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含解析)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粗苯甲酸的提纯实验中,涉及到的操作是
A.B.C.D.
2.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NH3和CH4两种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所含分子数目相同
B.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C.质量之比为16:17
D.密度之比为17:16
3.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B.配制100mL
0.1mol/L的盐酸
C.排水法收集NO
D.氨气吸收
4.用98%的浓硫酸配制2mol·L-1的稀硫酸,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未冷却就转移、定容
B.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C.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5.某溶液中仅含有H+、Al3+、Cl-、四种离子,其中H+
的浓度为0.5
mol·L-1,
Cl-的浓度为0.2
mol·L-1,Al3+的浓度为0.1
mol·L-1,则的浓度是
A.0.15
mol·L-1
B.0.25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
NaCl的质量是58.5
B.64g氧气中含有2mol氧
C.4g氦气中含有2mol氦原子
D.4.4g
中含有个分子
7.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
异常情况
可能原因分析
A
蒸发结晶:蒸发皿破裂
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
B
分液: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
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
C
萃取时,震荡溶液,液体静置不分层
加入萃取剂的量较多
D
蒸馏:冷凝管破裂
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
A.A
B.B
C.C
D.D
8.下列溶液中的Na+与100mL
1mol·L-1Na3PO4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150ml
3mol·L-1的NaCl溶液
B.150ml
2mol·L-1的NaNO2溶液
C.150ml
1mol·L-1的Na2SO4溶液
D.75ml
1mol·L-1的Na2S溶液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常温常压下3.2
g
O2和O3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B.标准状况下,44
g
C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2NA
C.室温下,1mol
H2中含有NA个氢分子
D.标准状况下,11.2
L
水中含有水分子为NA。
10.下列实验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 )
A.用排空气法收集SO2,选①
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②
C.配制100
mL
0.1
mol·L-1
NaCl溶液,选③
D.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选④
1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错误的是(
)
A.从1L1mol/LNa2CO3溶液取出100mL,其中n(Na+)为0.2mol
B.将1L0.2mol/LCa(NO3)2溶液稀释到10L时,NO的浓度为0.04mol/L
C.将4g氢氧化钠溶于1L水配成溶液,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D.5mL2mol/LNaCl溶液和10mL0.5mol/LMgCl2溶液中,n(Cl-)相等
12.《本草纲目》中对烧酒的制作工艺有如下记载“自元时始刨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甄,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最适用于分离(
)
A.NH4Cl、I2
B.KNO3、Na2SO4
C.乙醇、苯
D.氯化钾、碳酸钙
1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1∶2∶3
C.3∶2∶1
D.3∶4∶3
14.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该气体可能是(
)
A.
B.
C.
D.
15.某种元素原子的质量是ag,12C原子的质量是b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已知信息可得NA=
B.Wg该原子中含有个该原子
C.W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mol
D.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
16.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稀释
C.尾气处理D.蒸发结晶
17.如图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所配制的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
·
L-1
B.操作2是将溶解并放置至室温的Na2CO3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C.操作4如果仰视,会使配得溶液的浓度偏低
D.操作5中,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18.含某物质的溶液,溶液体积为VmL、密度为ρ
g/mL,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其中溶质为m
g,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9.化学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万一发生事故也不必惊慌,要冷静地处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不慎将白磷洒落在桌面上,立即扫入垃圾桶中
B.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刻用大量稀醋酸中和
C.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澄清石灰水
D.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布扑灭
2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
