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学科综合测试卷(一)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第Ⅰ卷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码填入下表中。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读图1“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1中所示的天体系统由大到小,分别是
A.太阳系、银河系 B.银河系、太阳系
C.太阳系、地月系 D.地月系、太阳系
2.当地球公转到M位置时,北京的季节为
A.秋季 B.冬季 C.春季 D.夏季
3.图2为“海陆风示意图”,该图表示的昼夜状况和风向是
A .白天海风 B .夜晚海风
C .夜晚陆风 D .白天陆风
4.下列解决青藏高原牧区能源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A .樵采天然植被 B.开发利用太阳能
C .大力发展薪炭林 D.加大煤炭的开采
5.下列自然景观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黄河壶口瀑布 B .华山西峰绝壁 C .广西桂林芦笛岩溶洞 D .海南天涯海角沙滩
6.全球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分布在
A .亚洲东部和南部 B .北美洲东部 C .欧洲西部 D .澳大利亚西部
7.下列地理过程中,属于风化作用的是
A.风力作用形成沙丘地貌 B.烈日曝晒岩石破碎
C.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 D.暴雨冲刷形成冲沟
8.读图3 “地质构造示意图”,属于块状山
地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9.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的是
A .我国东部自南向北出现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景观
B .非洲从赤道向北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一热带草原一热带荒漠景观
C .珠穆朗玛峰北坡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草原一荒漠一冰川景观
D .我国内蒙古地区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一草原一荒漠景观
10.下列自然景观中,能够反映非地带性的是
A .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B .亚马孙流域的热带雨林
C .广东省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读图4“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若甲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会导致乙地
A.地震 B.河流含沙量增大
C.火山喷发 D .形成褶皱山脉
12.图中 ① ② ③ ④ 中,表示水循环降水环节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位于中纬度地区的秦岭南坡降水丰沛,植被茂密,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差异性 B .单一性 C .整体性 D .均衡性
读图5“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分布图”。完成14~15题。
14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意思是古代的四
川交通落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植被 C.河流 D.地形
15. 四川盆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读图6“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该地区乡村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
A .团状 地质因素 B .团状 地形因素
C .带状 气候因素 D .带状 河流因素
17.一般情况下,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成
为城镇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读图7“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 ,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个国家。据此完成18~19题。
18.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9.人口增长状况最符合丙的国家是
A .德国 B .印度魏 C .中国 D .沙特阿拉伯
读图8,回答 20~21题。
20.图8 中反映了当前我国在人口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 .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 B .流动人口逐年减少
C .男女比例协调 D .老龄化问题加剧
21.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
B .在所有乡村建设高规格养老院
C .坚决控制人口流动
D .鼓励生育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形高低起伏不平,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30 % ,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 %。目前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据此完成22~23题。
22.有关西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人口合理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人口合理容量小,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D.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永远很小
23.据 2012年3月7日《联合早报》报道,因叙利亚国内政局动荡,最近几天,至少有 3000 名叙利亚难民进人黎巴嫩,有超过 8 万名叙利亚难民进人约旦。引起这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 .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自然生念环境因素
图9是“某城市某方向上地租水平与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 24~25 题。
24.丁地距离城市中心较远,而地租水平较高,其原因最可能是该地
A .地形崎岖 B .降水丰富
C .交通便捷 D .土壤肥沃
25.甲地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A .低级住宅区 B .中心商务区
C .工业区 D .文教区
德国的汽车企业同我国长春市“一汽”、上海市“上汽”、广州市“广汽”等汽车企业合作,使三座城市成为我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同时,这三座城市的汽车配件产业也同步发展起来。据此回答26~27 题。
26.德国汽车企业与我国长春、上海、广州三座城市汽车企业合作生产汽车的主要原因是
A.都有完善的汽车配件产业 B.都有充足、廉价的劳动力
C.都有雄厚的资金 D.都有汽车生产的历史
27.三座城市汽车配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三座城市汽车工业发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零配件运输距离,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B.培养了大量的熟练工人
C.扩大了市场需求,增加了汽车的出口量 D.解决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28.下列人类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清洁生产 B .围湖造田 C .过度放牧 D .滥伐森林
29.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按照同一类指标进行归类的是
A.热带、温带、寒带 B.湿润地区、低纬度地区、江南丘陵
C.黄河流域、陕西省、干旱地区 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
图10为“ 2002 年我国东、中、西部产业结构比较图”。读图完成30 题。
30.关于东、中、西部地带三次产业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是中部地带 B.西部地带以第一产业为主
C.第三产业比重最小的是西部地带 D.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的是东部地带
31.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该系统属于
A.RS B.GNSS C.GIS D.数字地球
32.我国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农业为主,西北地区主要发展畜牧业。形成这种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降水 B.地形 C.土壤 D.热量
图11为“美国略图”。读图完成33~35题。
33.有关图中暖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增温增湿 B.① 附近陆地形成大面积沙漠
C.降温减湿 D.从 ① 到 ② 航行的船舶速度减慢
34.图中 B 为美国田纳西河,其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A.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 B.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
C.河流的梯级开发 D.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35.有关美国农业生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本土平原广阔,水热条件较好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显著 D.农业科技落后
第Ⅱ卷(综合题)
第Ⅱ卷3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36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 10 分)
(1) ① 气压带的名称是 ,其控制地区大气垂直运动方向是 。⑤气压带的名称是 ,该地处在极地东风与盛行西风的交汇处,多 (降雨类型)。
(2)图中所示北半球处于 季,此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 (方向)移。半年后, M 地受(填数字序号) 带控制,气候特征是 。
(3) N 地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4)从图中看出非洲大陆气候类型的分布具有 的规律。
37.读图 13 “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0 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洋表层洋流分别形成以 海区和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在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大洋环流呈 (顺或逆)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大洋环流呈 (顺或逆)时针方向运动;根据洋流冷暖性质划分,中低纬度海区西岸多为 流,东岸多为 流。
(3)在南纬40°—60°之间形成的环球性洋流名称是 ,其流向是 。
(4)图示洋流对乙地沿岸气候有 作用,丙洋流对沿岸气候有 作用。
(5)简述图中甲处渔场的成因是 。
38.读图18,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我国水稻主要产区分布在南方地区,甲省(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甲省(区)人口稠密 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亚洲水稻单位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商品率低的原因是
。
(2)乙省(区)的农业生产类型 农业,该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其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
(3)大庆、克拉玛依是因为 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该资源属于 (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
2020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学科综合测试卷(一) 参考答案
1-5 CDCBB 6-10 ABDBD 11-15 BBCDB 16-20 DABAD
21-25 ACACB 26-30 DCAAD 31-35 BAACD
36.(1)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 副极地低气压带 锋面雨
(2)冬 南 ③ 炎热干燥 (3)乳畜业
(4)以赤道为轴,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
37.(1)副热带 (2)顺 逆 暖 寒
(3)西风漂流 自西向东(或向东) (4)增温增湿 降温减湿
(5)寒暖流交汇(位于中纬度,水温适中;大陆架宽广,生存空间足;寒暖流交汇,饵料充足)
38.(1)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劳动力 精耕细作 亚洲人口稠密,人地矛盾突出,农民口粮及饲料用粮的需求量大,出售的粮食少
(2)灌溉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夏季热量充足 有灌溉水源等
(3)石油 非可再生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