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内容标准]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要求]
1.了解《权利》制定的史实:内容与影响。
2.了解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时间与含义。
3.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4.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5.知道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和美国联邦政府的构成情况。
6.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7.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8.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9.理解各国政治制度的差异是由各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10.了解西方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形式。
11.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2.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进步性。
[整体感知]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是在经历了与封建专制王权的激烈斗争后确立和发展起来的。当今资本主义各国国情各异,政体亦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国家权力都掌握在经选举产生的议会手里,此即代议制度。本专题讲述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1、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议会制度确立。2、美国独立后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和联邦制度。3、法国和德国分别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走上了民主道路。
[知识清单]
一、代议的确立和完善
(一)“光荣革命”
背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先后经历了议会斗争时期、两次内战时期、克伦威尔独裁统治时期、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
过程:1688年,英国议会派军队迎来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结束,实现了革命最初的既定目标,确保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留了国王,大大削弱了王权,这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妥协的产物,是与当时英国国情及革命领导力量的构成相适应的,是切合而且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
制定: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对王权加以限制。
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
影响: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纽带。
(三)小密室的演变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内阁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枢密院。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并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到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首相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联合起来集体负责;内阁必须得到下院议员的支持,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以向议会谢罪,或解散议会而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3、内阁制的作用
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从而有力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1832年议会改革
原因:(1)工业近代化必然带来政治民主化。工业资产阶级积极谋取参政的权利;新兴工业城市要求增加议会的席位。(2)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3)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保证了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推进。第四、旧选举制的弊端严重.
内容:(1)选举资格的改革。方案规定城市居民凡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主和年付房租额在10镑以上的房客都有选举权;农村居民中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在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有选举权。(2)议会名额重新分配。取消56个“衰败选区”的议会代表名额,30个小选区选举名额也从2名减至1名,空出的143年席位分配给新兴的工业城市。
影响:(1)使工业资产阶级跻身于统治地位,从而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更相适应,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2)劳动人民(工人、贫民)选举资格受到了种种限制。进一步启发了工人阶级的觉悟,走向了公开的政治斗争形式。
(五)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内阁
19世纪70年代以后,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1)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而且在许多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这使一部分立法权直接转入内阁手中。
(2)内阁还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
(3)议会通过投不信任案来监督和控制内阁的做法的有效性大大削弱了。
二、美国1787年宪法
(一)1787年宪法:
背景:独立后的美国是一个由13个州组成的松散的联盟,即所谓的“邦联”。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①外国商品特别是英国商品大量涌进美国市场,严重威胁了美国工业的发展。而邦联政府无权制定统一关税,无力保护本国工业和美国商人的海外利益,并且各州的关税壁垒以及纸币的滥发,也使国内的商品流通极其不畅。②沉重的债务负担。③邦联政府无权维持常备军,难以应付国外的威胁和国内人民的反抗斗争。美国亟需制定一部完备的宪法。
内容:立法、司法与行政权三权分立。
(1)国会:①国会实行两院制;②参议院、众议院的选举规则;③立法权归于国会,法律的实施经总统批准;④国会拥有宣战权;⑤参议院对总统任命权、缔结条约的审批权;⑥在职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员。
(2)总统:拥的最高行政权,兼武装部队的总司令,对立法有否决权。
(3)最高法院:有最高司法权。
影响:
(1)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2)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实行;
(3)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美国的各种矛盾,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的长期稳定;
(4)但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妇女地位低下。
(二)从“邦联”到“联邦”
区别:“邦联”是由松散的众多主权州联合成为一个国家。“联邦”强化联邦的权利,由主权不独立的州联合组成的真正统一的国家。
作用:既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又使这个新国家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的统治秩序,应对外来的威胁,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
(三)两党制的雏形:
形成:独立战争时期的民主派和保守派------建国初的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19世纪50年代的的民主党和共和党。
实质: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背景:法国近代政体的演变:
确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内容:元首、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性质:议会制共和制国家。
作用:1875年宪法的通过,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它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是法国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而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二)脆弱的德国民主------- 《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背景:德意志的统一。
(1)原因:①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已得到迅速发展,但国家四分五裂的状况严重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在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的普鲁士 “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
(2)三次王朝战争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完成统一。
(3)影响:使德意志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很大的残余。
内容: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帝国宰相及官员)、立法权、召集或延期或结束两院,拥有绝对的实权。
性质:君主立宪制国家。
作用:德意志帝国的成立和宪法的颁布,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有着重要的进步意义,从此,在帝国政府的保护下,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
四、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时间:19世纪70年代。
方式: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
特点:选举和议会立法
类型: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两种。
作用: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施,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制度予以否定和取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重点突破]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怎样?试比较美国的总统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它的主要特点是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18世纪以后,内阁权力开始膨胀,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过去了。
比较:英国实行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英国国王虽是国家元首,但无实权,不负实际政治责任,因此,英国实行的是内阁制的共和制。而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的共和制。
2、比较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分析其原因。
不同:国王的权力不同,英国是“统而不治”,德意志皇帝是实际的国家首脑;德意志内阁对皇帝负责,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的权力不同,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很小。
原因: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容克贵族领导了德意志的统一,统一后的德意志政权主要掌握在容克贵族地主的手里。而英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掌握了国家的领导权,通过立法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3、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的共和制。
在德意志,世袭的帝国皇帝仍然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在法兰西,虽然总统名义上有很大的权力,但实际上处于类似于议会君主制的“虚君”的地位,被称为“虚位元首”。
4、比较议会制共和制与总统制共和制的异同。
