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课堂同步练习: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课堂同步练习: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 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28 19:3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课堂同步讲练测: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
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1.8m
B.3.3m
C.4.8m
D.5.5m
3.小蒋同学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  )
A.实心球成绩为40m
B.立定跳远成绩为10m
C.跳绳1s跳100次
D.1000m跑步用时4min
4.历史上把如图示意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  )
A.2.5km
B.2.5m
C.2.5dm
D.2.5cm
5.小刚使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的
B.该结果中的“3”不是估读的
C.是用最小刻度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的
D.该结果不存在误差
6.用最小刻度值是0.1毫米的尺子去测量某钢丝的直径,下面是几个同学的记录,其中有效数字错误的是
(  )
A.0.52毫米
B.0.53毫米
C.0.518毫米
D.0.052厘米
7.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
A.14mm
B.145mm
C.500mm
D.50.0mm
8.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  )
A.5cm
B.5.0cm
C.5.00cm
D.5.000cm
9.中学生小明从学校步行回家,随身携带的手机记录共走了5000步,则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家的时间最接近实际的是(  )
A.0.2h
B.0.5h
C.0.8h
D.1?h
10.某技师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工件的长度为980.0mm,后来经过精确测量,发现此米尺上所标出的1m实际为1.0020m,则该工件的真实长度最接近于(  )
A.1002.0mm
B.1000mm
C.982.0mm
D.978.0mm
11.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下列选项中与PM2.5颗粒物大小相当正确的是(  )
A.米粒
B.柳絮
C.细菌
D.原子
12.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右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  )
A.2mm
B.2cm
C.6mm
D.6cm
13.(1)如图甲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或“B”)刻度尺,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正确的读数应为
cm.若改用另一把刻度尺进行正确的测量该物体的长度,那么读数应该是
cm。
(2)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14.(1)某同学测得某物体的长度是1.634分米,则他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如图用刻度尺进行以下测量:图甲铅笔的长度是
;用该刻度尺测得某课本200页厚度为9.4毫米,则每一张纸的厚度为
微米;图乙长方体的长度是

(2)一根钢管如图丙已测得管的内直径为7.4mm;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量钢管的外径,如图丙,由此得钢管外径是
cm,钢管壁的厚度是
mm。
(3)将一张白纸重复对折,折叠6次后测得总厚度为9.6毫米,则每一张纸的厚度约为
微米。
15.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是:L1=18.82cm;L2=18.83cm;L3=17.28cm;L4=18.81cm;L5=18.80cm;L6=18.805cm。
则:(1)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其中一位同学测量结果写错,该数据是

(3)一位同学测量结果不合理,该数据是

(4)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

16.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cm、12.83cm、12.8cm、14.82cm、12.80cm。
(1)各个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
,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
(2)其中测量结果显示明显错误操作的是
同学,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3)若其他四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刻度尺的
不同。
(4)如果正确测量四位的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
同学的测量结果又是错误的,其原因是

(5)用这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钢笔的长度应该是
cm。
17.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
(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
cm。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的表达式是

18.如图所示:
(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读数方式中正确的是
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铅笔的长度应为
cm。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6.04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cm,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
cm。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
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9.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直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若干圈;
C.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线圈总长度L2(如图);
D.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E.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以上步骤中,既有错误的也有没有必要的步骤,
(1)其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填字母)。
(2)错误步骤更正为:

(3)某同学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分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以下可能原因中属于误差的有哪些?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数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时,少数了一圈
C.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E.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20.(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宽度,请指出其中的三处错误:
A.

B.

C.

