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2课时,答案与试题未分开)

文档属性

名称 2.2《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2课时,答案与试题未分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9-28 18:09:17

文档简介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1)
总分
100
分,共
4
大题
15

A
知识梳理(总分
33
分,共
3
题)
1.
(21分)
有些金属能在氧气中燃烧,写出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
;有些金属不能燃烧,但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如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____
的氧化铜;铁在__________
中会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金属铝的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______
保护膜,它能阻止金属铝继续被空____
,酸性或碱性物质会破坏铝的氧化膜,故不可用铝制容器盛__________
物质,也不要用钢丝球等来擦洗铝制品。
【答案】;
黑色;
潮湿的空气;
Fe2O3
;
氧化铝;
氧化;
酸性或碱性
2.
(6分)
某些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____
,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氢气;
Zn+H2SO4===ZnSO4+H2↑
3.
(6分)
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答案】另一种单质;
另一种化合物
B
分层集训
【夯实基础】(总分
24
分,共
7
题)
4.
(3分)
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
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
铝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C.
铝易氧化,其表面的氧化膜具有保护内部的铝的作用
D.
铝很难与酸发生反应
【答案】C
5.
(3分)
钛(T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要金属,工业上制钛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Ti+2MgCl2,该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C
6.
(3分)
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节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
?②此反应是置换反应
?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
?④可以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测其酸碱度
?⑤“王水”可用铁质容器盛装
A.
①④⑤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①③
【答案】D
7.
(3分)
钠是一种银白色固体,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把钠投入水中,钠与水剧烈反应,熔化成闪亮小球在水面上游动,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氢气。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必须隔绝空气保存
B.
钠与水反应放热,使钠熔化,钠是熔点最低的金属
C.
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D.
把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蓝色沉淀
【答案】B
8.
(3分)
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放出H2的质量:A<B<C
B.
消耗盐酸的质量:B>A>C
C.
反应速率最快:A>B>C
D.
相对原子质量:C>B>A
【答案】D
9.
(3分)
如图表示镁、铜与其氧化物的质量关系。曲线不重合的原因是

?

A.
镁和铜的密度不同
B.
与等质量的镁和铜化合的氧元素质量不同
C.
加热不充分,没有完全氧化
D.
实验的误差造成
【答案】B
10.
(6分)
在一根用细绳吊着的长玻璃棒左端绕上光亮的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发现玻璃棒左端下降。
(1)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左端下降的原因:____。
【答案】
(2)
将玻璃棒连同细绳取下,将铜丝端浸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取出,洗涤、干燥再重新吊起(细绳系在玻璃棒的位置不变),玻璃棒____
(选填“能”或“不能”)再次保持水平。
【答案】不能
【能力提升】(总分
19
分,共
4
题)
11.
(3分)
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Fe2O3+3CO2Fe+3CO2
B.
Fe+CuSO4===Cu+FeSO4
C.
CaO+H2O===Ca(OH)2
D.
2HgO2Hg+O2↑
【答案】B
12.
(3分)
现有铁与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1.2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H2
0.1g,则混合物中的另一种金属可能是
?(
?
?)
A.
Mg
B.
Al
C.
Zn
D.
Cu
【答案】B
13.
(4分)
有等质量的镁和铁,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
镁和铁中至少有一种剩余
B.
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相等
C.
消耗铁的质量一定大于消耗镁的质量
D.
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答案】B
14.
(9分)
铝箔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材料,放置久了,其银白色光泽会变暗淡,故又称假银箔。
(1)
小柯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在0~t1时间段内,铝箔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t2~t3时间段产生的气泡速度逐渐放缓,直到反应停止时,铝箔还有大量剩余。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速度放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铝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与稀盐酸反应;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降低
(2)
为进一步测量铝箔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小柯取1.9g铝箔样品与50.0g稀盐酸充分反应(2Al+6HCl===2AlCl3+3H2↑),铝箔完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51.7g。计算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
【答案】
94.7%
【拓展创新】(总分
24
分,共
1
题)
15.
(24分)
三位同学通过进行如下途径探究,来推算某铝镁合金(假设不含其他杂质)中铝的质量分数。
(1)
[方案一]镁铝合金与氧气反应,测定参与反应的氧气体积。如图甲所示,称量一定量镁铝合金粉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参与反应的氧气体积与__________________
相等。
【答案】量筒内水减少的体积
(2)
[方案二]铝镁合金与盐酸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装置如图乙所示。
(1)通过排水法测定所收集到的氢气体积,装置导管口a、b、c、d的连接顺序是:a→__
→__
→__

(2)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烧瓶内还留有气体,对实验结果____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答案】c;
b;
d;
没有
(3)
[方案三]铝镁合金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称取8g镁铝合金样品,把6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三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反应过程如图丙所示。
(提示: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铝与氢氧化钠能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
(3)实验中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数据可知,该合金中镁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答案】使镁铝合金中的铝完全反应;
1:3
(4)
[反思与拓展]利用铝镁合金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和方案二装置,通过测定____
体积,也可得出合金中铝的质量。
【答案】氢气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2)
总分
100
分,共
4
大题
18

