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纬线上
B.
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
C.
甲在乙的西南方
D.
乙在甲的正东方
2.图幅相等时,关于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比例尺越大,代表的范围越大,内容体现的越详细
B.
比例尺越大,代表的范围越小,内容体现的越详细
C.
比例尺越小,代表的范围越大,内容体现的越详细
D.
比例尺越小,代表的范围越小,内容体现的越简单
3.经过漫长的探索历程,人们终于知道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__;
其平均半径为_____千米( )
A.
正方体
40000
B.
球体
6371
C.
正方体
6371
D.
球体
6500
4.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5.地球之所以有昼夜交替现象,它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①地球不透明
②地球不发光
③地球不停地自转
A.
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读下图,回答以下两题。
6.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
A.
1
000米
B.
2
000米
C.
3
000米
D.
4
000米
7.泰山玉皇顶(1524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
848米)的相对高度是(
)
A.
10
380米
B.
1532米
C.
7
324
D.
8
380米
8.下列经度在东半球的是( )
A.
15°W
B.
25°W
C.
165°E
D.
176°E
9.下列纬线中,离赤道最近的是( )
A.
5°N
B.
10°N
C.
15°S
D.
80°S
10.同学们制作的地球仪半径只有3厘米,但实际上的地球是( )
A.
很小,直径只有6厘米
B.
不大,人们一眼可以观其全貌
C.
太大了,比太阳还大若干倍
D.
很大,平均半径6
371千米
读图(图中数字的单位:米),完成以下两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丙地在甲地的正北方
B.
乙地在甲地的西北方
C.
山顶的最大高度是l 100米
D.
丙地气温高于乙地气温
12.下面四幅图中,城区面积最大的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13.在世界地形图上,看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这个数字被称为( )
A.
图例
B.
注记
C.
高度
D.
数值
14.在地球仪上,纬线有长有短。赤道以南称南纬,用哪个字母表示( )
A.
字母“E”
B.
字母“W”
C.
字母“N”
D.
字母“S”
15.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选择等高距的主要依据是(
)
A.
绘图纸张大小
B.
地形海拔的高度
C.
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D.
地势高低起低和坡高陡缓
二、双选题(共6小题,每小4题分,共24分)
16.(双选)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
昼夜长短的变化
B.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
季节变化
D.
昼夜交替
17.(双选)关于地球和地球大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平均半径是6
371千米
B.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C.
地球是一个圆形
D.
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18.(双选)下列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纬线是半圆,指示东西方向
B.
经线是直线,指示南北方向
C.
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D.
任何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的经线圈的长度与赤道的长度基本相等
19.(双选)下列选项中能够证明地球的为球体的是( )
A.
神十火箭升空越飞越高,宇航员看的越来越远
B.
地球的卫星照片
C.
天圆地方
D.
晴朗的夜晚
20.(双选)制作地球仪,地轴倾斜角度是66.5°。这个度数是南北极圈的纬度,它的余角是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极圈和回归线是划分地球“五带”的界线。假如这个角度缩小到60°,与现在“五带”比较,下面推理正确的是( )
A.
寒带范围扩大
B.
温带范围扩大
C.
热带范围扩大
D.
各带范围不变
21.(双选)北京的小林准备圣诞节来南京玩,他想查阅南京在哪里,他需要查找的地图是( );出发前,他还想知道南京主要的景点,他应该查阅的地图是( )
A.
中国政区图
B.
南京市地图
C.
南京地形图
D.
南京交通旅游图
三、非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22.读某城市交通旅游图,回答下列问题。(注:图中数字为公交车线路。)
(1)火车站在宾馆______方向。(2)根据图上的比例尺,宾馆到火车站的实地直线距离约是______。(3)从宾馆到公园选择哪条公交线路最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某一天刮东北风,小明驾驶船从A处划向B处,是顺风还是逆风?
__________________。
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写出图中各点的节气。A.______B.
