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
学生姓名
年级
学科
授课教师
日期
时段
核心内容
掌握正确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准确进行计算。
课型
一对一
教学目标
知道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结合实际的生活情景,能主动探索和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掌握有关0的特性,知道在运算过程中0不能做除数。
让学生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重、难点
重点:教学目标2、4
难点:教学目标2、3、4
课首沟通
让学生自己回顾什么是四则运算,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知识导图
课首小测
1.
40-5×4
2.
72-8÷2
导学一
: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知识点讲解
1
和=加数+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例
1.
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我爱展示
1.
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导学二
: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知识点讲解
1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例
1.
下面各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1)水果店卖出苹果35筐,苹果每筐48千克,水果店卖出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2)120支圆珠笔,每12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
我爱展示
1.
水果店卖出橘子35筐,香蕉28筐,橘子和香蕉每筐都重48千克。根据下列算式补充相应的问题。
(1)48×35:
?
(2)48×28:
?
知识点讲解
2
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例
1.
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我爱展示
1.
(
番禺区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单元检测卷)
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知识点讲解
3:有关“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这个数的本身。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的本身。
(3)0乘以任何数都得0。
(4)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5)0不能做为除数。
例
1.
[单选题]
在除法里,0不能作(
)
A.被除数
B.除数
C.商
我爱展示
1.
[单选题]
下面的算式中,不一定等于0的算式是(
)
A.0+△
B.0÷△
C.0×△
导学三
知识点讲解
1: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可连同符号搬家。例
1.
72-36+28
例
2.
75×2÷5
我爱展示
1.
213-13+48
2.
[单选题]
计算32-16+22时,要先算(
)
A.32-16
B.16+22
C.32+22
3.
36×6÷9
知识点讲解
2
在没有括号的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例
1.
950+50÷5
例
2.
5×173-356
我爱展示
1.
在计算327+73×81要先算(
)法,再算(
)法。
2.
675+252÷12
3.
600÷8-230÷5
导学四
:
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知识点讲解
1
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例
1.
(
海珠区五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单元检测卷)(970-430)÷3
例
2.
12×(80
÷
5+4)
我爱展示
1.
83×(9-9)
2.
在计算280÷(52-48)×3要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3.
1200+800×(5+3)
知识点讲解
2: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在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例
1.
(
越秀区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单元检测卷)
[270-(180+30)]÷3
我爱展示
1.
计算350-884÷[(26×14)+78]运算顺序第一步是(
)等于(
),第二步是
(
)等于(
),第三步是(
)等于(
),第四步是(
)等于(
)。
2.
240÷[72-(15×4)]
知识点讲解
3: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例
1.
四(1)班的师生到植物园观赏梅花。学生有35人,带队老师有3人。植物园门票:成人票10元/人,儿童票5元/
人。10人以上(含10人)可购买团体票,团体票6元/人。
怎样购票最划算?请写一个购票方案。
四(1)班的师生最少要花多少钱?
我爱展示
1.
(
白云区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单元检测卷)明光小学四年级开办“读书节”,各班向学校图书室借书,其中四年级1至6班每班借45本,7至10班每班借48本。图书室一共借出了多少本书?
限时考场模拟
:
(10)分钟完成
1.
0÷8+(121÷11)
2.
(90-6)×8÷2
3.
24×5+125÷5
4.
158-[(27+54)÷9]
5.
[单选题]
甲数是100,比乙数的3倍多16,乙数是(
)。
A.28
B.312
C.38
[单选题]
从459里减去15的4倍,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
A.
(459-15)×4
B.
459-15×4
C.
459×4-15
(
海珠区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单元检测卷)按照顺序计算,并填写下面的方框,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把下面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28-12=16
15×16=240综合算式:
下面4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
“夏雨”服装厂的设计师改进了设计工艺。经计算用84米的布可做18套成人服装,每套用布3米,剩下的布则正好做
15套儿童服装,每套儿童服装用布多少米?(请列出综合算式)
课后作业
1.
(
海珠区五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单元检测卷)直接写出得数。
(1)31+67-32=
(2)7×9÷3=
(3)100-100÷2=
(4)4×100×0=
2.
计算24+(27-19)×16,应先算(
),再算(
),最后算(
),计算结果是(
)。
把下面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420÷30=14
14+20=34
7×34=238
综合算式:
按照顺序计算,并填写下面的方框,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5.
28×(3080-1980)-74
6.
9846-87×(360÷60)
7.
