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07
风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移动
【知识目标】
1、
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影响因素,并能够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2、
掌握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
3、
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
【思维导图】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14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14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19步步高大一轮总复习——地理\\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必修1\\R1-146.tif"
\
MERGEFORMATINET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风受的几种力
类型
对风向的影响
对风速的影响
水平气压梯度力
总是垂直于等压线,由___压指向_____压
其大小决定了风速的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就______
地转偏向力
垂直于风向,使北半球的风不断向____偏,南半球的风不断向____偏
不改变风速,但随着运动速度的加大而_____,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_______
摩擦力
与风的运动方向_____
会减小风速且随着运动速度的加大而_____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受力状况
风向
风压规律
图示
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
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垂直
?
?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________力影响
风向最终与等压线_____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边,低压在左边。南半球反之
?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________力和_______力共同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_____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南半球反之
?
【练习1】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行员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
【练习2】图1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1~2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2.
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3、在等压线图上确定风向
1)、绘制风向的步骤:
(1)在等压线图中,垂直于等压线用虚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
(2)确定是高空还是近地面,高空中的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3)确定南北半球,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用实线画出风向
2)、示意图展示风向的画法
(1)近地面风向与原箭头成30°~45°夹角。(左下图)
(2)高空风向:与原箭头垂直(右上图)
【练习3】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2,完成1题。
1.
N地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练习4】图4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2题。
2.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练习5】图4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式,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4,完成3~4题
3.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A.偏东风
B.
偏南风
C.东北风
D.
西北风
4.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14日14时
B.
14日19时C.
15日4时
D.
15日11时
4、风速: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风速越大
(1)
一般情况,冬季风大,午后风大
(2)
海面风速大
(3)昼夜温差大,风大
(4)植被少、建筑物少,风速大
(5)垂直:海拔越高,摩擦力越小,风速越大。如:高山,高原,高空
(6)狭管效应:xx走向与风向一致(山脉,河谷)
(9)迎风位置风速大,如海岸,喇叭口,口袋形
(8)下坡地形风速大,顺地势下滑,重力势能转为动能
东亚:西北>东南风
南亚、东南风:东北>西南风
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意义
(1)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
(2)意义:①调整了全球的
分布;②是各地
变化和
形成的重要因素。
2、单圈环流
(1)假定条件:
。
(2)形成因素。高低纬间的
不均;
(3)形成:
(画图)
(4)思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
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因为地球在不停的
着。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会发生
。北半球
偏,南半球
偏,赤道上
偏。
3、三圈环流
(1)假定条件:
。
(2)形成因素。①高低纬间的
不均;
②
力。
(3)形成:
(画图1)
垂直剖面图:
(4)结果。在近地面形成7个气压带、6个风带。
记忆口诀:六风七带,三低四高:零三六九,风压相间。
高低气压相间插,一撇一捺向低压。
(5)气压带、风带随季节变化南北移动。
①原因:
随季节变化南北移动。
②移动方向:北半球
季北移,
季南移。
③移动范围:5~10个纬度。
④移动影响: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
气候、
气候形成均与此有关。
【练习6】1.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练习7】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2—4题。
2.上述“某月”是
(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3.该月份甲地盛行
(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4.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
【练习8】下图中①②③④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5~6题。
INCLUDEPICTURE"14X2-116.TIF"
INCLUDEPICTURE
"D:\\101学酷网\\高中地理\\辽宁
葫芦岛郑乐佳\\大气\\14X2-116.TIF"
\
MERGEFORMATINET
5.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练习9】.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7~8题。
7、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
8、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练习10】.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9~10题。
9、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10、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三、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海陆分布下气压带、风带特点
(1)南半球基本上呈________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
