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音乐四上 第4课 《山》教学设计(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音乐四上 第4课 《山》教学设计(第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28 11:3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通过孩子们眼睛里山的四季变化,表达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的童谣。歌曲结构短小,音域不宽,旋律优美、节奏舒缓,鲜明的三拍子韵律使歌曲在抒情的基础上不失流程和童趣。?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通过聆听、演唱、律动、创编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歌曲韵律与情绪。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表达对家乡与自然的热爱;?
2.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韵律,并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
3.通过学习和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形成声部概念。??
【教学重难点】?
演唱二声部歌曲;节奏创编。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问题导入?
1、提问学生:如果你们在山谷里大喊,会出现什么现象??
2、观看山谷回声视频,根据这个自然现象再次思考,歌曲中是否也会有回声的出现??
3、边听范唱边思考歌曲是否有回声部分,哪里是回声部分,从而引出今天的歌曲《山》(第二课时)。?
三、新课新授?
1、根据三拍子强弱规律拍出二声部的节奏
2、带入音高演唱二声部的旋律?
3、复习一声部旋律?
4、二声部合唱?
四、深入?
1、学生使用口风琴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声部并快速自由练习?
2、一声部旋律的口风琴练习(二声部的同学唱二声部)?
3、二声部旋律的口风琴练习(一声部的同学唱一声部)?
4、合奏(老师同时加入小乐器演奏的第三个声部)?
五、拓展?
1、提问是否听到第三个声部?
2、分小组探讨不同小乐器的特点并进行节奏编创?
3、学生互评,老师总结?
六、小结?
1、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自然现象——回声,音乐中也可以利用?3、小乐器的特点以及适合各小乐器的节奏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