58×35÷(1526-1521)
从978里减去126的5倍,差是多少?
96与84的差除它们的和,商是多少?
一个服装厂5天生产西服850套,照这样计算,一个月生产西服多少套?(一个月按30天计算)
1、总结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将本节课的错题再做一遍,如仍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直到弄懂为止。
2、标注理解不够深刻的例题回去复习。
3.平时有遇到不懂的其他类型的老师这节课没有讲到的,记下来,我们下节课一起解决。四则运算(教师版)
学生姓名
年级
学科
授课教师
日期
时段
核心内容
掌握正确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准确进行计算。
课型
一对一
教学目标
知道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结合实际的生活情景,能主动探索和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掌握有关0的特性,知道在运算过程中0不能做除数。
让学生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重、难点
重点:教学目标2、4
难点:教学目标2、3、4
课首沟通
让学生自己回顾什么是四则运算,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知识导图
课首小测
1.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40-5×4
【参考答案】20
【题目解析】根据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法5×4=20,再算40-20=20。2.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72-8÷2
【参考答案】68
【题目解析】根据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除法8÷2=4,再算72-4=68。
导学一
: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知识点讲解
1
和=加数+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例题
(
【参考答案】
)1.
[整数加减运算]
[难度:
★★
]
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题目解析】由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所以和减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被减数减差等于
减数,因此182+256=438,438-182=256。
我爱展示
(
【参考答案】
)1.
[整数加减运算]
[难度:
★★
]
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题目解析】由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所以和减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被减数减差等于
减数,因此98-46=52
,98-52=46;603+159=762,762-159=603。
导学二
: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知识点讲解
1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例题
1.
[难度:
★★
]
下面各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水果店卖出苹果35筐,苹果每筐48千克,水果店卖出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2)120支圆珠笔,每12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
【参考答案】(1)1680千克;(2)10盒
【题目解析】(1)用乘法计算48×35,因为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实际就是求120支可以分解成几个12,求一个数有几个几,也是用除法计算。120÷12=10(盒)
我爱展示
1.
[整数乘除运算]
[难度:
★★
]
水果店卖出橘子35筐,香蕉28筐,橘子和香蕉每筐都重48千克。根据下列算式补充相应的问题。
(1)48×35:
?
(2)48×28:
?
【参考答案】(1)水果店卖出橘子共重多少千克?;2)水果店卖出香蕉共重多少千克?
知识点讲解
2
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例题
(
【参考答案】
)1.
[整数乘除运算]
[难度:
★★
]
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题目解析】由于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被除数等于除数乘商,除数等于被除
数除以商,因此1260÷28=45,1260÷45=28;1250÷50=25,25×50=1250。
我爱展示
(
【参考答案】
)1.
[整数乘除运算]
[难度:
★★
]
(
番禺区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单元检测卷)
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题目解析】由于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被除数等于除数乘商,除数等于被除
数除以商,因此884÷26=34,884÷34=26;448÷56=8,56×8=448。
知识点讲解
3:有关“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这个数的本身。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的本身。
(3)0乘以任何数都得0。
(4)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5)0不能做为除数。
例题
1.
[单选题]
[整数乘除运算]
[难度:
★★
]
在除法里,0不能作(
)
A.被除数
B.除数
C.商
【参考答案】B
我爱展示
1.
[单选题]
[整数乘除运算]
[难度:
★★
]
下面的算式中,不一定等于0的算式是(
)
A.0+△
B.0÷△
C.0×△
【参考答案】A
【题目解析】此题中的3个算式都有0,由于0×任何数都等于0,0÷任何数也都等于0(除数不为0),而0+任何数都
等于该数,因此选择A。
导学三
知识点讲解
1: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可连同符号搬家。
例题
1.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难度:
★★
]
72-36+28
【参考答案】64
2.
[整数乘除运算]
[难度:
★★
]
75×2÷5
【参考答案】30
【题目解析】按照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要先算75×2=150,再算150÷5=30。
我爱展示
1.
[整数加减运算]
[难度:
★★
]
213-13+48
【参考答案】248
2.
[单选题]
[整数加减运算]
[难度:
★★
]
计算32-16+22时,要先算(
)
A.32-16
B.16+22
C.32+22
【参考答案】A
3.
[整数乘除运算]
[难度:
★★
]
36×6÷9
【参考答案】24
【题目解析】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先算36×6=216,再算216÷9=24。
知识点讲解
2
在没有括号的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例题
1.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950+50÷5
【参考答案】960
【题目解析】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中,需先算二级计算50÷5=10,再算一级运算950+10=960。2.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5×173-356
【参考答案】509
我爱展示
1.
