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作业”课堂教学之导学案——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零作业”课堂教学之导学案——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9-16 21:1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零作业”课堂教学之导学案
课题 编写人 授课人 课型 时间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吕书生 新授
一、自主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能真正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两个原则
(1)在练习书写方程式的过程中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 法。
(2)归纳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①写②配③注④等
(3)初步学会用化程式来表所获得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任何事都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在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体会化学用语的方便和实用。
(2)使学生体会到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
模块(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问题情境导学:
 小明书写了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1)H2+ O2H2O2;(2)H2+ O2H2O。有的同学认为都错了,为什么呢?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是必须以 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2)是要遵守 ,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3、想一想议一议:
小明书写的以上两个化学方程式违背了什么原则?
(1)违背了客观事实
(2)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4、从原子角度认识化学方程式是如何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1)木炭燃烧:
C+O2CO2
原子种类:等号两边都有 、 两种原子;
原子个数:C原子都为 个,O原子都为 个。
(2)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H2+O2→H2O
原子的种类:等号两边都为 、 两种原子,
原子的个数:不等。如O,等号前有 个O原子,等号后只有 个O原子,而且原子总个数也不相等,等号前共有 个原子,等号后共有 个原子。
总结:这样的式子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它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若要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就需要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这个过程称为 。
模块(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1)写 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 和 的化学式,中间写一条 ,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用“ ”连接;
P + O2 ─ P2O5
(2)配 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前面配上适当的 ,使左右两边每一种原子总数相等。
4P +5 O2 ─ 2P2O5
(3)等 配平后把短线改为“ ”;
4P +5 O2 = 2P2O5
(4)注 在等号的上下方标注反应条件,生成物的后面要用“ ”或“ ”注明生成物的状态。
4P +5 O2 2P2O5
(5)查 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是否表明、标注是否恰当。
2、反应条件常见的有:点燃、加热( )、高温、催化剂等。
3、符号“△”表示条件为 ;“↑”表示有 生成;“↓”表示有 (或不溶物)生成。
4、“↑”“↓”号的使用范围: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号;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号。
模块(三)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的方法
(1)配平
①概念: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根据 ,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 ,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 相等
②原则:
a、配平时只能改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下标数字
b、要将化学计量数化为最简整数比
(2)常用配平方法
方法名称 方法技巧
最小公倍数法(以磷在氧气中燃烧为例) 首先找出其中出现次数较多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原子作为配平起点,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再由最小公倍数确定相关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化学方程式。如P + O2 ─ P2O5中的O最小公倍数为2×5=10,用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含有该元素的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其商就是该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如P2O5中含有5个O原子,P2O5的化学计量数为=2;O2中有2个O原子,O2前的化学计量数为=5;从而知P的化学计量数为4,最后得出配平的方程式为4P +5 O2 = 2P2O5,并注明反应条件、“↑”“↓”等,即4P +5 O2 2P2O5
观察法(以铁在氧气中燃烧为例) 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找出一种比较复杂的或元素在物质中出现次数比较多的,将它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如在Fe+O2—Fe3O4中,把Fe3O4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其次,以此化学式为准,来确定有关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由于Fe3O4中有3个铁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反应物中也应有3个铁原子和4个氧原子,因此铁的化学计量数为3,O2的化学计量数为2。注明反应条件、“↑”“↓”等,即得3Fe+ 2O2Fe3O4
当堂达标练习
一、巩固练习:化学方程式为aC2H6+bO2=mCO2+nH2O, 下述各式物质间计量数关系正确的是( )
A.2m=a B.3n=2a C.3n=a D.2b=2m+n
2.下列4个反应中,生成物均为Z,若Z的化学式为XY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3XY2+Y2=2Z B.2XY2+Y2=2Z C.3XY2+Y2=2Z D.XY2+2Y2=2Z
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2H2↑+O22H2O B.4Fe+3O22Fe2O3
C.2H2O2=====2H2O+O2↑ D.S+O2SO2↑
4.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该反应中氢气、氧气、水的质量比是 ( )
A.2:l:2 B.1:8:9 C.4:16:32 D.2:32:18
5.有X、Y两种元素,已知12 g X2与XY3反应生成24 gC,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XY3=3C,则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 )
A.1:1 B.1:2 C.3:l D.3:4
6.在反应2X+Y=2Z中,已知1.2 gX完全反应生成2 gZ,若已知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2 B.34 C.40 D.80
7.高级汽车中常配置有一种汽车安全气袋,内部贮有硝酸铵(NH4NO3)。当汽车在高速行驶受到猛烈撞击时,硝酸铵迅速分解产生大量的一氧化二氮(N2O)气体与另一种氧化物充满气袋。例如,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被撞的林肯牌轿车的乘员正是由于这种安全气袋填补在自己与挡风玻璃、方向盘之间才没有受伤。请给出:
(1)NH4NO3受撞击后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此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左到右依次为 。
8.为了研究物质之间反应的质量关系,小李同学作了如下实验:将6 g镁分别在不同质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请将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填入下表:
序号 氧气(g) 生成的氧化镁(g) ┃
1 2
2 4
3 8
4 10
根据以上数据,回答:
(1)上述4次实验中,第____ 次氧气过量;第_____次镁过量。
(2)解释为什么后面几次实验中,虽然氧气的量不断增加,但是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却不再增加
9.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计量数写在括号里,1也要写入)
(1)( )CH4+( )O2 ( )CO2+( )H2O
(2)( )FeCl3+( )NaOH =( )Fe(OH)3↓+( )NaCI
(3)( )FeS2+( )O2 ( )Fe2O3+( )SO2
(4)( )Fe3O4+( )CO ( )Fe+( )CO2
(5)( )HgO====( )Hg+ ( )O2↑
(6)( )WO3+( )H2=====( )W+( )H2O
二、拓展提高:
1、下列是小明课堂笔记中记录的有关化学用语,其中准确无误的是( )
A.氦的元素符号:Ha B.2个碳酸根离子:2CO3
C.氧化铝的化学式:Al2O3 D.镁在空气中燃烧:Mg+O2MgO2
2、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B十H2O推断,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
A. 12 B. 18 C.22 D.40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P+O2 PO2 B.2P+5O2P2O5
C.4P+5O2 P2O5 D.4P+5O2 2P2O5
4、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则化学计量数之比:v(CH4):v(O2)等于
A.1:1 B.1:2 C.16:32 D.16:64
5、化学反应可以从多种角度认识和分析。下列反应中没有化合价改变的是( )
A.CO2+H2O=H2CO3 B.2H2O2H2↑+O2↑
C.Mg+2HCl=MgCl2+H2↑ D.2CO+O22CO2
6、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 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7、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四位同学表达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8、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2Mg +O22MgO 2H2 + O22H2O 2CO + O22CO2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
① ;② 。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 。
9、高纯硅是制造计算机电路芯片的主要原料。请回答:
(1)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仅次于_____元素。
(2)工业上用石英(主要成分为SiO2)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2R↑,则R的化学式为 。
(3)硅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硅,并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未来新能源,其反应方程式为 。
10、液化石油气是常用的燃料。请回答:(1)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归纳丁烷的性质有