B.25℃,1.01×105Pa,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在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对于0.3mol/L硫酸钾溶液,1L溶液中含0.3NA个K+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用95gMgCl2配制成500mL溶液,其c(MgCl2)为________mol/L,c(Mg2+)为____mol/L,c(Cl-)为______mol/L;从中取出10mL,其c(MgCl2)为____mol/L其中10mL溶液中含有MgCl2_____g。
22.欲用的浓硫酸(密度为)配制成浓度为的稀硫酸。
(1)选用的主要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杯,③量筒,④胶头滴管,⑤________。
(2)请将下列各操作相应的序号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
B.反复颠倒摇匀
C.用胶头滴管加蒸榴水至刻度线
D.洗净所用仪器
E.稀释浓硫酸
F.将溶液转入容量瓶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依次为________。
(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
②在转入容量瓶前烧杯中液体应________,否则会使浓度________;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次,洗涤液也要转入容量瓶,否则会使溶液浓度________。
③定容时必须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俯视会使浓度________。
23.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供选试剂:Na2SO4溶液、K2CO3溶液、K2SO4溶液、盐酸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_。
(2)试剂a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试剂b是_______,固体B是________。
(3)加入试剂a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加入试剂b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该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填“能”或“不能”)。若不能,应如何改进?(若能,此问不用回答)___。
(5)若要测定原混合物中BaCl2的质量分数,除了要准确称量混合物的质量外,至少还要获得的数据是____的质量。
24.除去下列粉末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将选用的试剂填在横线上。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NaCl()__________________;
(4)CuO(SiO2)__________________;
(5)(NaCl)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25.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组成的植物营养液。已知某植物营养液的配方为0.3molKCl、0.2molK2SO4、0.1molZnSO4和1LH2O。若以KCl、K2SO4、ZnCl2和1LH2O为原料,需三种溶质各多少克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粗苯甲酸的提纯步骤为将粗苯甲酸制成热的饱和溶液,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缓慢冷却结晶,滤出晶体,洗涤晶体,由提纯步骤可知,提纯过程中涉及了溶解、过滤,不涉及蒸馏、溶液配制和分液,故选A。
2.C
【解析】
A.根据N=nNA=NA知,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气体的分子数与气体的体积成正比,所以相同体积的氨气和甲烷,所含分子数相同,故A正确;
B.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氨气和甲烷的物质的量相同,一个氨气分子中含有3个H,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H,所以所含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4,故B正确;
C.根据m=M知,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氨气和甲烷,其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所以其质量之比=17:16,故C错误;
D.根据ρ=知,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气体的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成之比,所以其密度之比=17:16,故D正确。
故选:C。
3.B
【解析】
A.碘易溶于酒精中,用分液方法不能进行分离,A项错误;
B.配制100mL
0.1mol/L的盐酸容量瓶选择正确,操作正确,B项正确;
C.NO在常温下即可与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且微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NO气体应从短管进,长管排水集气,C项错误;
D.氨气极易溶于水,直接用导气管通入水中易引起倒吸现象发生,D项错误;
答案选B。
4.C
【解析】
A.未冷却就转移、定容,当所配制溶液恢复室温时,容量瓶内溶液体积减小,根据c=,溶质物质的量不变,溶液体积减小,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故A不符合题意;
B.容量瓶在定容操作过程中要加入一定量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平,则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的浓度无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根据c=,溶质物质的量减小,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减小,故C符合题意;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导致容量瓶内溶液体积减小,根据c=,溶质物质的量不变,溶液体积减小,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5.C
【解析】
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有c(H+)
+
3c(Al3+)
=
c(Cl-)
+
2c(),即0.5
mol/L
+
3×0.1
mol/L
=
0.2
mol/L
+
2c(),解得c()
=
0.3
mol/L;
故选:C。
6.D
【解析】
A.NaCl的摩尔质量是,1mol
NaCl的质量是58.5g,故A错误;
B.未指明微粒的种类,故B错误;
C.氦气是单原子分子,4g氦气中应含有1mol氦原子,故C错误;
D.4.4gCO2即0.1mol
CO2,0.1mol
CO2中所含CO2分子数,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7.C