[难度:
★★
]
在计算327+73×81要先算(
)法,再算(
)法。
【参考答案】乘法,加法
2.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675+252÷12
【参考答案】696
【题目解析】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中,需先算二级计算252÷12=21,再算一级运算675+21=696。3.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600÷8-230÷5
【参考答案】29
【题目解析】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中,需先算二级计算600÷8=75和230÷5=46,再算一级运算75-46=29。
导学四
:
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知识点讲解
1
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例题
1.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
海珠区五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单元检测卷)(970-430)÷3
【参考答案】180
【题目解析】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970-430=540,再算括号外的540÷3=180。2.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12×(80
÷
5+4)
【参考答案】240
我爱展示
1.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83×(9-9)
【参考答案】0
2.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在计算280÷(52-48)×3要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参考答案】减法,除法,乘法
【题目解析】在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无括号时,需按从左到右运算。3.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1200+800×(5+3)
【参考答案】7600
【题目解析】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5+3=8,无括号时,需先算二级运算乘法800×8=6400,最后算一级
运算加法1200+6400=7600。
知识点讲解
2: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在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例题
1.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
越秀区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单元检测卷)
[270-
(180+30)]÷3
【参考答案】20
【题目解析】在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需先算小括号里面的180+30=210,再算中括号里
面的270-210=60,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60÷3=20。
我爱展示
1.
[难度:
★★
]
计算350-884÷[(26×14)+78]运算顺序第一步是(
)等于(
),第二步是(
)等于(
),第三步是(
)等于(
),第四步是(
)等于(
)。
【参考答案】26×14;364;364+78;442;884÷442;2;350-2;348
【题目解析】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小括号内的26×14=364,再算中括号内的364+78=442;无括号时,需先算二级运
算884÷442=2,再算一级运算350-2=348。
【思维对话】常见的思维障碍点:
①学生初次接触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四则运算,不知道应该先算哪种括号。
②学生算完括号内之后,不知道无括号后该接着算哪一步。
③学生先算的部分,在后面的等式中很容易写错地方。思维障碍点突破方法:
①让学生明白在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所以第一步先算26×14,再算364+78。
②让学生按照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所以要先算884÷442,再算350-
2。
③强调每一题没有算到的部分要照抄在原来的位置。2.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240÷[72-(15×4)]
【参考答案】20
知识点讲解
3: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
1.
[最佳方案问题]
[难度:
★★
]
四(1)班的师生到植物园观赏梅花。学生有35人,带队老师有3人。植物园门票:
成人票10元/人,儿童票5元/人。10人以上(含10人)可购买团体票,团体票6元/人。
怎样购票最划算?请写一个购票方案。
四(1)班的师生最少要花多少钱?
【参考答案】(1)3位老师,7个学生购买团体票,剩下28个学生购买学生票,这一方案最划算;(2)200元。
【题目解析】通过问题中的信息得知,团体票比成人票便宜,但比学生票贵。要使购票划算,尽量少买团体票。
方案一:不购买团体票;5×35+10×3=205(元)
方案二:3位老师,7个学生购买团体票,剩下28个学生购买学生票
6×10+28×5=200(元)
因为200<205,所以选择“方案二最划算。四(1)班的师生最少要花200元。
我爱展示
1.
[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难度:
★★
]
(
白云区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单元检测卷)明光小学四年级开办“读书节”,各班向学校图书室借书,其中四年级1至6班每班借45本,7至10班每班借48本。图书室一共借出了多少本
书?
【参考答案】462本
【题目解析】先将序数转化为基数,1至6班共有6个班,7至10班共有4个班;然后分别分段计算出各班借阅图书的数量6×45和3×48,最后求和,6×45+4×48=462(本)即为所求。
限时考场模拟
:
(10)分钟完成
1.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0÷8+(121÷11)
【参考答案】11
【题目解析】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小括号内的121÷11;无括号时,需先算二级运算0÷8=0,再算一级运算0+11=11。
2.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90-6)×8÷2
【参考答案】336
【题目解析】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小括号内的90-6;无括号时,按从左到右计算,先算84×8=672,再算672÷2
=336。
3.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24×5+125÷5
【参考答案】145
【题目解析】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24×5=120和125÷5=25;再算120+25=145。
4.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158-[(27+54)÷9]
【参考答案】149
【题目解析】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小括号内的27+54=81;再算中括号81÷9=9;最后算括号外的158-9=149。
[单选题]
[难度:
★★
]
甲数是100,比乙数的3倍多16,乙数是(
)。A.28
B.312
C.38
【参考答案】A
【题目解析】需先计算乙数的3倍是多少,即100-16=84,然后在计算乙数,即84÷3=28,因此选择A。
[单选题]
[难度:
★★
]
从459里减去15的4倍,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A.