(2)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_________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
2.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
【练习11】1、当北半球某地,在某季节内近地面大气等压面呈图中状态时,正是
A、亚洲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
B、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
C、阿留申低压强盛的季节
D、冰岛低压强盛的季节
【练习12】2、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蒙古高压??????B.印度低压????C.阿留申低压???D.夏威夷高压
四、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1.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2.东亚季风最显著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图中分别注出亚欧大陆和北太平洋的气压名称,并画出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风的风向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_________风
_________风
______风
________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内部)
印度洋
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陆热力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
_____________
温暖湿润
温暖干燥
___________
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练习13】.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
正确的是
(
)
①A处的数值为1
004
②A处的数值为1
012
③B处的数值小于1
020 ④B处的数值大于1
020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关于C、D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
B.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
C.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
D.D地常年盛行东北
【练习14】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回答下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24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24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19步步高大一轮总复习——地理\\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必修1\\R1-245.TIF"
\
MERGEFORMATINET
3.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③⑥
【练习15】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完成4~5题。
4.图示季节最有可能是北半球的( )
A.春季B.秋季C.冬季D.夏季
5.甲风形成的原因是( )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受信风带的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参考答案: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高、低、越大;右、左、增大、越大;相反、增大
2、
地转偏向力、平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斜交
【练习1】B
【练习2】A
C
【练习3】A
【练习4】B
【练习5】B
B
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移动
1、水热、天气、气候
2、(1)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地球不自转
(2)冷热
(3)略
(4)自转
偏转
右
左
不
3、(1)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地球自转
(2)冷热
地转偏向力
(3)
(5)太阳直射点
冬
夏
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练习6】A
【练习7】C
A
D
【练习8】A
C
【练习9】B
B
【练习10】C
D
三、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带
2、块
【练习11】B
【练习12】A
四、季风环流
2、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此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
3、东亚季风:西北风
东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寒冷干燥
南亚季风:东北风
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高温多雨
【练习13】D
C
【练习14】C
【练习15】D
A
夏季
冬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07
风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移动
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某半球某季节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风带为东南信风带
B.乙气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
C.丙风带的风向为西南风
D.丁气压带控制下多对流雨天气
2.此季节
A.是北半球夏季
B.东亚盛行东北风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D.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
3.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
A.暖湿
B.冷湿
C.热干
D.冷干
4.下列气流中不属于低纬环流的是
A.赤道上升气流
B.地面西风气流
C.高空偏西气流
D.副热带下沉气流
5.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以下问题。
图中字母与所表示的气压带对应正确的是( )
A.M―赤道低气压带
B.M―副热带高气压带
C.P―副极地低气压带
D.N―极地高气压带
6.当亚洲高压势力强盛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
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切断
C.此时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
D.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
7.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描述正确的是
A.丙气压带是热力作用形成的
B.甲风带是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
C.丙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D.乙风带控制下温和湿润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8.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9.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
A.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B.德干高原一年中凉爽的时候
C.乞拉朋齐降水最多的时候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洪涝灾害
10.下图中,有关风带的画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下图为局部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就南半球来说,该图反映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形成主要是动力抬升所致
