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理工学校 2019 —— 2020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艺术部 高一语文 时间90分钟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20分。
(只交答题页和作文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笑靥(yàn) 迁徙(xǐ) 容赦(shè) 旁骛(wù)
B.骈进(pián) 虔(qiǎn)诚 天堑(qiàn) 抚恤(xù)
C.忐忑(tǎntè) 敕造(chì) 寒暄(xuān) 一瞥(piē)
D.熨(yùn)烫 粗糙(cāo) 袅娜(nà) 迷惘(mǎng)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鬼斧神工 峥嵘岁月 不二法门 怨天尤人
B.入不付出 全神贯注 医术精湛 强聒不舍
C.相儒以沫 自暴自弃 黯然失色 汗流浃背
D.目瞪口呆 掉以轻心 工作热沈 拥挤不堪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许多年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
B.就在这时候,传来一声震响,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C.对于那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干部,特别是那种一点也不动脑筋、不解决实际问题而在老地方打转转的干部,要坚决地把他们从领导岗位上撤下来。
D.你能否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她想一想?
4.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诗人说 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 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 这正可引来描述我突然想起你已是十八岁的心情 你也许会笑我 我就是那么时常把你看作缠绕身边的孩子呢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宝黛初见,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其根本原因是“木石前盟”在作怪。
B.每逢星期天,玛蒂尔德就由路瓦栽的带领外出游玩。
C.通过学习《项链》一课后,我们深深体会到爱慕虚荣是非常有害的。
D.学习《最后一片叶子》的目的之一是,体会穷画家之间患难与共的友谊,以便改善我们同周围人群的关系。
6.下列句子修辞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了。(借代)
B.从劳动中提取快乐作为报酬,从奋斗中夺来胜利当成享受。(对偶)
C.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比喻)
D.面对这般友情,我们还好意思说我不重要吗?(反问)
7.下列句子中,用语得体的一句是( )
A.请问您老人家今年几岁了?
B.你如此真心实意,这珍贵的礼物我就笑纳了。
C.本店明天开业,欢迎各界人士莅临指导。
D.各位来宾,为了充分展示我们单位所取得的成绩,请大家务必到各展室参观一下。
8.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荀况,战国后期的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B.欧?亨利,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
C.《报任安书》节选自《史记》,是作者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
D.毕淑敏,当代女作家,她的作品《我很重要》是一篇带有浓郁思辨色彩的散文。?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一)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劳,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有人说:“我并不是不想找职业,无奈找不出来。”我说:职业难找,原是现代世界普遍现象,我也承认。这种现象应该如何救济别是一个问题,今日不必讨伐。但以中国现在情形论,找职业的机会,依然比别国多得多。一个精力充满的人,倘若不是安心躲懒,我敢相信他一定能得相当职业。
9.第一段文字引用的是孔子的话,其作用是( )
A.无业游民的可恶 B.无业的害处
C.有业的重要 D.好的职业的作用
10.第一、二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引用论证 举例论证 类比论证 B.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因果论证
C.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归谬论证 D.引用论证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11.这三段文字论述的观点是( )
A.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劳作。
B.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下的蛀米虫
C.对于职业懒人,是要彻底计伐,万不能容赦的。
D.一个精力充满的年轻人,倘若不是安心躲懒,他一定能得相当职业。
(二)
她先看了几副镯子,又看了一挂珍珠项圈,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精巧。她在镜子前边试这些首饰,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她不断地问着:
“再没有别的了吗?”
