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2《空气和水》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2《空气和水》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9-28 15: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空气和水》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在下列变化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物质,在氧气里也一定不燃烧
B.使用催化剂可使双氧水分解出比理论值更多的氧气
C.只有使用二氧化锰才能催化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
D.食物的腐败是缓慢氧化的结果
3.下列关于O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CO2可以灭火
B.O2、CO2中都含有氧分子
C.CO2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D.O2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具有可燃性
4.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增强。对此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除去氧气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了
B.“普通水”含有氧分子
C.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D.“普通水”含有氮分子
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6.下列自然界的现象中,伴随着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川融化
B.食物腐败
C.云雨转换
D.太阳东升
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地球上淡水资源丰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8.下列关于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从自来水中得到纯水可用蒸馏法
B.将硬水软化可用过滤法
C.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可用活性炭吸附法
D.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可用蒸发法
9.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出现的现象与导致的原因,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实验结束时,导管中的水倒吸,是由于试管中的气压增大导致的
B.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是由于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
C.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看不到气泡,可能是漏气了
D.试管破裂,可能是因为试管未略向下倾斜
10.下列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
A.二氧化硫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11.在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  )
A.静置沉淀
B.加絮凝剂
C.投药消毒
D.蒸馏
12.前几年我省冬季总出现雾霾天气,主要是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
A.一氧化碳
B.可吸入颗粒物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
二、实验题
13.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对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O2的知识做了多方位的探究,下面是他们的学习实录:
(1)实验发生装置的探究学习:根据反应物的状态,甲同学从下列装置中选择了C作为发生装置,你认为他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
实验过程中甲同学发现,试管中产生了很多泡沫,甚至有些进入导气管中.乙同学将发生装置改成了B,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认为理由是_____.
(2)催化剂选择的探究学习:
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丙同学了解到:MnO2、土豆块都可以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萌生了寻找适合催化剂的想法.通过查阅资料,他还了解到部分盐(溶液)也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如CuCl2、CuSO4等盐(溶液).于是他做了以下的探究.
①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6%的H2O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的CuCl2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CuCl2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
②已知CuCl2在水中可解离出Cu2+和Cl﹣,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丁同学说: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CuCl2溶液中的H2O;
戊同学说: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CuCl2溶液中的Cu2+;
戌同学说: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CuCl2溶液中的Cl﹣;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最不可能的是丁同学的猜想,理由是_____.
最后他们通过实验证明了是溶液中的Cu2+对H2O2分解起了催化作用.
14.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实验.请你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
(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可选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原因是__.
(3)如果用C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15.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产生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2)冷却后,松开弹簧夹,看到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中的_____
处(填数字).剩余的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得出的结果小于理论值,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4)有电热棒点燃红磷比用酒精灯点燃红磷的方案更好,推测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6.暗紫色固体A加热可得到气体B和黑色粉末C及另一固体D,C与无色液体E混合也能产生气体B和液体F,反应前后C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变,淡黄色粉末G在B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H。
(1)写出下列物质名称或符号
A_________
B
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加热A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②E与C混合后的反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③G在B中燃烧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7.①有一白色固体A和黑色粉末B混合加热后产生另一白色固体C和无色、无味的气体D,D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把淡黄色粉末E加热放入盛D的集气瓶里,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由此判断:(写物质名称或符号)
A是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
E是___________
F是___________
写出两个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18.A—G
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
B、C
为气体单质,D
为白色固体,F
为黑色固体,G
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省略。)
①A→B+C
②B+C→A
③D→B+E
④B+F→G
(1)写出
G
的化学式___;(2)写出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___。
四、计算题
19.已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约为高锰酸钾的,现有32克高锰酸钾,生成的氧气量与多少升空气中氧气量相当?(已知氧气的密度为1.429g/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20.“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大多数厨师有个工作经验: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的化学式为C4H8O2,请计算:
(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
(2)乙酸乙酯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
(3)12.1g乙酸乙酯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
参考答案
1.A
2.D
3.A
4.A
5.C
6.B
7.A
8.B
9.A
10.A
11.D
12.B
13.D或F
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
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也有水
14.
酒精灯
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
b
15.产生大量白烟
1
难溶于水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未恢复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误差小,无污染(合理即可)
16.高锰酸钾
氧气
二氧化锰
锰酸钾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解反应
过氧化氢
水+氧气
分解反应
硫+氧气二氧化硫
化合反应
17.A:氯酸钾
D:氧气
E:硫
F:二氧化硫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硫+氧气二氧化硫
18.CO2
氢气+氧气水
19.10.7L
20.(1)88
(2)
3
:2
(3)1.1g
.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