生:热传递
老师总结:热传递和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2.学生实验:体会做功改变内能的实验:利用一段铁丝,反复弯折,用手触摸,会发现弯折处发烫。
3.演示实验:演示空气压缩引火实验。
老师:思考:以上两个例子,能量转化过程是什么?
学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老师:为什么汽车高速行驶时,轮胎的温度会升得很高?
学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当堂训练:你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铁丝的温度升高?
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
(1)用火烧
(2)用榔头敲打
(3)放在热水中
(4)用砂纸摩擦
(5)在太阳下晒
(6)在地面上摩擦…
老师总结:
(1)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看,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
其他形式能(机械能)
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2)改变物体的内能可以用做功的方式,但做功不一定就改变物体的内能。
例如,把物体举高,只是使物体的重力势能发生了改变。可只要发生热传递,就一定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二、热机
演示:课本图12-32所示的实验,按动点火发生器,观察现象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它所包含的物理内容:酒精燃烧放出热量:酒精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
学生:在此过程中,酒精燃烧产生的燃气对外做功,
是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老师: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制造出一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热机是热力发动机的简称,就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汽车是学生常见的交通工具,
从汽车的动力来自于热机。
三、汽油机的工作循环(教师讲解)
利用多媒体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等于飞轮转两圈,也等于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气门吸取汽缸。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机械能—→内能)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末尾,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内能—→机械能)
4.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汽缸。
讨论:
热机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及带来的利弊.
让学生讨论汽车带来的问题。
有利之处:给社会生活带来方便.
不利之处:尾气的排放带来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
带来空气污染。
造成过度开发化石能源,带来能源危机。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阅读生活
物理
社会
热机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