“还有呢。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哪样合你的意。”
?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她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她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挂在她那长长的高领上,站在镜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
随后,她迟疑而焦急地问:
“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当然可以。”
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12. 对迟疑而焦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她”想借有难于开口的矛盾心理
B.表现“她”急不可待又怕丢面子的心情。
C.表现“她”爱面子又怕丢失机会的心情。
D.表现“她”想马上借到又怕不能如愿的心情。
13.文中写道“她的朋友”慷慨大方,毫不迟疑的答应借给她“项链”,下列对此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说明“她的朋友”很有钱,出手很大方。
B.暗示项链的价值并不贵重。
C.使“她”和“她的朋友”两人在借项链这件事上的不同心情形成强烈对照。
D.为小说结尾点出项链是假的埋下伏笔。
14.对本段描写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B.用神态描写间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
C.作者用夸张手法描写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
D.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文言文阅读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虽知而不能言 言,说
B.此世所以不传也 所以,……原因
C.而笑李渤之陋也 陋,浅陋
D.而臆断其有无 臆断,凭主观想像猜测
16.下列句中加点字与“事不目见耳闻”中“目”字的用法不同的是( )
A.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17.下列句子与“此世所以不传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8.下列句子中“而” 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
B.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第Ⅱ卷
四、(14分)
1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20. 在横线上默写原句(每小题1分)(6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2.神女应无恙, 。
3.锲而不舍, 。
4.天生我材必有用, 。
5.长风破浪会有时, 。
6.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 。
21.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4分)
2013年9月8日,职业学校毕业十年的万敏、刘眉舒等十余位同学相聚。晚上,大家去看望当年的班主任张老师。为给老师一个惊喜,还故意不事先联系。到了张老师家,房门紧锁。一打听,张老师正出差。遗憾之余,大家公推万敏给张老师写了个便条:
张老师:
我们十多个同学于毕业十年后小聚。感念老师您当年的教诲,相约到您家中拜访,遗憾的是您居然公事外出。学生之情,一时难以言说。我们约定,待您回来后再来看您。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学生:万敏、刘眉舒等
以上便条在四个方面有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1)
(2)
(3)
(4)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试题。(共12分)
①生命如四季。
②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倒我的犁头上去。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③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绝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为谦卑。
④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⑤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云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
⑥没有充分地准备,便急促地上路了。历过的艰辛自不必说它。要说的是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仅仅是因为过于简单和过于发热的头脑,发生过多少次完全可以避免的惨痛的过失——真的,那并非不能,让人真正痛心的是在这里:并非不能。我顿足,我懊悔,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显的经验却需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不应该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
⑦我眼睁睁地看过,在无情的冰雹下,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却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永远没有尝受过成熟是什么一种滋味,便夭折了。
⑧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善良过份,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而强者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22.用四字短语概括出春、夏在文中的含义(4分)
春: ;夏: 。
23.春天犁耕受阻,“我”为什么没有逃避?(3分)
24.“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分)?
25.分析文中画线句子“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所含的哲理。(3分)
六、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刻骨铭心的时刻:儿时生病,你依在母亲的怀里,感受亲情的温暖;遇到挫折,你得到老师的鼓励,重扬希望的风帆;女排夺冠,你发出胜利的呐喊,激发强国的宏愿……那一刻,让我们懂得了感恩、向善,学会了反省、思考,获得了勇气、力量……那一刻,已成为永恒的生命记忆,激励我们不断向前。
请以“那一刻,却永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少于 700字;④文中不得透露本人相关信息。
烟台理工学校 2019 —— 2020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一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3分,24分)
1.C 2.A 3.D 4.A 5.D 6.A 7. C 8.D
二.(每空3分,18分)
(一) 9. B 10. D 11.A
(二) 12.D 13.A 14.C
三.(每空2分,12分)
15. A 16.D 17.A 18.A
四.(共12分)
19.(3分)可是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以为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20.(5分)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当惊世界殊。
3).金石可镂。 4).千金散尽还复来。
5 5).直挂云帆济沧海。 6).在风中蛛丝般无法附丽地飘荡。
21. (4分)①"张老师"应顶格写。 ②删除"居然"一次。 ③"另行通知"语言有失尊敬,可改为"我们会提前告诉您"。 ④落款没有日期。
五.(共14分)
22.播种人生;耕耘人生;
23.因为“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也给予了我责任。“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自己生命的地块只能自己耕种,不会有人代替。
24.把战胜困难的希望寄托在外界的帮助上只能是一种妄想,任何困难都必须靠自己解决。
25.说明一个人既然拥有了生命,他就有责任为自己的生命地块即人生负责,在人生的历程中不要指望别人来为你的人生做出什么,自己的生命质量只能由自己来决定和完成,自己的人生只能是自己走过。
六、写作训练(40分)
第 1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