(2)如图用停表测量比赛成绩,所测时间是
s
21.如图所示,给你一把刻度尺、两块三角板和一个小药瓶,可测出药瓶的容积(此药瓶子肩部以下为圆形,瓶壁厚度忽略不计,π取3.14,计算后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具体步骤如下:
(1)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出药瓶的直径
cm(如图甲),算出底面积是
cm2。
(2)如图乙所示,在药瓶内装水,水面略低于药瓶的肩部,用直尺量出此时水的高度为
cm.药瓶中水所占的体积为
cm3。
(3)如图丙所示,将药瓶盖拧紧,倒置过来,用尺量出水面到药瓶底的距离是
cm,瓶中水面上方空出部分的体积为
cm3。
(4)则该药瓶的容积为
mL。
八年级上学期课堂同步讲练测: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答案
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
答案:A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1.8m
B.3.3m
C.4.8m
D.5.5m
答案:B
3.小蒋同学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  )
A.实心球成绩为40m
B.立定跳远成绩为10m
C.跳绳1s跳100次
D.1000m跑步用时4min
答案:D
4.历史上把如图示意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  )
A.2.5km
B.2.5m
C.2.5dm
D.2.5cm
答案:D
5.小刚使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的
B.该结果中的“3”不是估读的
C.是用最小刻度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的
D.该结果不存在误差
答案:C
6.用最小刻度值是0.1毫米的尺子去测量某钢丝的直径,下面是几个同学的记录,其中有效数字错误的是
(  )
A.0.52毫米
B.0.53毫米
C.0.518毫米
D.0.052厘米
答案:C
7.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
A.14mm
B.145mm
C.500mm
D.50.0mm
答案:D
8.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  )
A.5cm
B.5.0cm
C.5.00cm
D.5.000cm
答案:B
9.中学生小明从学校步行回家,随身携带的手机记录共走了5000步,则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家的时间最接近实际的是(  )
A.0.2h
B.0.5h
C.0.8h
D.1?h
答案:C
10.某技师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工件的长度为980.0mm,后来经过精确测量,发现此米尺上所标出的1m实际为1.0020m,则该工件的真实长度最接近于(  )
A.1002.0mm
B.1000mm
C.982.0mm
D.978.0mm
答案:C
11.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下列选项中与PM2.5颗粒物大小相当正确的是(  )
A.米粒
B.柳絮
C.细菌
D.原子
答案:C
12.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右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  )
A.2mm
B.2cm
C.6mm
D.6cm
答案:B
13.(1)如图甲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或“B”)刻度尺,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正确的读数应为
cm.若改用另一把刻度尺进行正确的测量该物体的长度,那么读数应该是
cm。
(2)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答案:(1)A
0.1
2.22
2.20
(2)1min40.3s
14.(1)某同学测得某物体的长度是1.634分米,则他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如图用刻度尺进行以下测量:图甲铅笔的长度是
;用该刻度尺测得某课本200页厚度为9.4毫米,则每一张纸的厚度为
微米;图乙长方体的长度是

(2)一根钢管如图丙已测得管的内直径为7.4mm;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量钢管的外径,如图丙,由此得钢管外径是
cm,钢管壁的厚度是
mm。
(3)将一张白纸重复对折,折叠6次后测得总厚度为9.6毫米,则每一张纸的厚度约为
微米。
答案:(1)1mm
3.60cm
94
12.5cm(2)1.30
2.8(3)
150
15.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是:L1=18.82cm;L2=18.83cm;L3=17.28cm;L4=18.81cm;L5=18.80cm;L6=18.805cm。
则:(1)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其中一位同学测量结果写错,该数据是

(3)一位同学测量结果不合理,该数据是

(4)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

答案:(1)1mm(2)L3=17.28cm(3)L6=18.805cm(4)18.82cm
16.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cm、12.83cm、12.8cm、14.82cm、12.80cm。
(1)各个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
,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
(2)其中测量结果显示明显错误操作的是
同学,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3)若其他四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刻度尺的
不同。
(4)如果正确测量四位的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
同学的测量结果又是错误的,其原因是

(5)用这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钢笔的长度应该是
cm。
答案(1)误差
不可以(2)丁
可以(3)最小分度值(4)丙
没有估计值(5)12.82
17.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
(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
cm。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的表达式是

答案:(1)1.55
(2)
18.如图所示:
(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读数方式中正确的是
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铅笔的长度应为
cm。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6.04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cm,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
cm。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
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甲
1mm
3.40(2)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26.42
26.02(3)偏大
19.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直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若干圈;
C.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线圈总长度L2(如图);
D.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E.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以上步骤中,既有错误的也有没有必要的步骤,
(1)其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填字母)。
(2)错误步骤更正为:

(3)某同学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分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以下可能原因中属于误差的有哪些?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数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时,少数了一圈
C.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E.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答案:(1)A(2)用铜丝的绕圈总长度L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3)ACE
20.(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宽度,请指出其中的三处错误:
A.

B.

C.

(2)如图用停表测量比赛成绩,所测时间是
s
答案:(1)刻度尺没有放正
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视线没有与刻度线垂直(2)337.5
21.如图所示,给你一把刻度尺、两块三角板和一个小药瓶,可测出药瓶的容积(此药瓶子肩部以下为圆形,瓶壁厚度忽略不计,π取3.14,计算后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具体步骤如下:
(1)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出药瓶的直径
cm(如图甲),算出底面积是
cm2。
(2)如图乙所示,在药瓶内装水,水面略低于药瓶的肩部,用直尺量出此时水的高度为
cm.药瓶中水所占的体积为
cm3。
(3)如图丙所示,将药瓶盖拧紧,倒置过来,用尺量出水面到药瓶底的距离是
cm,瓶中水面上方空出部分的体积为
cm3。
(4)则该药瓶的容积为
mL。
答案:(1)2.30
4.2(2)3.00
12.6(3)1.90
8.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