区别:(1)政府产生办法及政党上台关键:前者由议会产生,关键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后者当选总统组织政府,关键在总统选举中获胜。(2)国家元首、议会和政府间的关系:前者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后者政府由当选总统组织,政府对总统负责,总统在行使权力时,对议会不负政策上的责任,议会只有在总统违反宪法时,才能对总统提出弹劾,议会不能因政策问题,投不信任票,使总统和政府辞职,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3)国家权力中心:前者是议会,后者是总统。(4)国家元首地位和职权:前者是虚位,没有实权。后者有实权,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统率军队。
相同:(1)都属于民主共和制,议会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
(2)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2.把“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主要依据是
A、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从此结束
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C、责任内阁制从此形成
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从此稳定下来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曾建立了共和国,最终却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反映了当时英国的国情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折发展的表现之一
D.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确立,这是因为
A.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B. 议会权力得到加强
C. 法律具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D. 内阁制得以形成
5.在现代英国,首相兼任
①政府首脑 ②议会党团领袖 ③多数党领袖 ④国家元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权力法案》颁布表明
A.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权力
B.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C.国王不能随便征税
D.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已成趋势
7.1832年改革前夕,英国要求革命呼声最高的是
A. 自耕农 B.新贵族 C.大资产阶级 D. 工商业资产阶级
8.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其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A.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 B.允许奴隶制的存在
C.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D.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
9.1787年宪法在当时世界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确立了
A.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B.民族独立和人民的基本权利
C.资产阶级的联邦政府 D.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10.1787年宪法具有深远的反封建含义,其具体含义是指
A.否定封建等级制度 B.否定封建君主制度
C.否定殖民压迫制度 D.否定黑人奴隶制度
1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国1875年宪法
12、当今美国交替上台执政的两党是
①民主党②自由党③共和党④联邦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3、法国共和制最终战胜帝制的标志是
A.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覆灭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C.国民议会的召开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4.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度,主要是指
A.皇权方面 B.宰相权方面 C.立法权方面 D.行政权方面
15.列宁说:“俾斯麦按照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里的“自己的方式”是指
A、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C、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D、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16.《德意志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拥有以下哪些权力
①任命官吏②创制法律③统率军队④决定帝国的对外政策及主宰议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17.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
A.选举和议会立法 B.三权分立
C.权力“制约与平衡” D.政党政治
18.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健全代议制的目的主要是
A.扩大政治民主 B.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
C.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 D.实践启蒙思想
19.德国统一后,其权力核心是
A.皇帝 B.联邦议会 C.内阁 D.帝国议会
20.下列法律文件中,规定内阁对君主负责的是
A、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国1875年宪法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1.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
……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权利法案》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思想是什么?引发了什么后果?
(2)《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是什么?意义何在?
(3)试对英国的政治体制作简要评价。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的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材料二:重要的一点是,美国已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它作为没有以往数千年的负担和积淀的一块新的土地而受羡慕。例如,德国的音乐家和诗人舒伯特宣称,在美国,十三扇“金色的大门向不容异说和专制政治的受害者们敞开着”。
材料三:当时英国政治家埃蒙 伯克已意识到美国革命的意义:“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并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⑴如何理解材料一“启蒙思想”对“美国革命”、“美国政体”的影响。
⑵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自由”和“机会”指什么?为什么会引起德国诗人的羡慕?
⑶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三中美国革命是如何“引起一个巨大变化的”?
三. 问答题:
23.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怎样?又是如何体现的?
24.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近代西方民主政治逐步确立和发展。请回答:
(1)根据英、法、美、德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或统一后的政治状况,指出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主要特点。
(2)概括指出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建立的主要过程。
(3)为什么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能够建立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
第七专题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A C B D D C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D C B D A C A C
解析8、民主的基本含义就是主权在民。本题最能体现民主的措施莫过于统治者由人民选举产生。B项错误,故选C。
1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英国资产阶级在与封建贵族的斗争和妥协中,先后通过或确认一些法律、惯例、判例,逐渐形成了宪法体系,即不成文宪法。18世纪美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都先后制定了成文宪法,故选C。
二、材料解析题
21、(1)材料一认为国王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民无权限制国王的行为,国王的权力是上帝赋予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结束了封建专制王权。(2)它的基本精神是以明确的条款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意义在于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3)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22、(1)启蒙思想传到北美,推动了那里独立运动的展开;启蒙思想为美国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体制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2)美国独立后,颁布了美国联邦宪法,建立相对民主的资本主义制度。而当时德国是资产阶级的联邦制的君主国家,帝国打上了很深的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3)美国的独立推动了拉美地区独立运动;建立的共和国开创了资本主义体制的新模式。
解析:欧洲的启蒙思想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这与其移民国家的历史传统和被殖民的现实条件及革命的方式密不可分。德意志历经上千年的封建社会且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由此入手分析,容易得出下列结论。
三、问答题
23、特点:三权分立。
体现: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但国会复议后以多数通过则为有效。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议员由各洲选举产生。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除非渎职则终身任职,拥有最高司法权。在权力结构上体现了“制约与平衡”原则,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权力中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大权力。在权力天平上,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
24、(1)主要特点:一是议会立法,议会掌握立法权,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权力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牵制;二是选举,人民具有一定的民主自由权利。
(2)首先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旧制度;接着召开议会,制定宪法,确立国家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规定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再根据宪法的规定组建政府。
(3)一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能够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平等竞争,在政治上则要求民主;二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广为传播为民主政治奠定思想基础;三是英、法、美都具有一定的民主传统。
解析: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是欧美国家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而确立起来的,也是在与旧体制、旧思想、旧传统的不断碰撞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把握住这几点,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法兰西第一共国
(1792-1804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814年)
七月王朝 (1830-1848年)
波旁王朝复辟(1815-1830年)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948-1852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0-1940年)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