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变化的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学案
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 毛建军
21世纪教育网
思考与讨论1
A.在校运动会上,张三同学百米赛起跑阶段,由静止开始在1.0s内速度增加到8m/s
B.电动车由静止开始在3.0s内速度增加到8m/s(约29km/s)
C.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3.0s内速度增加到12m/s(约43km/s)
D.摩托车以12m/s恒定的速度行驶了3.0s。
为了能更加清楚对以上情况对比,请你将以上数据填入下表。
初始速度v0(m/s) 经过时间Δt(s) 末速度v(m/s)
A.百米起跑
B.电动车起动
C.摩托车起动
D.行驶的摩托车21世纪教育网
仔细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思考下列问题:
(1)能否用速度的大小v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说明你的理由。
(2)能否用速度的变化量Δv(=v-v0)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说明你的理由。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能否用速度的变化量Δv(=v-v0)速度变化的快慢?说明你的理由。
(4)你认为如何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思考后同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意见。21世纪教育网
练习1 比较速度与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举例说明你的理由。
A.加速度不为零的运动速度一定增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加速度一定大
C.物体运动越来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D.物体速度变化越来越慢,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E.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加速度大
思考与讨论2
物体a、b沿一直线同方向运动,他们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思考下列问题
(1)在图中确定t1、t2两时刻对应的速度v1、v2。
(2)如何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3)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变化吗?为什么?
(4)你能目测a、b两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吗?
练习2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规定向东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回答下列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1)叙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2)分别求出物体在0-2s、2s-5s、5s-10s内的加速度。
练习3 根据下面的纸带,取中间的8个点回答下面的问题。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求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
(2)求出打各个点的瞬时速度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作出这段时间内的图象,看看物体的加速度有什么特点?(共17张PPT)
问题:飞机起飞时每隔 4 s 曝光一次所得照片。这张照片说明什么问题?
启动物体 速度增加量(m/s)
经历的时间(s) 速度增加的快慢程度(最快、较快、较慢、最慢)
A竞赛用跑车 30
4
B高速列车 30 120
C自行车 6 4
D运动员 12 0.2
1 s内速度
的增加量
(m/s)
一、加速度
2、物理意义—
1、定义—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
3、单位m/s2 读: 米每二次方秒
表示速度变化快慢
公式:
4、矢量:大小,方向
方向 :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
思考:
是加速和减速吗?
加速度的正负又代表什么呢?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取初速度v0 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1)加速直线运动:a与V的方向相同。
(2)减速直线运动:a与V的方向相反。.
加速度的正、负
a>0
v0
vt (vt > v0)
a<0
v0
vt (vt < v0 )
再思考
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那么匀变速直线运动又是怎样的运动呢?
结论: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 又是什么样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加速度不变
(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改变)
二、对加速度的进一步了解
△v 越大,a越大吗?
2、V、 △v 、 △v / △t (速度的变化率)与a的关系
结论:a与V、 △v 均无关,只与△v / △t 有关
思考: ·速度大,加速度小,有可能吗?
·速度变化量小,而加速度大,有可能吗?
·加速度大,而速度小,有可能吗?
变化率的概念:
速度是质点位置的变化率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
单位时间的变化量
思考:在V-t图象中是怎样体现出加速度的
t/s
O
v/m·s-1
10
15
5
4
6
2
A
B
思考:A、B两物体哪个的速度变化快?
A物体的加速度为 。
B物体的加速度为 。
0.5m/s
0.2m/s
V-t 图像的斜率就是加速度
3、从v—t图象看加速度
O
v/m·s-1
t/s
4
6
2
4
6
2
1、前2秒内的加速度
2、2s—4s的加速度
0
3、4s—6s的加速度
注意: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减小,此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v
t
0
加速度如何变化
物体做减加速直线运动
变化量的概念:
遵守矢量减法
当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时:
汽车加速
汽车减速
1.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 ( )
A、静止不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做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
2.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叙述中,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也为零
C、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越大,它的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D、加速度的大小就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的大小
扩展练习
C
D
3.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 )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4.下列所说的运动情况,可能的是 ( )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其速度也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也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增大,但速度减小
D.物体的加速度减小,但速度增大
BD
ABCD
甲 乙
甲图中OA、AB、BC段表示质点在作什么运动?试求各段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
t/s
O
v/m·s-1
10
15
5
4
6
2
A
B
C
乙图中OA、AB、BC段表示质点在作什么运动?试求各段时间内质点的速度。
O
s/m
10
15
5
4
6
2
A
B
C
t/s
思考:物体的位移多大 如何求?
