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自然灾害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洪涝、干旱、寒潮
地震、滑坡、泥石流
主要的自然灾害
类型
洪水
定义
地区
洪涝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
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
台风
中心均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
B
A
A
A
C
B
B
C
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
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
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沿海
狂风、暴雨,来势凶猛
时间
地点
台风
台风与飓风
两者无本质的区别,只是发生地点不同。
热带气旋在太平洋西部称台风;
在大西洋西部、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称飓风。
07海南
说明该台风对涉及区域造成的重要影响。
不利影响:强风暴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
有利影响:丰沛降雨量,可大大缓解此时南方地区伏旱造成的旱情。
干旱与旱灾
降水长时期
无
少
空气干燥
土壤缺水
干旱
造成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⑴干旱
寒潮
⑴概念
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⑵形成原因
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⑶危害
短时期内气温骤降,并伴有大风、雨雪、霜冻等现象,有时还带来暴风雪、沙暴等恶劣天气
世界地震带
一、环太平洋地震带:
1、南起南美洲南端,向北经南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折向亚洲的堪察加半岛、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过大洋洲中部,至于新西兰。
2、集中了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90%以上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球地震释放总能量的80%。
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位于亚欧大陆南部,西起地中海沿岸,经伊朗高原延至喜马拉雅山脉向东南,南折过中南半岛,至于印度尼西亚东部。
滑坡
泥石流
1、滑坡:
(1)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
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
地质现象。
(2)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
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
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3)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
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2、泥石流
(1)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发生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3)危害: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地势起伏大,岩性脆弱,岩石风化破碎
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水集中多局地暴雨
地表植被覆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人类不合理活动频繁的山区
易发区
地质地貌背景、水文气象条件(降水量、降水强度和流速);植被发育程度;人类活动强度
滑坡和泥石流的爆发主要取决于
自然灾害的救援和救助
是指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来减少甚至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恢复基本生存条件,以保障灾区人民生存与发展而开展的社会性行动。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的
核心环节
灾前准备
灾中应急
灾后恢复
灾前准备
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
储备救灾物资
2、灾前准备阶段的两个核心问题
储备什么?储备多少?
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
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
救灾的物质基础,由各地的主要灾种及灾情大小决定
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1)燃气泄漏时: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2)遇到火灾时:
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4)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
生产危险品的工厂;
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3)毒气泄漏时:
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