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9-16 16:1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1节探索生命的器具 课型:新课 单元:1单元2章
班级: 姓名:   主备:李红玉 审核:张书祥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制作临时装片,掌握制作步骤。
2.利用显微镜观察,体会微观世界的奥秘
学习重难点: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自主学习与探究过程:
材料器具的准备及认识:
1读21页材料器具:从实验桌上找出相应器具,注意: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
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
读文22页,完成以下练习。
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擦
在擦拭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滴
用镊子撕取生物材料(如小块洋葱外表皮)。 撕
将材料浸入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展平。 展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
------(目的是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盖
⑥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 染
典型例题案例赏析
1盖上盖玻片,用 染色;在 侧(填同侧或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标本时,污物不动;换用洁净的目镜后,污物仍然存在。据此判断污物最有可能在
2、为了避免气泡的产生,盖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 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3、染色时应在盖玻片的 滴加一滴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 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4、绘图: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 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
自主测试:
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
A.新鲜的 B.完整的 C.薄而透明的 D.干燥的
2.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目镜上有“5×”字样。物镜上标有“45×”字样。观察到的物体的实际放大倍数是 ( )
A.5倍 B.45倍 C.50倍 D.225倍
3.把刻有“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 ( )
A.q B.p C.d D.b
4.如果在载玻片上写“→”那么在显微镜下可看到
A.→ B.↑ C.← D.↓
5.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主要步骤可以依次简化为
A.擦片→滴水→取材→入水→观察 B.擦片→滴水→取材→盖片→观察
C.擦片→滴水→取材→入水→盖片 D.擦片→取材→入水→盖片→观察
6.在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过程中,盖玻片一侧要先接触水滴再放下的原因是
A.防止水溢出 B.防止观察材料受损害
C.防止出现气泡 D.防止盖玻片受损
7.当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8.在使用显微镜时,如果要使镜筒升降的范围比较大,应调节
A.转换器 B.细准焦螺旋 C.粗准焦螺旋 D.镜臂
9.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心,装片移动的方向应该是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知识归纳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