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5.1 透镜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5.1 透镜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29 05:5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程类型
讲读课
课时安排
1
课题
透镜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2)理解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2)经历探究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
(2)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学习重点
透镜分类及其对光的作用。
学习难点
理解透镜对光的作用。
教学方式
科学探究法、演示实验法、启发发现法。
教学用具
透镜组、老花镜、近视镜、激光笔、小手电筒。

?
??
?

?
??

?
??
??
?

?
?
教学过程与方法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讲小故事:张奶奶家的堆柴屋是用塑料膜做顶的,一个雨过天晴的正午,张奶奶家柴屋的柴草突然着火了。幸好被放学回家的张毅同学发现并通知村里人迅速将火扑灭,才使张奶奶家没有造成较大损失。事后张毅同学百思不得其解,是谁放的火呢?你愿意帮张毅同学找到纵火犯吗?可谁是纵火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透镜》,找出凶手。
?
?
想其中道理
?
?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一、认识透镜
1.透镜的分类
什么是透镜?透镜不同于我们上一章介绍过的各类面镜,它是由透明物质(玻璃或水晶)制成的光学元件。
学生列举生活中的透镜
让学生仔细观察外观相似的近视镜和老花镜,说出这两种透镜的外形特征是否完全相同。其他学生也可借助眼镜纸摸凸透镜和凹透镜,感知其差别。
对透镜命名。
展示各种形状的透镜,让学生观察分类。
2.主光轴、光心。
引导学生发现透镜表面的共同特点,教师用圆规、三角板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形成,学生了解主光轴、光心的概念。
二、探究透镜的作用
1、提出问题:透镜对光的作用相同吗?有怎样的作用?
2、猜想: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或者你做的小实验,你可以初步判断透镜对光的作用。
3、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
利用激光笔显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况
?
请问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指出焦点和焦距,并指明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比较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点的形成原因,指出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我们知道太阳光线也是向四周射出的发散光线,但由于太阳距离地球十分遥远,所以太阳射到地球的光线可以看成是平行光。给你一块凸透镜、一张白纸、一把刻度尺怎样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
问题:现在如果入射光线从焦点发出,射出的光线射向什么方向,谁能画出来?为什么?
??
用激光笔显示两条任意方向入射的光线,让其通过透镜,观察射出的光线。为了明显可用彩色粉笔画出光线。
4、师生交流讨论、归纳结论
参照原来光路的方向和主光轴的位置,你觉得经过透镜以后的光线发生了什么变化?
射出的光线跟原光线相比更靠拢主光轴,我们把这种作用就叫做会聚作用。
射出的光线跟原光线相比远离主光轴,我们把这种作用就叫做发散作用。
5、应用
解释谁是纵火犯?
?
全班交流
学生观察思考,找出透镜的特点。
学生观察分类
?
学生思考找出透镜表面的特点,通过阅读认识主光轴、光心。
?
?
?
?
学生实验:小手电筒置于透镜上方20cm处,调整透镜,观察纸上的光斑有什么不同?
?
?
观察实验。
?
?
学生回答
?
学生观察并在黑板上画出左右方向射入透镜的光线的光路图。
?
学生根据透镜的作用思考解决
?
?
??
学生根据作图结果,思考解决
???
理解会聚和发散的真实含义
?
??
?
?
学生回答
通过列举让学生养成关心生活的习惯
通过观察发现不同事物的本质区别。
培养学生猜想能力,让学生从以前的经验出发或者从观察的实验出发来作出有根据的猜想。
引导学生比较,准确的建立了虚焦点的概念
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弥补了部分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为学生正确解释“谁是纵火犯”的问题打下伏笔
引导学生利用巳有的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比较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师生讨论探究,让学生的思维产生飞跃,化解了教学难点。
首尾呼应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归纳研究方法
归纳知识要点
培养学生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