A
知识梳理(总分
6
分,共
2
题)
1.
(3分)
有些金属化学性质稳定,而有些金属化学性质活泼,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答案】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
2.
(3分)
经过许多实验,人们总结出一些常见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答案】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B
分层集训(【夯实基础】)(总分
39
分,共
10
题)
3.
(3分)
如图所示是X、Y、Z、W四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状况的示意图,据此判断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
?
A.
X
B.
Y
C.
Z
D.
W
【答案】B
4.
(3分)
下列事实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或铜强的是
A.
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
B.
铝的熔点低于铜的熔点
C.
空气中铁比铝更容易被腐蚀
D.
铝丝在硫酸铜溶液中能形成“铜树”
【答案】D
5.
(3分)
黄金是Au对应的单质,化学性质很稳定;而假黄金是铜锌合金,颜色和外形似黄金。下列方案不能区分黄金与假黄金的是
?(
?

A.
在空气中灼烧
B.
放在盐酸中
C.
放在NaOH溶液中
D.
放在AgNO3溶液中
【答案】C
6.
(3分)
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的是
?
A.
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可以以单质形式存在
B.
甲能与盐酸反应而乙不能
C.
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
D.
化合物中甲元素显+2价而乙元素显+3价
【答案】D
7.
(3分)
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的是
?(
?

A.
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含有硫酸铜)
B.
真金不怕火炼
C.
用稀硫酸能识别假冒的黄金(铜锌合金)指环
D.
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答案】D
8.
(3分)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结合我们所学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
?(
?

A.
Mn强于Cu
B.
Al强于Mn
C.
Mg强于Al
D.
Mn强于Mg
【答案】D
9.
(3分)
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H2SO4===XSO4+H2↑,②Y+2ZNO3===Y(NO3)2+2Z,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下列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
?
A.
Fe
?Cu
?Ag
B.
Cu
?Hg
?Ag
C.
Mg
?Zn
?Fe
D.
Fe
?Ag
?Cu
【答案】A
10.
(3分)
某学生将打磨过的镁条放入CuSO4溶液中,发现镁条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同时还有少量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燃烧。对于产生气体的“异常现象”,下列猜想没有科学道理的是
?(
?

A.
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
B.
CuSO4溶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某种酸
C.
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
D.
CuSO4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答案】A
11.
(3分)
[2016·菏泽]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A和固体B,滤液A中所含的溶质不可能的情况是
?(
?

A.
Zn(NO3)2、AgNO3
B.
Zn(NO3)2、Cu(NO3)2、AgNO3
C.
Zn(NO3)2、Cu(NO3)2
D.
Zn(NO3)2
【答案】A
12.
(12分)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用Mg、Zn、Cu三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根据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____,可以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顺序。
【答案】速率
(2)
用Zn分别与MgCl2、CuCl2溶液反应,也能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若将一定质量的Zn放入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
【答案】Zn+CuCl2===Cu+ZnCl2;
Mg>Zn>Cu;
Cu
【能力提升】(总分
49
分,共
5
题)
13.
(3分)
[2015·南京]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
乙、甲、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答案】C
14.
(3分)
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依次减弱的,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
A.
B.
C.
D.
【答案】C
15.
(3分)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B.
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C.
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D.
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答案】B
16.
(28分)
【答案】
Al>Cu>Cr
?
?
物理
?
?
?盐酸的浓度不同,会影响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
?
?
a
?
?Cr+2HCl===CrCl2+H2↑
?
?
?
AlCl3、CrCl2
17.
(12分)
黄铜是以Zn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已知:ZnO+H2SO4===ZnSO4+H2O;
CuO+H2SO4===CuSO4+H2O
(1)
步骤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Zn+H2SO4===ZnSO4+H2↑
(2)
溶液A中的金属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答案】
Cu2+、Zn2+
(3)
步骤Ⅰ、Ⅱ中均包含的操作名称为____
,此操作和步骤Ⅲ中的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答案】过滤;
玻璃棒
(4)
溶液A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C的质量。
【答案】小于
【拓展创新】(总分
6
分,共
1
题)
18.
(6分)
镁带在空气中放置几十天后表面变黑,有人认为这是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也有人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认为这是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小柯进行了如下探究:将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抽气,然后充入除去二氧化碳后的空气,再在两边用弹簧夹将装置密封,几十天以后观察现象。
(1)
两个装置所盛放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
和水。
【答案】
浓H2SO4
(2)
几十天以后,两个装置中的镁带表面都未变黑,于是小柯猜想,黑色物质可能是碳和碳酸镁的混合物。如果小柯的猜想成立,那么取黑色物质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会观察到哪些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气泡产生,黑色固体部分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