一、加速度
2、物理意义—
1、定义—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
3、单位m/s2 读: 米每二次方秒
表示速度变化快慢
公式:
4、矢量:大小,方向
方向 :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
二、对加速度的进一步认识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加速度不变(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
2、a与V、 △v 无关,只与 △v / △t (速度的变化率)有关
3、V-t 图像的斜率就是加速度第五节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随堂检测
1.关于物体的下列运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C)
A.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增大
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的方向改变
C.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而速度保持不变
D.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小时速度最大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D)
A.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
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21世纪教育网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21世纪教育网
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
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
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
4.对以a=2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21世纪教育网
A.在任意1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B.第ns末的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2(n-1)m/s
C.2s末速度是1s末速度的2倍
D.ns是的速度是(n/2)s时速度的2倍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变化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D.加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6.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0s内速度由20m/s减为5m/s.求10s内物体的速度变化和加速度.
解: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10s内物体的速度变化为
△v=vt-v0=(5-20)m/s=-15m/s
即速度变化的大小为15m/s,△v为负值表示速度变化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物体的加速度为21世纪教育网
a=△v/t=(-15/10)m/s2=-1.5m/s2
即加速度的大小为1.5m/s2,a为负值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7.计算下列运动中的物体的加速度
(1)某飞机的起飞速度是50m/s,由于其地面跑道的限制,要求飞机在8S内离开跑道,求飞机起飞时的最小加速度.
(2)一辆汽车正以54km/h的速度行驶,因发生紧急情况关闭油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5S停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1)飞机从跑道滑行起飞的末速度是vt =50m/s,滑行的最长时间t=8s.由题意知飞机由静止起动,v0=0
据加速度公式a=△v/△t=(vt-v0)/t=[(50-0)/8]m/s2=6.25m/s2
(2)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v0=15m/s,末速度v t=0,时间t=5s.若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火车的加速度a=△v/△t=(vt-v0)/t=[(0-15)/5]m/s2=-3m/s2
式中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8.如图所示v-t图象,表示质点做______运动,它的初速度为______,加速度为______,前20s内的加速度是______,第30s末的加速度_______。
(匀减速直线,30m/s,-1m/s2,-1m/s2, -1m/s2) [来源:21世纪教育网]“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安徽省肥东县综合高中 陈之怀
【学生状况分析】
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迈上高中门槛的初中学生来讲,实在是太抽象!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动有多快?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可以说不学物理,在头脑中是不会自发的形成“加速度”的概念;其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如果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培养。
【教材教法分析】
加速度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机械振动、电磁场、能量守恒、动量定理等内容都涉及到。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它讲清讲透是不可能的事,使学生心理上自动接受并运用,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充分挖掘书本的素材,如图像、表格、数据;尽最大努力搜集与速度变化快慢有关的现象,引起学生重视加速度的概念;采用演示、类比、比喻等一切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意义;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的速度变化是有快慢之分的,理解加速度的含义及物理意义。
2.知道加速度单位的符号和读法,会用公式a=ΔV∕Δt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能对事物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使学生了解物理推理过程的逻辑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难点: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疑点:加速度与速度之间有关系吗?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反而有可能增大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学方法】
演示、类比、比喻,分析讨论、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通过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师:下面做一个实验,请大家观察现象,让玩具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第一次斜面坡度小,第二次斜面坡度较大。
问:两次小车各在做什么运动?两次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情况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可能有很多种情况,例举以下三种:
1.斜面倾角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2.小车从倾角大的斜面滚到末端,所用时间较少;
3.小车从倾角大的斜面滚到末端,获得的速度较大。
(估计全班没有一个人会直接讲出物体在倾角较大的斜面滚下时,速度改变快。)
师:对学生的回答都应进行鼓励,并肯定是对的,经过提示、点拔,得出两次物体滚下时,速度改变的快慢是不一样的结论,这个结论与本节课内容有关。
物体的速度的改变是有快慢之分的。
师:实际上速度改变的快慢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那么,同学们能否举一些例子出来,进行说明。 (经过2分钟后,估计无学生会主动站起来描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师:请同学们听好下列所描述的运动现象,并进行回答,以唤醒学生的记忆。
1.运动的客车进站时,如车的速度改变太快,立即变成0,会出现什么情况?