【解析】
A.溶液不能蒸干,且酒精灯灯芯温度低,加热过长或受热不均匀,导致蒸发皿破裂,故A正确;
B.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对齐,可平衡压强,而没有打开时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故B正确;
C.液体静置不分层,说明萃取剂与原溶剂互溶,与萃取剂的量无关,故C错误;
D.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冷凝管受热不均匀,导致冷凝管破裂,故D正确;
故选:C。
8.A
【解析】
100mL
1mol·L-1Na3PO4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1。
A选项,150ml
3mol·L-1的NaCl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1,故A符合题意;
B选项,150ml
2mol·L-1的NaNO2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故B不符合题意;
C选项,150ml
1mol·L-1的Na2SO4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故C不符合题意;
D选项,75ml
1mol·L-1的Na2S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9.D
【解析】
A.3.2
g
O2的物质的量为,O原子个数为(0.1×2)NA=0.2NA,3.2
g
O3的物质的量为,O原子个数为(×3)
NA
=0.2NA,两者所含O原子个数相同,A正确;
B.44
g
CO2的物质的量为,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数目为2NA,B正确;
C.1mol
H2中含有氢分子个数为N=nNA=NA,C正确;
D.标准状况下H2O为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计算,D错误;
故选D。
10.A
【解析】
A.SO2和不能与氧气反应,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①是向下排空气法,A错误;
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四氯化碳和碘不反应,和水不互溶,所以可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②,B正确;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的仪器是容量瓶,且选取容量瓶的规格等于或略大于配制溶液体积,配制100mL0.1mol/L的?NaCl溶液,选③,C正确;
D.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且蒸馏时不挥发,水加热易挥发,所以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D正确;
故选A。
11.C
【解析】
A.根据n=cV可得,从1L1mol/LNa2CO3溶液取出100mL,其中n(Na+)=0.L×1mol/L=0.2mol,A正确;
B.将1L0.2mol/LCa(NO3)2溶液稀释到10L时,,B正确;
C.4g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将4g氢氧化钠溶于1L水配成溶液,溶液体积不是1L,因此其溶质的物质量浓度不能直接用体积1L进行计算,C错误;
D.5mL2mol/LNaCl溶液和10mL0.5mol/LMgCl2溶液中,n(Cl-)=0.005L×2mol/L=0.01L×0.5mol/L×2=0.01mol,相等,D正确;
答案选C。
12.C
【解析】
《本草纲目》中对烧酒的制作工艺有如下记载“自元时始刨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甄,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使用的是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
A.加热时氯化铵分解,碘升华,不能分离,应选萃取法,故A不符合题意;
B.KNO3、Na2SO4,两者都是溶于水的,应选结晶法分离,故B不符合题意;
C.乙醇、苯两者互溶,根据熔沸点不同,采用蒸馏方法分离,故C符合题意;
D.氯化钾、碳酸钙,两者加入水,氯化钾溶解,碳酸钙难溶,用过滤方法分离,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3.D
【解析】
设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amol/L,三种溶液的体积分别为3bL、2bL、bL,则n(NaCl)=3abmol,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3abmol;n(MgCl2)=2abmol,MgCl2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4abmol;n(AlCl3)=
abmol,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3abmol,
故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ab:4ab:3ab=3:4:3,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4.A
【解析】
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的摩尔质量分别是、、、,故答案为A。
15.D
【解析】
A.一个原子的质量为bg,个原子的质量为12g,可得,故A正确;
B.一个该原子的质量是ag,则Wg该原子的原子数目为,故B正确;
C.该原子的摩尔质量为,W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为,故C正确;
D.摩尔质量的单位是',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6.D
【解析】
A.过滤时,玻璃棒只起到引流的作用,A错误;
B.稀释时,应为浓硫酸加入到水中,边加边搅拌,B错误;
C.尾气吸收时,为洗气装置相同,需有出气口,C错误;
D.蒸发结晶时,玻璃棒搅拌加速水蒸气的挥发,D正确;
答案为D
17.D
【解析】
A选项,10.6g碳酸钠物质的量,溶液体积为100mL,因此所配制的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1,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选项,操作2是将溶解并放置至室温的Na2CO3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选项,操作4如果仰视,溶液的体积偏大,则配得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选项,操作5中,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故D错误,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8.A
【解析】
A.c=,A正确;
B.溶液的质量m液=ρV,故溶质的质量m=,B错误;
C.根据B选项的分析,m=,故ω=,C错误;
D.,D错误;
故选A。
19.D
【解析】
A.白磷属于易燃药品,着火点只有40℃,扫入垃圾桶中,与空气中氧气接触会自燃,A不正确;
