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原子核
第二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A级 抓基础
1.关于三种天然放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
B.穿透能力最强的是β射线
C.天然放射线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D.α射线是三种天然放射线中的一种,常利用它的穿透本领做医学检查
解析: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故A错误;穿透能力最强的是γ射线,故B错误;天然放射线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故C正确; γ射线是三种天然放射线中的一种,常利用它的穿透本领做医学检查,故D错误.
答案:C
2.(多选)关于原子核的衰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α粒子来自于原子核,说明原子核里含有α粒子
B.β粒子来自于原子中的电子,正如光电效应一样
C.某些原子核发生衰变说明它们是不稳定的
D.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解析:发生β衰变时,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和电子,B错误,D正确;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并不含有α粒子,A错误;某些原子核的核子间结合不太牢固、不稳定,会放出α粒子,C正确.
答案:CD
3.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
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
D.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
解析:有些原子核不稳定,可以自发地衰变,但不是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故A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决定,与外界的温度无关,故B错误;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与核外电子无关,故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故C正确;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不可能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故D错误.
答案:C
4.(多选)U是一种放射性元素,能够自发地进行一系列衰变,如图所示,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a是84,b是206
B.Y是β衰变,放出电子,电子是由中子转变成质子时产生的
C.Y和Z是同一种衰变
D.从X衰变中放出的射线电离能力最强
解析:Bi衰变成Po,质量数不变,可知发生的是β衰变,则电荷数多1,可知a=84,Bi衰变成Tl,知电荷数少2,发生的是α衰变,质量数少4,则b=206,故A正确,B错误;Z衰变,质量数少4,发生的是α衰变,Y和Z是同一种衰变,故C正确;从X衰变中放出的射线是β射线,电离能力不是最强,故D错误.
答案:AC
B级 提能力
5.如图所示,一天然放射性物质发出三种射线,经过方向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匀强电场共存的区域时,射线的轨迹只出现图示的两条(其中有两种射线的轨迹重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射到b处的一定是α射线
B.射到b处的一定是β射线
C.射到b处的可能是γ射线
D.射到b处的可能是α射线
解析:因为γ射线不带电,所以射到b点的一定不是γ射线,α、β射线在电磁场中受到电场力和洛伦兹力:若电场力大于洛伦兹力,说明射线是α,若洛伦兹力大于电场力说明是β射线.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6.(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a衰变为Rn要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
B.U衰变为Pa要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
C.Th衰变为Pb要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D.U衰变为Rn要经过4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解析:原子核经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后质量数减4,核电荷数减1(先减2再加1),故A错误;发生α衰变是放出He,发生β衰变是放出电子e,设发生了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则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有:2x-y+91=92,4x+234=238,解得x=1,y=1,故衰变过程为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故B正确;发生α衰变是放出He,发生β衰变是放出电子e,设发生了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则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有:2x-y+82=90,4x+208=232,解得x=6,y=4,故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故C正确; 发生α衰变是放出He,发生β衰变是放出电子e,设发生了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则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有:2x-y+86=92,4x+222=238,解得x=4,y=2,故衰变过程中共有4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故D错误.
答案:BC
7.由于放射性元素Np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只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 已知Np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霉Bi,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
A.衰变过程中原子核的质量和电荷量守恒
B.Bi的原子核比得Np的原子核少28个中子
C.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D.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含有Np的矿石的质量将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解析:Bi的原子核比Np的原子核质量数少28,电荷数少10,所以衰变过程中原子核的质量和电荷量不守恒,故A错误; Bi的原子核比Np的原子核质量数少28,电荷数少10,故中子少18个,故B错误; 设Np变为Bi 需要经过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则有:93-83=2x-y,4x=237-209,解得:x=7,y=4,故C正确; 经过两个半衰期后Np的原子核个数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但含有Np的矿石质量大于原来的四分之一,故D错误.
答案:C
8.(多选)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某放射性元素的核,放出的一个α粒子和反冲核轨道半径之比R∶r=30∶1,如图所示.则 ( )
A.α粒子与反冲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反冲核的原子序数为62
C.原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2
D.反冲核与α粒子的速度之比为1∶62
解析:由动量守恒得Mv′+mv=0,其中Mv′为反冲核动量,mv为α粒子的动量,则α粒子与反冲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设Q为原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的电荷数,则反冲核的电荷数为Q-2,α粒子电荷数为2.反冲核的轨道半径r=,α的轨道半径R=;又R∶r=30∶1,联立可得Q=62.故A、C正确.
答案:AC
9.天然放射性铀(U)发生衰变后产生钍(Th)和另一个原子核.
(1)请写出衰变方程;
(2)若衰变前铀(U)核的速度为v,衰变产生的钍(Th)核的速度为,且与铀核速度方向相同,试估算产生的另一种新核的速度.
解析:(1)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有
U―→Th+He.
(2)由(1)知新核为氦核,设一个核子的质量为m,则氦核的质量为4m、铀核的质量为238m、钍核的质量为234m,氦核的速度为v′,取v的方向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38mv=234m·+4mv′,
解得v′=v,方向与铀核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1)U―→Th+He (2)v,方向与铀核速度方向相同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