2.百米赛跑时,发令枪一响,运动员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速度改变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3.火车出站时,速度逐渐较大,经过一段时间后风驰电掣;而一扣枪的板机,子弹“啪”的一声已不见踪影,这说明什么?
师:以上实验,以及生活中现象都说明速度的改变是有快慢之分的,那么,如何定量地比较物体速度的变化快慢呢?
(出示小黑板) 师:小黑板上所列的是四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它们都是同学们所熟悉,身边发生的事。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谁速度改变最快,谁速度改变最慢。
初速度∕m.s-1 经过时间∕s 末速度∕m.s-1
甲:小朋友从高处沿滑梯下滑21世纪教育网 0 2 3[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乙:小球从高处静止竖直下落 0 2 20
丙:火车从车站出发 0 100 20
丁:飞机在天空匀速飞行 250 100 25021世纪教育网
(学生思考,教师提示在初中时,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是如何比较的。)
方法一:比较甲、乙它们经历的时间Δt一样,甲的速度变化量为3m∕s,乙的速度变化量为20m∕s,经过类比后,得到乙速度改变较快。
方法二:比较乙、丙它们的速度变化量都为20m∕s,但所用的时间不一样,进行类比后,所用时间越少的,速度改变快。
方法三:比较甲、丙,它们的速度变化是不同的,经历的时间也不一样,那么如何比较呢?可以计算平均每秒速度的变化量,即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多的速度改变快。
师:通常情况下,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物体所用的时间不一样,速度的改变大小也不一样,此时,我们都可以计算平均每秒钟速度的变化量。即第三种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并由此算出以上四个物体每秒速度变化的数值分别为:1.5 10 0.2 0
则速度改变的快慢就不言而喻了。21世纪教育网
师:通过以上的比较,速度的改变量除以所用的时间,可以反映出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我们把这个比值叫加速度。
1.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量与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
2.公式:a=ΔV∕Δt,且ΔV=V2-V1
师:解释V1与V2的含义,另外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也叫速度的变化率(见P31科学漫步)。公式出来后,单位也确定,它是一个复合单位,与学生共同分析,得出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以及读法。
3.单位:m∕s2还有cm∕s2
师:下面请两个同学把小黑板上的甲、乙的加速度算出来,下面的同学计算丙、丁的加速度,要有过程。
( 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借此学生可熟悉公式、单位,教师也可从巡视中发现错误,并引出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师:进行规范,并给出正确答案,大小分别为:1.5m∕s2 10m∕s2 0.2m∕s2 0
问:请同学们想一想:1.5m∕s2表示什么样的意思? 师生共同分析,结合定义,得出物理意义;并让学生说出其它数值的含义。
4.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其数值越大,表示速度改变越快。
问:加速度是矢量还是标量呢?为什么?方向如何规定?