B.乙和丙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C.丙控制地带气候多干燥特征
D.甲是副极地低气压带,乙是赤道低压带
北半球某区域甲、乙两地之间有热力环流形成。下面①图为该区域等压面示意图,②图为丙、丁所在水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①图中
A.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B.丙处气压高于丁处
C.甲地气流流向乙地
D.丙处云量少于丁处
14.②图中,飞机与风向的关系是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东侧吹来
D.风由西侧吹来
二、综合题
15.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1月、7月)等压线分布图。
(2)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3)A气压形成时,地中海沿岸受_____________(填气压带或者风带名称)控制,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个月后,图中C盛行_____________风,D点盛行____________风,此季节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
(5)图示月份,D地盛行风向为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图为大气环流局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近地面大气运动方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风带名称是:
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A与B之间形成的气压带是________,D的气流来自的气压带是________,这两个气压带中由热力因素形成的是________。
(3)常年处在A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
(4)图示季节为南半球________
(填“冬”或“夏”)半年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解析】
1.甲位于北半球信风带,为东北信风带,A不对;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是高空气流堆积下沉形成,是动力因素形成,B不对;丙风带是北半球盛行西风带,为西南风,C对;丁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极锋影响,多锋面雨,D不对。
故答案为C。
2.从图中看,整个气压带风带向南移,为北半球冬季,A不对;北半球冬季,东亚盛行西北风,B不对;冬季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C不对;北印度洋呈逆时针运动,D对。
故答案为D。
3.A
【解析】风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性质是温暖,反之冷凉;由海吹向陆地的风性质是湿润,反之干燥。图中盛行风①有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性质是温暖,热带洋面水汽较多,由热带洋面来的风是湿润的,因此盛行风①的性质是暖湿,A正确,BCD错误。
4.B
【解析】赤道上升气流形成赤道低气压带,A属于低纬环流;地面西气流位于中纬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B不属于低纬环流;高空偏西气流是从赤道上空流向南北纬30°上空,C属于低纬环流;副热带下沉气流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是低纬环流的组成部分,D属于低纬环流。故选B,ACD错误。
5.B
【解析】图中M位于30°~40°之间,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正确;N位于60°~70°之间,为副极地低气压带;P位于极点,是极地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位于南北纬10°之间。
6.B
【解析】亚洲高压势力强盛时,为北半球冬季,夏威夷高压势力较弱,A错误。北半球陆地气温低,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切断,仅保留在海上,B正确。此时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C错误。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D错误。
7.D
【解析】读图可知甲风带为东南风,乙风带为西南风,则丙气压带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带,B、C错误。副热带高气带是动力作用形成,A错误。西风带控制下温和湿润,D正确。
8.D
9.B
【解析】8.从图形中可知亚欧大陆出现亚洲高压,说明图示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梅雨是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出现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7月中上旬之间,故A不符合题意;伏旱是受副高的影响,出现在7、8月,故B不符合题意;受热带气旋(台风)影响的是夏秋季节,故C不符合题意;从图形中可知亚欧大陆出现亚洲高压,说明图示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该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低,故D正确。
9.此题考查季风知识。图中的亚欧大陆是高压,所以是北半球的冬季.南亚印度德干高原是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星的四季,这时候气温较低,降水也少,是一年中较凉爽的时候,故B正确;印度半岛是热带气候,一年四季都种植庄稼,故A不符合题意;乞拉朋齐降水量最多的时候是夏季,故C不符合题意;印度半岛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的是夏季,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0°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60°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风从30°附近吹出,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B为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B正确;A应为东北风,C、D风流出方向画错,A、C、D都错。故选B。
11.B
12.C
【解析】11.图中盛行风为东北信风,故甲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赤道低气压带,图中示意整体气压带风带南移,此时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应为南半球夏季。选择B。
12.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成因是赤道地区的空气受热上升后运动到此地堆积受重力下沉后形成的,A错误。乙为赤道低气压带,丙为东北信风带,二者交替控制会形成热带草原性气候,B错误。丙为信风带,其特点为暖干,所影响地区气候干燥,C正确。甲位于回归线附近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赤道低气压带,D错误。故选择C。
13.D
14.B
【解析】13.
.①图中,甲地等压面下凸,为近地面低压区,气温.应高于乙地;丙与丁相比,丁处等压面上凸,则丁为高压,丙为低压,丙处气压低于丁处;甲处气压低,故近地面气流从乙地流向甲地;丙处对应近地面的甲地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云量少;丁处对应近地面为低压,气流上升,多云雨,故云量大于丙处。据此分析选D。
14.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丙与丁相比,丁处等压面上凸,则丁为高压,丙为低压,丙处气压低于丁处,则②图中,气压梯度力由丁指向丙,因丙丁位于高空,不考虑摩擦力影响,仅考虑气压梯度力及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后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②图中指向南,则飞机逆风”飞行,选B。
15.1月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盛行西风带
温和多雨
东南
西南
高温多雨
东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6.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和湿润
夏
气压带风带南移
低温少雨
受到来自大陆的西北季风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