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金属材料》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
A.氯化铁
B.氯化氢
C.氯化亚铁
D.氯化铜
2.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氨溶于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常温下,浓硝酸可用铝罐来贮存,说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C.氯气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D.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有吸水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B.由于氧化铝的熔点太高,故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冶炼铝
C.铝热反应实验中镁条作引燃剂,氯酸钾作助燃剂,铝作铝热剂
D.氯化钠溶液中的氯离子会破坏氧化铝薄膜,故铝制品不宜长时间用来盛放腌制品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
B.黄铜
C.不锈钢
D.水银
5.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B.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D.氧化铁可用作红色颜料
6.关于反应中的先后顺序,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A.向浓度都为0.1mol·L-1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通入CO2,NaOH首先反应
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NaOH溶液,NH4+首先反应
C.向浓度都为0.1mol·L-1的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CuCl2首先反应
D.向0.1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入质量相同、颗粒大小相同的铁和铜,铜首先反应
7.将足量的两份铝,分别加入到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
B.2:3
C.1:1
D.1:3
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AgNO3和AgCl的混合浊液中滴加0.1mol·L-1KI溶液
生成黄色沉淀
Ksp(AgI)<Ksp(AgCl)
B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
向盛有某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颜色无明显变化
原溶液中不含NH4+
D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溶液未变血红色
原溶液中不含Fe3+
A.A
B.B
C.C
D.D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2O3的熔点高,可用作耐火材料
B.NaHCO3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SO2可污染环境,不可用于杀菌、消毒
D.二氧化氮、氨气、氯气和二氧化硫都是易液化的气体
10.对铁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用KSCN溶液检验Fe3+
B.Fe(OH)2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C.Fe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
D.Fe2O3与Al可发生铝热反应
11.能够一次性鉴别FeCl3?、FeCl2?、NaCl?、AlCl3四种物质的试剂是
A.AgNO3溶液
B.Ba(NO3)2溶液
C.NaOH溶液
D.稀硝酸
12.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是钢铁
B.Na2O常用于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C.春节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
D.小苏打是制作馒头和面包等糕点的膨松剂,还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13.下列关于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铁的发现比铜要晚
B.铁是人类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D.铁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14.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A.过量的铜屑与稀硝酸作用,反应停止后,再加入1
mol/L稀硫酸,铜屑又逐渐溶解是因为铜
可直接与1
mol/L稀硫酸反应
B.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比纯锌快,是因为粗锌比纯锌还原性强
C.铁钉放在浓硝酸中浸泡后,再用蒸馏水冲洗,然后放入CuSO4溶液中不反应,说明铁钉表面
形成了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
D.工业制玻璃的主要反应之一: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该反应原理可用“强酸H2CO3制弱酸H2SiO3”来解释
二、实验题
15.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m2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g。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K1和K2
d.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e.称量A
f.冷却到室温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_(列式表示)。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则使x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6.某校高一某化学小组欲探如下实验,想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所用试剂:铁粉、FeCl3溶液、FeCl2溶液、氯水、碘化钾、淀粉溶液;实验记录: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实验结论
①
在FeCl2溶液中滴入适量氯水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______________
Fe2+具有还原性
②
在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
_______________
Fe
+2Fe3+=3Fe2+
______________
③
在FeCl3溶液中滴入适量KI溶液和淀粉溶液
溶液最终变为蓝色
_____________
Fe3+具有氧化性
实验结论:Fe只有还原性;Fe3+只有氧化性;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三、推断题
17.金属A能够被磁铁所吸引.A及其A的化合物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1)写出A、C的化学式:A_____;C_____.
(2)检验B中阳离子的试剂是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A→D
的离子方程式_____
E→C
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8.已知A~G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G为单质,D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E、F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2)①C溶液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C溶液为何显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5.4g
A投入200mL
2.0mol/L某溶液中有G单质产生,且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则该溶液可能是________(填代号)。
A.HNO3溶液
B.H2SO4溶液
C.NaOH溶液
D.HCl溶液
(5)将1mol
N2和3mol
G及催化剂充入容积为2L的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时,测得D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
①如果反应速率v(G)=1.2mol/(L·min),则v(D)=_______mol/(L·min)。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起始时充入0.5mol
N2和1.5mol
G达到平衡后,D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mol/L。
③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四、计算题
19.将6.5g锌投入200
mL某浓度的盐酸中,锌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
(1)6.5
g锌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2)所用盐酸中HCl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3)反应中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
20.在标准状况下进行下列实验:甲、乙、丙各取30.00mL同浓度的盐酸,加入同一镁、铝合金,产生气体,测得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实验序号
甲
乙
丙
合金质量
0.255g
0.385g
0.459g
气体体积
280mL
336mL
336mL
(1)分析上表数据后填空:
①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在表中可作为计算依据的是(填实验序号,要求全部写出)_______________
②据(填实验序号)__________中的数据,可计算出合金中镁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丙实验之后,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1.00mol/L的NaOH溶液,使合金中的铝恰好完全溶解,再滤出不溶固体请计算:
①滤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
②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______________。
21.把2mol钠和1mol铝的混合物小心地投入932g水中,充分反应,计算:
(1)生成气体的质量为多少______?
(2)溶液中有几种溶质______?
(3)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D
4.D
5.A
6.A
7.D
8.D
9.C
10.B
11.C
12.B
13.C
14.C
15.样品中没有Fe3+
Fe2+易被氧气氧化为Fe3+
干燥管
d、a、b、f、c、e
偏小
16.2Fe2++
Cl2=
2Fe3+
+
2Cl-
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Fe3+具有氧化性
(或Fe具有还原性)
2Fe3+
+2I-==2Fe2++
I2
17.Fe
Fe(OH)3
KSCN溶液或NaOH溶液
Fe+2H+═Fe2++H2↑
4Fe(OH)2+2H2O+O2═4Fe(OH)3
18.
Al3++3NH3·H2O=Al(OH)3↓+3NH4+
NH4Cl+NaOH=NaCl+NH3↑+H2O
Al3++3H2OAl(OH)3+3H+
c(Cl-)>c(NH4+)>c(H+)>c(OH-)
D
0.8
小于
19.0.1mol
1
mol/L
2.24
L
20.1.00
乙、丙
甲
1:1
NaCl为0.03mol,NaAlO2为0.009mol
39mL
21.5g
氢氧化钠和偏铝酸钠两种溶质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