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七颗钻石

文档属性

名称 19七颗钻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9-17 12:3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等词语。
  2.凭借水罐的一次次变化,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
  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凭借水罐的一次次变化,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
  难点: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我们仰望夜空,会看见满天璀璨的星星,它们闪闪烁烁,似乎想要告诉我们无数的秘密。你知道有关一些星星的秘密或者故事吗?(学生谈)是的,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出示大熊星座的投影片)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闪闪发光,它指示着前方,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七颗晶亮的、玲珑剔透的星星是怎样来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2.板书课题,看了这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你见过钻石吗?钻石是什么样的?
  3.听课文范读
二、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表,认读字表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词,认读字词及句子。(课件出示)
     水井 干涸 干枯 焦渴而死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也都焦渴而死。  
绊倒 递给 一瞬间 水罐
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三、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故事中水罐一共发生了哪些变化?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这是写一个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让水的感人故事。
  3.水罐一共发生了五次变化,首先……接着……紧接着……然后……又……最后……
  4.分段朗读课文
四、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这一自然段可以看出什么?
     (时间、地点、旱灾严重)
  2.哪些词语突出地表现了旱灾情况很严重?找出词语,加上圆点。
  3.能说说“干涸”的意思吗?
  4.小结:在如此干旱的情况下,活着的鱼儿最需要什么?活着的花草树木最渴望什么?活着的人呢?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在这种情况下,水的珍贵和重要吗?出示课件图片。
  5.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吗?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全课小结
  1.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小姑娘独自一人走出了家门,她去做什么?结果又如何呢?
  2.小练习:用“爱”组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与学生一起研读文本,感受童话的丰富的想象,以及充满魅力的悬念与神奇结果,从而激发学生讲童话、写童话的愿望;
2.通过学习,从故事中那一次次的神奇变化,走进小姑娘的心里,体会小姑娘的善良与爱心,从而自觉产生“爱心行动”;
3.通过对文本的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思考,体会语言的简单与朴实,学会从上下文中的联想中和自己的想象去理解句子;
4.通过学习,练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以及朗读与写作的基本能力。
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与思考;
2.通过小组的激励,培养学生之间的倾听与交流的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3.关注学困生,“尊重”他们的需要,激励他们去表现。
教学流程:
一、以人物导入
1.(列夫托尔斯泰图片)他是谁?你们了解他吗?(他是个大作家)课件展示他的主要作品。
2.他不仅写过这样的鸿篇巨著,还写有温馨可人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今天学习的要求:看谁能够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二、学习第一段,感悟水的重要性
1.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这一段。
2.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灾难之年,水是多么重要。)
3.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去文中寻找那份神奇与感动吧。
三、细读课文,感悟“爱心”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并且想一想,这些句子,为什么让你感动,可以用笔作批注。
2.总结检查“感动”。
3.交流感动,体验人物品质。
现在,让我们走进每一份感动。
(1)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①谁来读一读?还有谁想读?
②说说看,你为什么感动呢?哪些词让你感动?
——她走了很多地方去找水, “哪儿”是指到过的地方。想象一下,她去过哪些地方呢?
想象训练一:小姑娘为了找水,她走过小溪边,小溪干涸了;她来到大河旁,大河干涸了;她来到丛林里,丛林干枯了,能找的地方都找了,哪儿都没有水。
想象训练二:她累得倒在草地上,想象一下:她是怎么累倒的呢?她一定吃了很多苦
(她的手被树枝割破,衣服会被树枝划破,跌倒了又爬起来……)
能找的地方她都找遍了,可哪儿都没有水。
想象训练三:为了生病的母亲,小姑娘走了很多地方,吃了很多苦,哪儿也找不到水,她累得在沙地上睡着了。
她做了个梦,她梦见什么了?
……她笑醒了,脸上挂着甜甜的幸福的微笑。
……她吓醒了,眼睛里露出绝望和悲伤。
——从她的梦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小姑娘是怎样的心情?(焦急)是啊,急着找水给生病的母亲喝,你觉得小姑娘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孝心)
③现在,谁再来读一读,读出小女孩的孝心。
④小结:是啊,孝心感动天地!空水罐里竟然——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2)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①“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因为什么而高兴?这个词与上文中的一个词“竟然”联系起来读,你发现了什么?(出乎意料的喜悦)
②“赶紧”“抱”“跑”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姑娘心中想的是妈妈。她为妈妈有救而高兴。)
——小姑娘真孝顺啊。
③小姑娘想到母亲要喝水,唯独没有想到她自己。这是多么——有孝心、感人!谁来读一读?
师:在跑回家的途中,小姑娘遇到一只小狗,小狗也很渴啊,于是—
(3)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①小姑娘自己都不舍得喝一点水,却倒点水给小狗喝。
——小姑娘想到小狗要喝水,唯独没有想到她自己。这是多么——善良、感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②小结:善心感动天地!木罐竟然变成了——银罐。
师:小姑娘回到家,把水罐交给母亲——
(4)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
①我们看到小女孩的母亲在生命垂危的时刻,还是把水罐递给了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去喝水,母爱是多么伟大啊!其实,老师告诉你们,不光是小姑娘的母亲,天下,每一位母亲,在面临生死的时候,都会义无返顾的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因为你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一生的希望。
②谁来读一读这令人感动的一幕?
③小结:母爱感动天地!银罐竟然变成了——金罐。
师:小姑娘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这时,门外来了一位过路人,向小姑娘讨水喝。
(5)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①“咽了一口唾沫”说明什么?(小姑娘需要水,也很想喝水。)
可是她想到:
②小姑娘想到过路人要喝水,唯独没有想到她自己。这是多么——爱心、感人!谁来读一读。
③小结:爱心感动天地!水罐里竟然跳出——七颗钻石。
(6)小结:多么令人感动啊!在旱灾面前,面对着救命的水,小姑娘想到母亲要喝水、小狗要喝水、过路人要喝水,却唯独没有想自己要喝水。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你想对小姑娘说点什么?
(7)出示:你想对小姑娘说点什么?
( )的小姑娘,我想对你说( )
四、拓展想象
课文开头是一片荒芜的旱灾景象,试想,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人们、大地……将会怎样?
五、说说自己的爱心感言
爱是(给回家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 )。
爱是( )
爱是( )
爱是……
六、作业
1. 展开自己的想象,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父母听,请父母给自己一个评价。
2.多么有爱心的小姑娘啊。给这个小姑娘写封信,说说你身边的感人故事。
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女孩→母亲(孝心)
女孩→小狗(善心) 爱,创造奇迹!
母亲→女孩(母爱)
女孩→路人(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