(459-15)×4
B.
459-15×4
C.
459×4-15
【参考答案】B
【题目解析】需先计算15的4倍,即15×4,然后再从459中减去这个数,因此选择B。
[难度:
★★
]
(
海珠区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单元检测卷)按照顺序计算,并填写下面的方框,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参考答案】
;[875-(26×18)]+94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把下面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28-12=16
15×16=240综合算式:
【参考答案】240
【题目解析】先算减法,再算乘法,然后再把乘法算式中的16用减法算式28-12=26表示出来,所以综合算式为15×(28-12)=240。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下面4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
【参考答案】8×(9÷(10-7));
(8×9)÷(10-7);(8÷(10-7))×9
【题目解析】可以先找到24可能由哪些数拆分运算得到,例如3×8=24,;再将拆分出的数进行二次拆分即可。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夏雨”服装厂的设计师改进了设计工艺。经计算用84米的布可做18套成人服装,每套用布3米,剩下的布则正好做15套儿童服装,每套儿童服装用布多少米?(请列出综合算式)
【参考答案】2米
【题目解析】先计算出18套成人服装要用的用布量18×3,再计算出15套儿童服装要用的用布量,即84-18×3。由于此
算式最后一步为一级运算,再计算每套儿童服装用布时需进行二级运算“÷3”,因此需要用到括号,以
保证正常的运算顺序。所以综合算式为:(84-18×3)÷15=2(米)。
课后作业
1.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
海珠区五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单元检测卷)直接写出得数。(1)31+67-32=
(2)7×9÷3=
(3)100-100÷2=
(4)4×100×0=
【参考答案】(1)66;(2)21;(3)50;(4)0
2.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计算24+(27-19)×16,应先算(
),再算(
),最后算(
),计算结果是(
)。
【参考答案】括号里面的减法;乘法;加法;152
【题目解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可以得出应先算
括号里面的减法27-19=8,再算乘法8×16=128,再算24+128=152。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把下面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420÷30=14
14+20=34
7×34=238
综合算式:
【参考答案】7×(420÷30+20)=238
【题目解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把加法算式的14用除法算式420÷30表示,再把乘法算式中的34用加
法算式14+20=3表示出来即可,所以综合算式为7×(420÷30+20)=238。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按照顺序计算,并填写下面的方框,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参考答案】
;(324÷18-8)×94=940
5.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28×(3080-1980)-74
【参考答案】30726
【题目解析】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3080-1980=1100,再算括号外的乘法28×1100=30800,再算30800-
74=30726。
6.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9846-87×(360÷60)
【参考答案】9324
7.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58×35÷(1526-1521)
【参考答案】406
8.
[难度:
★★
]
从978里减去126的5倍,差是多少?
【参考答案】978-126×5=348
[1.1.1.3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难度:
★★
]
96与84的差除它们的和,商是多少?
【参考答案】(96+84)÷(96-84)
=180÷12
=15;答:商是15。
【题目解析】先用96+84,求出和;再用96减去84,求出差;然后用所得的和除以差得出:
(96+84)÷(96-84)
=180÷12
=15
[归一问题]
[难度:
★★
]
一个服装厂5天生产西服850套,照这样计算,一个月生产西服多少套?(一个月按30天计算)
【参考答案】5100
【题目解析】根据题意,关键先算出每天生产的套数,然后再算30天一共生产的套数,所以列式为:
850÷5×30
=170×30
=5100
最后进行作答即可。
【思维对话】
常见的思维障碍点:
①学生理解能力一般,理解不了“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②这道题最关键是求出每天生产多少套,学生不会运用数量关系。思维障碍点突破方法:
①引导学生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义,就是要按照5天生产西服850套这样的工作效率去完成一个月的工作量。
②让学生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求出每天生产西服套数,然后再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即可解答。
1、总结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将本节课的错题再做一遍,如仍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直到弄懂为止。
2、标注理解不够深刻的例题回去复习。
3.平时有遇到不懂的其他类型的老师这节课没有讲到的,记下来,我们下节课一起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