学生讨论后,师生在一起得出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量ΔV也是矢量,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也是矢量,所以a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
问:那么计算时,如何体现出加速度的方向?下面以典型例题进行说明:
典型例题:在一次事故中,小车以10m∕s的速度向一面墙撞过去,碰撞时间为0.1s,
1.如果墙不牢固,墙被撞倒后的一瞬间,车仍以3m∕s向前冲去,求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
2.如果墙很牢固,车与它碰撞后的一瞬间,以5m∕s的速度被弹回来,求这一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
(先让学生做,然后让成绩是好、中、差的三个学生报出第2小题答案,估计答案都不对)
师:(大声讲出)三个学生的答案都不对,以引起学生关注解题过程。
1.(略)
2.解:以小车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V1= 10m∕s, 因为未速度与开始运动的方向相反,且速度为矢量, ∴ V2= -5m∕s 则ΔV= -15 m∕s ∴a=(-15)∕(0.1)m∕s2=-150 m∕s2
即:此时加速度大小为150 m∕s2 ,负号表示a方向与车开始运动的方向相反。
(评析:本人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得知,学生在了解加速度的定义、物理意义以后,从心理上迫切想做一、二道计算题,来试一试,以此来检测对公式是否真正理解;另外,同时通过该题让学生见识一下矢量如何计算,培养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习惯。)
加速度的方向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减速直线运动与速度方向相反。
师:引导学生阅读书本,知道加速度也分为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并且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匀变速运动。引导学生阅读P30页表格上所列的加速度,对其中一些数值进行分析,一定要结合物理意义及方向来巩固以上内容。
(继续例举一些有趣的实用的例子加以介绍,以激发同学们学习物理的热情)
师:加速度是恒量车辆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车的加速度不是想有多大就有多大,它是受发动机功率、车体质量、传动机构等因素决定的。下面例举三种世界名车速度从0到100km/h所用的时间,看一看说明什么问题?
奇瑞轿车: 11.64s 新奥迪A84车:7s 宝马车:6.3s
问:1.如用这些车作赛车参加百米赛跑,你希望驾驶哪一辆?为什么?21世纪教育网
2.如果这些车以相同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突然前面遇到障碍物,哪一种最有可能不会撞到障碍物上,为什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师:国外有一种终极豪华跑车,名字叫Murcielago(咆啸的公牛),它的速度从0变为100km/h只需3.8s,当你驾驶这头咆啸的公牛车绝尘而去时,强劲的冲击力必须使热血沸腾,终身难忘。
生:神情激动,满堂笑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师:从公式上可以求出a的大小方向,我们也可以从图象上知道物体的加速度
从V-t图象看加速度:
图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结合初中函数图象知识很容易得出,直线越倾斜,加速度越大,图象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加速度。
对加速度a的进一步认识:
师:下面出一些判断题,请同学们回答对与错,对错误的,举一例子加以说明:
1.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物体加速度就越大。(错。结合前面小黑板所举的例子,比较乙与丙可知此结论不对。)
2.物体的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不可能为0。(错。结合小黑板所举的例子,如丁,虽然飞机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却为0)
3.物体的加速度在减小,而速度可能在增加。
师:对于第3题,结论是对的,同学们一时可能很难理解,举这样的例子进行类比。例如:猪场里刚生下来的小猪,第1天体重增加1000克,第2天体重增加900克,第3天增加700克,那么,前3天小猪的体重一直在增加吗?每天增加的程度一样吗?
生:体重一直在增加,增加的程度在变小。师:“增加的程度”相当于加速度,“体重”相当于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在减小时,速度反而有可能在增加,以后在学过动力学知识后,对此会有更深的了解。
生:露出满意的神情。
总结: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要牢牢理解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在于意义不同,前者是描述速度改变的快慢;后者是描述运动快慢。对于直线运动,计算时一般要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把方向用正负号来表示,便于进行矢量运算,那么加速度的方向才不会出现错误。
作业: P31, 1、3。
教学效果评估:21世纪教育网
在多年的高中教学中,每一次上完这一节课后,本人总是对本节内容进行摸底测试,发现对采用本教案进行教学的班级,要比用普通方法进行教学的班级效果要好得多。这学期,在高一(6)班采用本教案教学,在高一(7)班进行普通方法教学,然后用试卷(满分50分,时间45分钟),进行测试,前者及格率达到82%,优秀率为48%;后者及格率为45%,优秀率为9%。成绩只是反映了某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采用本教案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