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比。
1、谈话:你们喜欢喝果汁还是牛奶?(举手表决)
2、呈现例1挂图:妈妈早晨准备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
(1)利用旧知进行比较:2杯果汁和3杯牛奶。根据这两个数量,我们怎样来对果汁和牛奶的杯数进行比较?(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
相差关系:牛奶比果汁多1杯 果汁比牛奶少1杯。
倍数关系: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
(2)小结: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数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今天我们认识的比就是专门对这后一种关系进行的研究。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比”的知识。(板书:比)
3、关于比,你想了解一些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什么是比?学了“比”有什么用?数学上的“比”与生活中的“比”一样吗)
引导:生活中也有“比”,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自己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好吗?
二、引导自主活动,认识比。
(一)教学例1。
1、“比”的教学。
(1)“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我们还可以说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想一想,“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还可以怎样说?(出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2、“比”的读写。
(1)师介绍:2比3怎么写呢?我们一起来看:2比3记作23(板书:23,先写2,再在中间写上两个小圆点,读作“比”,注意与语文中的“冒号”不同,最后写3。一起来写一写,读一读。)
(2)指导学生写:3比2怎么写呢?谁来写一写?
(3)介绍名称:刚才我们写在中间的两个小圆点()是比号(板书: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板书:前项 后项)
(4)谁来说一说:23这个比中,比的前项是几?比的后项是几?在32这个比中,2是比的什么?3是比的什么?
3、比是有序概念。
(1)同学们看一看,刚才的比的前项是2,这儿的2怎么又是比的后项呢?
(2)师:颠倒两个数量的位置,就会得出另一个比,它的意义也就不同。因此大家在叙述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在比,不可颠倒顺序。
4、完成试一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比如这些洗洁液,上面的使用说明就是用比来表示的。
(1)指图中的14,问:这里的白色部分和蓝色部分分别表示什么?你知道14表示什么吗?
(2)把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3)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和水体积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比如这个1:4,表示1份洗洁液要加4份水,也就是说水的体积是洗洁液的4倍,洗洁液的体积是水的1/4。)
(二)教学例2。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比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呈现例2)
(1)、想一想,我们怎样求速度?
(2)、学生计算答案,汇报。
(3)、明确:因为速度=路程÷时间,速度实际上表示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出示:提速前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3202。)3202表示什么呢?(路程÷时间。)
(4)、你能用比来表示提速后路程与时间的比吗?(出示:提速后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5002)
2、理解比的意义。
(1)、刚才我们已经得出了不少的比,仔细观察一下例2中的比:320比2,500比2,以及例1中的2比3,3比2等等,你觉得比与什么有关?两个数的比表示什么呢?(板书:两个数的比 两个数相除)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再引导:例1中的比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例2中的比表示路程÷时间,不管是例1、例2还是练习中的比都表示两个数相除。所以两个数的比到底表示两个数的什么关系?(板书:一种相除关系)
3、认识“比值”、及与“比”的区别。
(1)在3202这个比中,比的前项是几?后项是几?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是几?(我们把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算算3202这个比的比值是几?)
(2)想一想,5002这个比的比值是多少?这两个比值160、250也就表示什么?
(3)你能说出例1中的各个比的比值分别是多少吗?
(4)讨论:同学们觉得比与比值的区别在哪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由前项、比号、后项组成。比值表示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分数、小数或整数。)
4、“试一试”。
(1)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师介绍: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例如,23除了写成这种形式以外,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比:3/2。(板书:3/2)注意这时应把它看成是一个比,而不是分数,所以先写比的前项,再写横线表示比,最后写后项,仍应读作3比2。)
5、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得到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后项、比号、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或分数中的什么吗?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根据学生的汇报填表)
(2)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是0?
三、深化巩固练习,理解比。
1、完成“练一练”的1、2、3小题。
2、判断题。
(1)3/4只能读作四分之三。( )
(2)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
(3)可可的身高是1米,她爸爸的身高是178厘米,可可和她爸爸身高的比是1178。( )
3、完成练习十三的第1、5、3题。
4、糖水的甜度。
(1)(出示:两杯糖水,并标出糖与水的质量的比,第一杯120,第二杯125)
你喜欢哪一杯水?为什么?
(2)(出示第三杯糖水,标出糖4克,水100克。)
你知道这杯糖水和刚才的哪一杯一样甜?先想一想,再与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3)根据第一杯糖和水质量的比是120,你能说出第一杯糖与糖水质量的比吗?
5、知识介绍:
同学们,其实比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你听说过著名的“黄金比吗?”(课件介绍“黄金比”)。
四、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