B.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抹硼酸溶液,B不正确;
C.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3%-5%碳酸氢钠溶液,C不正确;
D.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因着火面积小,所以可立刻用湿抹布盖灭,D正确;
故选D。
20.B
【解析】
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He)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A错误;
B.64
g
SO2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原子数为3NA,B正确;
C.水在标况下是液态,不能用22.4L/mol计算其物质的量,C错误;
D.对于0.3mol/L硫酸钾溶液,1L溶液中,硫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3mol,含0.6NA个K+,D错误;
答案选B。
21.2
2
4
2
1.9
【解析】
先计算氯化镁的物质的量,再计算物质的量浓度,再根据物质结构分析氯离子浓度、镁离子浓度等。
95gMgCl2的物质的量为,用95gMgCl2配制成500mL溶液,其Mg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g2+)=
c(MgCl2)=2
mol?L?1,c(Cl-)=2c(MgCl2)=
2
mol?L?1×2=4
mol?L?1,从中取出10mL,c(MgCl2)不变,为2
mol?L?1,500mL溶液中含有95g
MgCl2,则其中10mL溶液中含有MgCl2的质量为;故答案为:2;3;4;2;1.9。
22.容量瓶
AEFCBD
13.6
冷却
偏高
偏低
偏高
【解析】
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溶液的仪器、操作步骤、误差分析根据c=,由此分析。
(1)需要配置稀硫酸,需要容量瓶;
(2)操作步骤依次为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并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玻璃棒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入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定容,最后颠倒摇匀;
(3)①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解得,即;
②容量瓶为精密仪器,不能盛放过热液体,在转入容量瓶前烧杯中液体应冷却;否则趁热定容,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根据c=,溶液浓度偏高;
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次,洗涤液也要转入容量瓶,否则会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根据c=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③定容时必须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俯视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
23.溶解
过滤
K2CO3
HCl
BaCl2
K2CO3+BaCl2=BaCO3↓+2KCl
BaCO3+2H+=Ba2++CO2↑+H2O
不能
应在操作②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再蒸发结晶
干燥的沉淀A1或固体B
【解析】
将固体混合物溶解,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钾,沉淀钡离子,得到碳酸钡沉淀,过滤、洗涤,得到滤液氯化钾,经过蒸发结晶干燥得到KCl固体,沉淀碳酸钡经过洗涤,再加入盐酸溶液得到氯化钡,再蒸发结晶干燥得到BaCl2固体。
(1)混合物变为溶液,因此操作①的名称是溶解,通过图中信息得到沉淀A,说明操作②的名称是过滤;故答案为:溶解;过滤。
(2)氯化钡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因此试剂a是K2CO3,碳酸钡沉淀变为氯化钡,则加入盐酸,因此试剂b是HCl,得到氯化钡溶液后经蒸发结晶干燥得到固体B是BaCl2;故答案为:K2CO3;HCl;BaCl2。
(3)加入试剂a是沉淀钡离子,因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BaCl2=BaCO3↓+2KCl。加入试剂b是盐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CO2↑+H2O;故答案为;K2CO3+BaCl2=BaCO3↓+2KCl;BaCO3+2H+=Ba2++CO2↑+H2O。
(4)该方案中过滤后滤液中有KCl和K2CO3溶液,因此要先将K2CO3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钾,再蒸发结晶干燥;故答案为:不能;应在操作②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再蒸发结晶。
(5)若要测定原混合物中BaCl2的质量分数,除了要准确称量混合物的质量外,至少还要获得的数据是含有钡的物质的质量,碳酸钡质量或氯化钡的质量;故答案为:干燥的沉淀A1或固体B。
24.盐酸
氧气
盐酸
NaOH溶液
水
【解析】
加入化学试剂,使杂质变为可溶性物质或气体与被提纯的物质分离,或加入水使二者由于存在状态的不同而分离提纯。
(1)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溶于盐酸,CaCO3能溶于盐酸,与盐酸反应产生可溶性的CaCl2、H2O、CO2,因此可用盐酸除去SiO2中的CaCO3;
(2)C与O2反应转化为CO2气体而与固体SiO2分离,从而可将SiO2中的杂质C除去;
(3)Na2SiO3与盐酸反应:,然后过滤,除去H2SiO3,就得到NaCl溶液,故可用盐酸除去NaCl中的Na2SiO3;
(4)CuO为碱性氧化物,SiO2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与NaOH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的物质,然后过滤洗涤,就得到纯净的CuO,故可用NaOH溶液除去CuO中的SiO2;
(5)NaCl能够溶于水,而SiO2不能溶于水,因此向混合物中加入水,SiO2不溶解,NaCl溶解,可除去SiO2中的NaCl。
25.m(KCl)=7.45g
m(K2SO4)=52.2g
m(ZnCl2)=13.6g
【解析】
0.3molKCl、0.2molK2SO4、0.1molZnSO4中共含有n(K+)=0.3mol+2×0.2mol=0.7mol,n(Cl-)=0.3mol,n()=0.2mol+0.1mol=0.3mol,n(Zn2+)=0.1mol。设KCl、K2SO4、ZnCl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z,根据K+、、Cl-守恒可得:
解得,所以
m(KCl)=n(KCl)×M(KCl)=0.1mol×74.5g/mol=7.45g,m(K2SO4)=n(K2SO4)×M(K2SO4)=0.3mol×174g/mol=52.2g,m(ZnCl2)
=n(ZnCl2)×M(ZnCl2)=0.1mol×136g/mol
=13.6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