(2)写出丁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
11、(1)如下图,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理由是 。
(2)自来水厂净水时消毒杀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2+X=HCl+HclO,则X的化学式为 。
(3)铝能与氢氧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气体单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中考链接:
1.(2011.济宁市)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B.
C.
D.
2.(2011.娄底市)下列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2O2Fe3O4
B.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Cu+FeSO4[]
C.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D.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Fe2O3)炼铁:CO+Fe2O32Fe+CO2
3.(2011.滨州市)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
A. C + O2CO2
B. C + CO2 2CO
C. H2+Cl22HCl
D. H2+O22H2O
4.(2011.鄂州市)在化学反应MnO2+4HCl(浓)====MnCl2+2H2O+Cl2↑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变化最大的元素是 ( )
A.Mn B.Cl C.H D.O
5.(2011.烟台市)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
B.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
制取氧气的反应
C.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6.(2011.南充市)环境问题是2011年“两会上”的热门话题之一。
①燃气安全是家庭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一旦燃气泄漏即可闻到气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乙硫醇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含硫煤燃烧后,排放到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主要是SO2,它遇到雨水后可形成酸雨降落到地面上会带来极大危害。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对工厂排放的废气中的SO2可用足量烧碱溶液吸收处理,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7.(2011.哈尔滨市)(3分)下图是甲烷燃烧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点燃的条件下,A到B的过程表示的是甲烷分子分解成碳原子和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B到C的过程表示的是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2011.泸州市)在右图的装置中,当两种溶液发生反应后,天平不在保持平衡,指针向右偏转。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反应物不变,要使天平在反应后仍然保持平衡,你认为对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
9. (2011.德州市)(3分)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
(l)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
[]
(2)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
(3)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
(4)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最终使火柴杆着火。
10.(2011.烟台市)(8分)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宫城县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重大核事故。
(1)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钡、氙、碘、铯、锶等原子和一些粒子及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
①从物质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同点是 ;从原子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

②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钚是金属元素 B.钚原子核外有94个电子
C.钚元素的中子数94 D.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g
(2)下图为核电站爆炸事故模拟图。海啸使冷却水不能循环,核燃料产生的衰变热把水变成水蒸气,堆心中包裹核燃料的锆合金无法被冷却,暴露在水蒸气中,当温度超过1200℃时,锆(Zr)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锆(ZrO2)和氢气。大量的高温氢气进入厂房,与厂房内的空气接触发生了爆炸。
①锆(Zr)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进入厂房的氢气为什么发生的是爆炸,而不是平静燃烧?

