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机械运动B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日常生活中常常要进行估测,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
A.
某同学的身高约为160dm
B.
课桌高度约为80cm
C.
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0s
D.
某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10s
做匀速运动的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是50m,则它在第2s的速度是( )
A.
B.
C.
D.
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铁轨
B.
路边的树林
C.
小孩的座位
D.
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如图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小明从家到学校,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m/s.他整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有四位同学用同一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测量结果分别是25.82cm、25.71cm、25.85cm、25.83cm,则更接近于物体真实长度的值是()
A.
B.
C.
D.
甲、乙两同学从家到学校所用时间之比是5:3,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之比是3:2.甲、乙两同学从家到学校的速度之比是( )
A.
5:2
B.
3:5
C.
10:9
D.
9:10
某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中途的速度是,最后冲刺的速度是,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
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
B.
“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C.
“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
“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如图所示,用手缓慢的推动书,使书带着笔沿桌面缓慢移动.我们认为“笔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地面
B.
书
C.
桌面
D.
桌面静止的橡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8分)
小明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值分别是:8.23cm,8.25cm,8.23cm,8.24cm,8.78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此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这种说法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夜间看见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又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
在军事学习中,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静止的坦克模型,射击后经过0.6s,射手看到炮弹在坦克模型上爆炸,射击后经过2.1s才听到爆炸的声音,则坦克模型到射手的距离为______
m.炮弹运动的速度是______
m/s.(设炮弹做匀速直线运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为340m/s)
为测出细铜丝的直径,小博同学采用如下办法: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5圈,测出线圈的总长度,算出细铜丝的直径.如图线圈的总长度为______
cm,细铜丝的直径______
cm.
一列长800米的火车以72km/h钻入8km长的山洞,则火车完全在山洞内运行的时间是______
小时.
如图所示为小明描绘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记时开始时,即t=0时,甲的速度是______
m/s,乙的速度是______
m/s.
(2)第3s时,甲的速度是______
m/s,乙的速度是______
m/s.
(3)甲、乙两个物体分别做______
、______
;??
(4)在3s时间内,______
物体运动的路程较长.
(5)图中两线相交点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
___
.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如图用两把刻度尺A和B侧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A刻度尺分度值是______,用此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用B此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用______(选填“A”或“B”)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精确。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火车通过1.8km长的大桥时,所用的时间100s,那么,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
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
车次
萍乡北开
南昌西到
运行距离
G1346
08:38
09:40
240km
G1692
08:49
10:05
240km
G1482
09:11
10:31
240km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______;
(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
(3)小球在_____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电子表做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实验原理:是根据公式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
(3)请设计实验表格,并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记录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机械运动B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2.【答案】B3.【答案】C4.【答案】B5.【答案】C6.【答案】C
7.【答案】D8.【答案】B9.【答案】B10.【答案】B
11.【答案】8.78cm;8.2412.【答案】地球;云朵13.【答案】510;850
14.【答案】1.60;0.0615.【答案】0.1
16.【答案】15;0;15;15;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甲;此时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17.【答案】2.14;228.718.【答案】B;1.3619.【答案】0.1cm;3.25;3.3;A
20.【答案】解:整列火车通过大桥时,行驶的路程:s=s车+s桥=200m+1800m=2000m,
火车的速度:v===20m/s=20×3.6km/h=72km/h.
答: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20m/s,合72km/h.
21.【答案】解:
(1)由图知,s=30km,限速v=60km/h,由v=可得,驾车到萍乡北站所用的最少时间:
t===0.5h=30min,
他们8:20开车出发,到达萍乡北站的时间为8:50,
由于到站时火车G1692已出发,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爷孙俩只能赶上G1482车次;
(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乘坐G1482到达南昌所用时间t′=10:31-9:11=1h20min=80min,
总路程s′=240km,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
v′===180km/h.
答:(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爷孙俩最快能赶上G1482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180km/h.
22.【答案】变速;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小于;EF;C
23.
s/m
t/s
v/(?m?s-1)
甲到乙
0.270
2
0.135
甲到丙
0.900
6
0.15
乙到丙
0.630
4
0.1575
故答案为:(1);(2)小;(3)表格同上.
(1)在测平均速度实验中所采用的是一种间接测量法,原理是速度的计算公式;
(2)斜面坡度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越方便时间的测量;
(3)根据题意,由测量平均速度的数据来设计表格.
第4页,共5页
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