______C.
______D.______
(3)地球运动到图中______处时,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白昼时间最______,影子处于一年中最______(长/短)。
24.读地球五带分布示意图(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位于_____________带,B位于
_____________带,C位于
_____________带。
(2)图中字母代表的温度带中,气候终年寒冷的带是
_____________,四季分明的带是
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图中字母代表的温度带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带有_____________;有太阳直射现象的带是
_____________(填字母)。
25.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在图中用箭头标出)
(2)当地球公转至①位置时,南半球是______(季节),北极圈以北地区发生________现象。
(3)当地球公转至②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日,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
26.读“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半径A小于半径B,因此,地球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球体,其平均半径为_________千米。
(2)C所代表的圆圈是_____________,其长约_________千米。
2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
(2)如图,太阳光线直射在________(纬线)。这一天,泉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3)此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A地正处于白昼
B.C地出现了极昼现象C.中国学生准备迎接元旦
D.澳大利亚处于冬季
28.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下列地点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
A
__________,B
__________,C
__________,D
__________。
(2)甲山的海拔高度不低于
__________米,乙山的海拔高度不低于
__________米。
(3)乙山大致在甲山的__________方向。
(4)甲山顶和乙山顶之间的实地距离大约为
__________米。
(5)图中山坡E和F的坡度相比,坡度较平缓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6)图中小河的流向是自__________向__________流。
29.读图,某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的比例尺是1:____________。(2)林地位于村庄的____________方向,养鸡场位于村庄的
____________方向。(3)小河流向大致自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流。(4)一辆汽车由村大门沿公路穿过村庄,然后过河,汽车的行驶方向先是由____________方向走,后向____________方向走。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从经纬网图看出,甲地的经纬度是(40°W,30°S),乙地的经纬度是(40°E,30°N),从两地的经纬度得知:甲、乙两地不在同一条纬线上;也不在同一条经线上;甲在乙的西南方;乙在甲的东北方。
2.【答案】B
【解析】图幅相同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大,代表的范围越小,内容体现的越详细,比例尺越小,代表的范围越大,内容体现的越简单。
3.【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了地球的形状和平均半径,形状应为球体,半径周长为6
371千米。
4.【答案】B
【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南极上空观察,到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
5.【答案】D
【解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昼半球,相对于另一半未被照亮的半球被称为夜半球。故三个内容都对。
6.【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的海拔是3
000米,乙地的海拔是1
0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
000米-1
000米=2
000米。
7.【答案】C
【解析】相对高度是两地点海拔之差,泰山玉皇顶和珠穆朗玛峰海拔之差是8
848-1
524=7324米
8.【答案】A
【解析】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20°W经线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160°E西侧是东半球,东侧是西半球。套用三个凡是:“凡是小于20°的在东半球;凡是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20°-160°的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9.【答案】A
【解析】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四个选项中,A的度数最小,离赤道最近。
10.【答案】D
【解析】经过测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
371千米,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11.【答案】A
【解析】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正北方,山顶的高度应在l 100米以上,丙和乙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如果不考虑其他的因素,二者的气温应该是一样的。
12.【答案】A
【解析】同等图幅的地图,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四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
,所以图A城区面积最大。
13.【答案】B
【解析】在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山高水深等的数字叫做注记。
14.【答案】D
【解析】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赤道以北是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是南纬,用“S”表示,故选D。
15.【答案】B
【解析】等高距是相临的两等高线的高度差,是两等高线海拔之差。
16.【答案】AC
【解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7.【答案】C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个不规则球体,表面积应为5.1亿平方千米,。
18.【答案】CD
【解析】纬线是圆圈,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是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中赤道最长,越往两极纬线圈越短,到两极缩为一点。故纬度越低纬线圈越长;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任何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的经线圈的长度与赤道的长度基本相等。
19.【答案】AB
【解析】很多实例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如地球的卫星照片、电视塔越高收视范围越大、神十火箭升空越飞越高,宇航员看到越来越远的景观。而天圆地方和看北极星,人越往北走,北极星越高不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0.【答案】AC
【解析】假如地轴倾斜的角度缩小到60°,南北极圈的纬度就是60°,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就是30°;那么,热带的纬度范围是30°N~30°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30°N~6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30°S~60°S,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0°N-90°N,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0°S~90°S。由此可知,热带、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21.【答案】AD
【解析】北京的小林出发前,想查阅南京在哪里,他需要查找中国政区图.想知道目的地南京的主要景点,他应该查阅南京交通旅游图。
22.【答案】(1)西北
(2)约150米
(3)应选择1路再转2路车,因为是直线路程,换车次数少
(4)逆风
【解析】在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火车站在宾馆的西北方向;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出,量得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实地距离=3×5000=150米;从宾馆到公园应选择1路再转2路车,因为是直线路程,换车次数少;小明驾驶船从A处划向B处,刮东北风的话就是逆风行驶。
23.【答案】(1)地球公转方向如下图:(2)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3)C
长
短
【解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从图中看出,当地球公转到A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当地球公转到B处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地球公转到D处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白昼时间最长,影子处于一年中最短。
24.【答案】(1)热
北温
北寒
(2)CE
BD
(3)CE
A
【解析】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是极圈;有阳光直射的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寒带;四季分明的是温带。
25.【答案】(1)自西向东。
绘图略。
(2)冬季
极昼
(3)秋分
昼夜等长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地球公转的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地球处于①位置时,北半球为夏季,昼夜状况是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圈内则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直射赤道即地球处于②位置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南、北半球昼夜等长。
26.【答案】(1)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
6371
(2)赤道
4万
【解析】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其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C所代表的大圆长约4万千米。
27.【答案】(1)1年
(2)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3)C
【解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从图上可以看出,此时太阳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的泉州昼长夜短;从图上可以看出,A地位于太阳光照射的一面,属于昼半球;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因此澳大利亚应是冬季,此时北极圈内的C有极昼现象。故选项C说法错误,故选C。
28.【答案】(1)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2)600
500
(3)西北
(4)1500
(5)E
E处的等高线稀疏
(6)东北
西南
【解析】A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B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C处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D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该图的等高距是100米,可知甲山的海拔是600米以上,乙山的海拔是500米以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判定:乙山在甲山的西北方向;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量得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甲山顶和乙山顶之间的实地距离大约为1
500米;图中山坡E和F的坡度相比,E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判定:图中小河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流。
29.【答案】(1)50000
(2)东北
东南
(3)东北
西南
(4)东南
正东
【解析】读图,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0米,故比例尺为1:50000;根据指向标,林地位于村庄的东北方向,养鸡场位于村庄的东南方向;根据指向标,小河流向大致自东北向西南流;读图,汽车的行驶方向先是由东南方向走,后向正东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