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声》检测题
时间:70分钟;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4分)
1. 下列物质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 )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真空
2. 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最快的是( )
A.?铁????????????? B.?水??????????? C.?空气???????????? D.?真空
3. 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一种波
C.?声音具有能量?????????????????????? 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4.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 …… ”的歌声,小华说:是刘欢演唱的。其判断是依据声音的( )
A.?频率?????????????B.?响度?????????????C.?音调????????????D.?音色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
C.?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
B.?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扩音器的作用是提高声音的音调
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D.?发音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7. 下列属于噪声的是(?? )
A.?上课时,老师的讲课声???????????????????????? B.?音乐厅里演奏的交响乐
C.?上课时,学校的大喇叭里传出的优美的歌声????????D.?舞台上口技演员模仿的风雨声、枪炮声
8.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自行车车铃,你立即就听不到铃声了,原因是( )
A.?手吸收了声音????? ?B.?手使车铃停止了振动?????
C.?手挡住了声音??? ???D.?声音通过手传导到别的地方了
9.下面关于几个课堂小实验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向右敲击玻璃瓶,音调会逐渐变高
B.?图乙中,敲打橡皮膜,烛焰晃动最大或最先熄灭的是最左边的蜡烛
C.?图丙中,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片弹起的高度,该实验是探究响度与频率的关系
D.?图丁中,敲击右边的音叉,会观察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不仅能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还能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10.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78.8dB.若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 )
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
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
11.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这里的“声音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12.关于老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大 ????????????????????????????????B.?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大
C.?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小 ????????????????????????????????D.?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小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16分)
13.如下图所示,其中是两种声音的波形,甲图是________(填“噪声”或“乐音”)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柳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由_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用力吹“柳笛”发出的声音响度________(选填“大”“小”或“不变”);相比较而言,细而短的“柳笛”发出的声音音调________(选填“高”“低”或“不变”).
15. 中国地震网通过接收到的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测定新疆乌恰县发生3.6级地震,这种声波人耳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
16.“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的,人根据________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17.蝙蝠在夜间飞行时不会撞到障碍物,是因为它在飞行时发出________(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________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它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所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 . 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___ .
18.历史上第一次测定水中的声速是1827年在瑞士和法国边境的日内瓦湖上进行的.两位测量者分别坐在两只船上,两船相距14km,在一只船上系上一口钟并将钟沉入水下,当敲响钟时,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在另一只船上系上一个听音器并沉入水下,这只船上的测量者在看到火药发光10s后,从听音器听到水下传来的钟声,请问由此测量出的水中的声速是________.(当时空气的温度为15℃).
19.高压输电线的振动原因之一是风.然而夏天常常只能看到振动,听不到“嗡嗡”作响.原来夏天的气温高,电线长而松驰,而冬天的气温低,电线短崩的很紧.由此可知:发声体越紧,发出的音调越________;高压输电线夏天振动发出的是___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三、实验探究题(共12分)
20.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是否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如图所示的四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
(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则发出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填对应序号)。此过程中发声体是 (选填“空气”或“试管和管内的水”)。
(2)用棒敲击试管下部,则发出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填对应序号)。此过程中发声体是 (选填“空气”或“试管和管内的水”)。
21.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完成下面各题:
(1)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 。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比较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而设计的,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________ 。
(4)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______ 图是噪声的波形,a、b两幅图中,_______图的响度小.
四、计算题与简答(23题8分,24题10分,共18分)
23.一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已知气温是15℃)
24.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声波.求此处海底有多深?(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第三章《声》检测题参考答案
1.D 2.A 3.D 4.D 5.C 6.D 7.C 8.B 9.D 10.B 11.B 12.B
13.噪声;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14.振动;音色 15. 次声波;不能 16. 空气;音色
17. 超声波;反射;回声定位;声呐 18. 1400m/s 19. 高;次声波
20. (1)ABCD 空气 (2)DCBA 试管和管内的水
21.(1)机械闹钟 (2)B (3)表二 (4)棉花 泡沫 毛衣 报纸
22、解:声音传播的距离:s2=2s-s1=2×700m-40 m=1360 m
声音传播的时间(即车行驶的时间):t=s/v=1360m/340m/s=4s
汽车行驶速度为:v1=s1/t=40m/4s=10m/s
23、解:(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1/2×4s=2s
该处海水的深度:s=vt=1500m/s×2s=3000m
(2)月亮周围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亮,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亮到地球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