③我省石岛湾核电站将采用氦气代替水作冷却剂和热传输物质,这样做有什么优点

(3)针对日本核泄漏事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有同学提出如下看法:“科学技术给人类进步带来了贡献,也带来了灾难,可见,科学技术对人类发展并没有太大意义。”你是否同意此看法,请谈谈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
模块(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问题情境导学:
 小明书写了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1)H2+ O2H2O2;(2)H2+ O2H2O。有的同学认为都错了,为什么呢?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2)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3、想一想议一议:
小明书写的以上两个化学方程式违背了什么原则?
(1)违背了客观事实
(2)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4、从原子角度认识化学方程式是如何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1)木炭燃烧:
C+O2CO2
原子种类:等号两边都有C、O两种原子;
原子个数:C原子都为1个,O原子都为2个。
(2)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H2+O2→H2O
原子的种类:等号两边都为H、O两种原子,
原子的个数:不等。如O,等号前有2个O原子,等号后只有1个O原子,而且原子总个数也不相等,等号前共有4个原子,等号后共有3个原子。
总结:这样的式子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它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若要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就需要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这个过程称为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模块(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1)写 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写一条短线,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用“+”连接;
P + O2 ─ P2O5
(2)配 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左右两边每一种原子总数相等。
4P +5 O2 ─ 2P2O5
(3)等 配平后把短线改为“=”;
4P +5 O2 = 2P2O5
(4)注 在等号的上下方标注反应条件,生成物的后面要用“↑”或“↓”注明生成物的状态。
4P +5 O2 2P2O5
(5)查 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是否表明、标注是否恰当。
2、反应条件常见的有: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
3、符号“△”表示条件为加热;“↑”表示有气体生成;“↓”表示有沉淀(或不溶物)生成。
4、“↑”“↓”号的使用范围: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模块(三)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的方法
(1)配平
①概念: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
②原则:
a、配平时只能改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下标数字
b、要将化学计量数化为最简整数比
(2)常用配平方法
方法名称 方法技巧
最小公倍数法(以磷在氧气中燃烧为例) 首先找出其中出现次数较多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原子作为配平起点,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再由最小公倍数确定相关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化学方程式。如P + O2 ─ P2O5中的O最小公倍数为2×5=10,用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含有该元素的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其商就是该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如P2O5中含有5个O原子,P2O5的化学计量数为=2;O2中有2个O原子,O2前的化学计量数为=5;从而知P的化学计量数为4,最后得出配平的方程式为4P +5 O2 = 2P2O5,并注明反应条件、“↑”“↓”等,即4P +5 O2 2P2O5
观察法(以铁在氧气中燃烧为例) 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找出一种比较复杂的或元素在物质中出现次数比较多的,将它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如在Fe+O2—Fe3O4中,把Fe3O4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其次,以此化学式为准,来确定有关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由于Fe3O4中有3个铁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反应物中也应有3个铁原子和4个氧原子,因此铁的化学计量数为3,O2的化学计量数为2。注明反应条件、“↑”“↓”等,即得3Fe+ 2O2Fe3O4
当堂达标练习
一、巩固练习:
1、D 2、B 3、C 4、B 5、C 6、C
7.NH4NO3=N2O+2H2O
8.(1)3、4,1、2;(2)因为镁已经反应完了。
9、(1)1;2;1;2。(2)1;3;1;3。(3)4;11;2;8。(4)1;4;3;4。(5)2;2;1。(6)1;3;1;3。
二、拓展提高:
1、C 2、C 3、D 4、B 5、A 6、B 7、A
8、(1)①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②都是化合反应等
(2)Mg与O2反应是固体与气体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气体间的反应等
(以上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均给分)
9、(1)(1分)氧(或O) (2)(1分)CO (3)(2分)Si+O2SiO2
10、(1)通常状况下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常温加压时可变为液体。可燃性(2)
2C4H100+13O28CO2+10H2O
11、(1)B、生成的气体逸出或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H2O;(3)2Al+2NaOH+H2O=2NaAlO2+3H2 ↑
三、中考链接:
1、D 2、D 3、A 4、A 5、D
6、①分子在不断运动 2C2H5SH +9 O22SO2 + 4CO2+ 6H2O
② SO2+2NaOH=H2O + Na2SO3
7、(1)(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
(2)CH4+2O2CO2+ 2H2O
8、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放出 Na2CO3+2HCl=2NaCl+CO2↑+H2O
把烧杯换成锥形瓶,在最新瓶口系一个气球
9、(1)4P + 5O2 点燃 2P2O5
(2)2KClO3 2KCl + 3O2↑
(3)S + O2 点燃 SO2
10、 (1)①都产生新物质 核变化是原子发生了变化,而化学变化原子本身不变
②AB (2)①Zr+2H2O高温ZrO2+2H2 ②要点一:氢分子和氧分子大量接触反应 要点二:有限空间 ③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会和锆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3)不同意,只要人类正确使用科学技术,就能给人类的发展带来贡献,尽量避免其危害(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MnO2


各物质的质量比
为4︰5︰2
高温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