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一节第一课时随堂小练
硫和二氧化硫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是一种黄色的难溶于水的晶体
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
C.硫易燃烧,其燃烧产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
2、关于二氧化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
B.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无毒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既可溶于水,又可以与水反应
3、下列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是酸性氧化物
B.通入溴水,溴水褪色,说明有还原性
C.通入溶液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说明有氧化性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有漂白性
4、下列关于单质硫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硫跟金属单质的反应中硫都是氧化剂
B.单质硫跟金属单质的反应都需要加热或点燃
C.单质硫跟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中硫都是还原剂
D.单质硫跟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中硫都是氧化剂
5、已知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a中实验可以证明具有还原性
B.试管b中溶液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
C.试管c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具有氧化性
D.试管d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6、气体中含有少量,欲得到干燥纯净的,将气体通过图中的洗气瓶,则甲、乙两瓶中所装的试剂应该是(
)
A.甲为NaOH溶液,乙为浓
B.甲为浓,乙为NaOH溶液
C.甲为饱和溶液,乙为浓
D.甲为浓,乙为饱和溶液
7、下列有色溶液褪色原理相同的是(
)
①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加入含酚酞的水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
④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下列实验用品中:
①澄清石灰水②氯化钡溶液③酸性溶液
④溴水⑤酸化的溶液⑥品红溶液⑦湿润
的蓝色石蕊试纸⑧氯化铁溶液⑨浓硫酸
不能用来区分和的是(
)
A.
①②⑦⑨
B.
①③⑧
C.①④⑤
D.
③④⑤⑥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KMnO4溶液、石蕊溶液褪色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
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D.盐酸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所以盐酸也有漂白性
10、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品红溶液
B.通过盐酸,再通过BaCl2溶液
C.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1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常温下某非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未知气体的成分。该小组成员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通入一段时间后发现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由此该小组成员对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
[提出猜想]
猜想1:该气体为
猜想2:该气体为
猜想3:
::为了验证猜想,该小组设计实验加以探究:
[实验探究]
(1)B中应该装
试剂(填序号)。
A.NaCl溶液
B.酸性溶液
C.盐酸
D.澄清石灰水
(2)A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
(3)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
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
①A中品红溶液褪色;
②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③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
(4)由上述现象,该小组同学确认该气体的成分为
。
12、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①指出该反应中HCl(浓)所表现出的化学性质:
、
.
②请把(2)中的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
.
(3)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
的现象(填序号,下同)。
A.都褪色
B.都不褪色
C.试管B中褪色,D中不褪色
D.试管D中褪色,B中不褪色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溶液颜色分别为
.
A.无色红色
B.无色无色
C.红色红色
D.红色无色
(4)C烧杯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5)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和按体积比为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如预期设想。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硫在空气和纯氧中燃烧都生成,在催化剂存在且加热条件下与反应生成,D项错误。
2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漂白品红溶液,A正确;是一种有毒的气体,B错误;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既可以失去电子,又可以得到电子,因此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正确;可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D正确。
3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和,说明是酸性氧化物,故A正确;与溴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说明有还原性,故B正确;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说明有氧化性,故C正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说明有还原性,故D错误。
4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只有正价,在金属硫化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是负价,单质硫在跟金属单质的反应中硫都是氧化剂;在硫单质跟金属单质反应的条件中,“S+Hg”特殊,反
应不需要加热;如果单质硫跟氧化性弱的非金属单质反应,如与反应,硫显氧化性;如果单质硫跟氧化性强的非金属单质反应,如与反应,硫显还原性
5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正确;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其漂白性,B正确;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且具有还原性,将通入到硝酸钡溶液中,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被氧化生成,与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C错误;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亚硫酸钡能够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硝酸,D正确。
6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要得到干燥纯净的,应先除去再进行干燥。都与NaOH反应,所以应用饱和溶液除去中的,再用浓干燥,C项符合题意。
7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①使品红溶液褪色,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
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②使
品红溶液褪色,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
③加入含酚酞的水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过氧
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
NaOH使酚酞变红,但是有生成,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酚酞试剂导致溶液褪色;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利用的还原性;综上,
有色溶液褪色原理相同的是②③。
8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和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出现内色浑
油,所以①无法鉴别,和气体都不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所以②无法鉴别:气体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
色,不可以,所以③可以鉴别:气体可以使溴水褪色,不可以,所以④可以鉴別:气体可与酸化的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可以,所以⑤可以鉴
别。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不可以,所以⑥可以鉴别:和气体都会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所
以⑦无法鉴别。气体可以将氯化铁中的还原为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不可以,所以⑧可以鉴别和气体都不与浓硫酸反应,所以⑨无法鉴别。
9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SO2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SO2不能使指示剂褪色,A选项错误;Cl2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项正确;C选项错误,因为这些漂白剂的漂白原理不相同;D选项错误,溶液褪色的原因是盐酸中和NaOH溶液使碱性变弱,并不是盐酸具有漂白性。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A、通过品红溶液,只能证明SO2气体的存在,无法证明混有CO2;
B、通过BaCl2溶液,无法得出任何实质性内容;
C、SO2、CO2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通过该溶液后,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无任何明显现象;
D、先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除去还原性气体SO2,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出现浑浊,则可证明含有CO2气体。综上,答案选D。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该气体为和的混合气体
(1)b
(2)验证未知气体中是否含有
(3)验证未知气体中是否含有
(4)和的混合气体
解析:能使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的气体只有和,所以提出的猜想是:①该气体为;②该气体为;③该气体为和的混合气体。因为的存在对的验证有干扰,所以要验证气体的成分,必须先验证是否存在,并将其除尽,再验证气体是否存在。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1)分液漏斗的塞子没有取下来或者装置内压强大于装置外压强
(2)①酸性
还原性
②
(3)①A
②D
(4)吸收过量的和,防止污染环境
?(5)
解析:(1)打开装置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可能的原因是分液漏斗上方的塞子没有取下来或者装置内的压强大于装置外的压强。
(2)①已知反应中部分Cl元素从-1价升高为0价,HCl作还原剂,生成,HCl表现酸性。
(3)①由于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氯溶于水生成的HClO也具有漂白性,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B、D两试管内品红溶液均褪色。②停止通气后,给B、D两试管加热,由于与品红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所以加热后品红溶液又恢复红色,而HClO具有强氧化性,把有色物质氧化而使其褪色,所以加热后溶液不会恢复红色。
(4)和都是有毒的气体,又都能与碱反应,所以可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与,防止污染环境。
(5)由于具有强氧化性,而具有还原性,所以二者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了HCl和硫酸,而这两种酸都没有漂白性,所以品红溶液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