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简谱)欢乐谷《哈里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简谱)欢乐谷《哈里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28 22:3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哈里啰》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歌曲《哈里啰》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拉丁美洲音乐风格的歌曲,描绘了特立尼达人民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和乐观奔放的性格。歌曲为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模进,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重复,每一乐句尾部使用“”的节奏。在第四乐句中出现的的切分节奏使歌曲充满了动力和积极乐观的情绪,使歌曲别具特色。教材选用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四册。
二、学情分析:
以审美为核心,注重艺术实践通过聆听、讨论、演奏、创编、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感悟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感受歌曲的舞蹈性及拉丁美洲音乐的魅力。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课以“唱游”为主线,从听——学——演——唱四个方面授课,引导学生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拓展学生视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感知和演唱歌曲能力的目的。
三、学习内容:
1、节奏游戏,简单掌握歌曲的节奏,增强学生的节奏感。
2、采用节奏棒跟随音乐敲节奏。
3、学唱歌曲,注意板书的四个旋律音准要能正确分辨唱的是哪句,分角色演唱歌曲。
4、结束部分欣赏特立尼达的风景感受外国的风俗文化等,表演歌曲结束本课。
四、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切分节奏“”并运用在歌唱中表达奔放、欢畅的感情。
技能目标:学生能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哈里啰》,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歌曲设计动作进行表演。
情感目标:学唱歌曲,感受特立尼达人民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和乐观、奔放的性格。
五、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用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运用体态、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掌握好每一句“哈里啰”的音高。
2、难点:了解切分节奏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节奏棒、双响筒)
七、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师生唱歌问好
(1)、师弹琴: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学生听到上行旋律后站起来)
(2)师边弹边唱:
生唱:
2、唱音阶 (上行)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下行) do si la sol fa mi re do
(1)用“a”模唱音阶(上行、下行)
(2)用“la”模唱音阶(上行、下行)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一个外国地区参观游览,请同学们带上美丽的心情跟我一起动起来吧!【播放《哈里啰》伴奏,带领学生随音乐律动。律动结束后,师对学生的律动进行简短的评价】
(二)讲授新课(节奏游戏)
师:同学们表演的真棒,那你能跟随老师一起模仿动作吗?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再模仿:【出示节奏】
(师拍手演示,)请你跟我一起做(生拍手模仿)师作简短评价
师:同学们请注意老师现在的动作与刚才不同了,你还会跟我一起做吗?请仔细观察【出示节奏】
(师坐在凳子上示范动作,第一二拍摇头两次,第三拍拍手,第四拍拍腿。)请你跟我一起做(师作简短点评)
请同学们跟我一起随音乐律动【播放音乐伴奏】
师:刚才同学们和我一起随着音乐一起律动,你能说说你的心情感到怎么样?
生:很开心......
(3)师:现在,我们把刚才的动作再改一改夸张一点,把摇头改为轻轻踏步来表现出我们开心的心情(师示范动作)。
你准备好了吗?请起立跟老师一起动起来【播放音乐伴奏】(师引导学生从座位旁站起来)。
师:同学们,你们开心吗?
生:开心
师:现在请同桌的同学面对面站正,我们将刚才拍手的动作改为面对面的同学对拍手,(师边讲边和一个学生示范)【播放歌曲《哈里啰》】。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活动的时候,老师不知不觉地把今天要学的《哈里啰》播放给大家听了,你注意到歌曲唱到了什么了吗?(如果没人注意歌词就再次聆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看谁的小耳朵最灵敏【播放歌曲】。
(听后)师:你听到歌中唱到了什么?(请同学回答)
生:.......
(如果还没挺清楚就再播放一遍歌曲,师提示每段每句)
师:这首歌曲有两段,第二段和第一段只有两个字不同,请同学们仔细听,歌曲中把哪两个字改成了什么?【播放歌曲,听后请同学回答】
生:歌曲的第二段把“唱歌”改为“跳舞”。
师:这首歌曲反复唱到了哪三个字?
生:“哈里啰”。
师:是的,这首歌反复唱到“哈里啰”它的名字就是“哈里啰”【出示课题“哈里啰”】,请同学们跟我念:哈 里啰(注意音高和节奏要准确)
用打击乐器敲出节奏
(1)师:请同学们拿起凳子下面的小节奏棒跟老师做同样的动作,不让节奏棒发出声音,看谁做的最好。(师坐在凳子上拿起小节奏棒,两手握着节奏棒的一端,另一端放在两肩上,等学生拿起节奏棒做好同样的动作后,师对其表扬)
(2)师:同学们,我们的小节奏棒可以放在肩上,还可以放在哪里呢?
(生开动脑筋展示,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表扬)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把它放在哪里?(师将节奏棒架在一起成“十”字形)现在,我们要邀请小节奏棒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出示节奏】
(师坐在凳子上示范动作,1234轻轻敲腿4次,“哈里啰”部分拿起节奏棒边敲边说念“哈里啰”。)
请你跟我一起做(师引导学生一起做动作并提醒他们念出“哈里啰”)。
【播放歌曲《哈里啰》】师:请同学们跟随音乐一起心里默数四拍敲出“哈里啰”部分的节奏并念出“哈里啰”。
(师对学生的表演作简短评价后,请同学们把小节奏棒放在地上让它休息休息。)
5、了解切分节奏
(1)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你们熟悉的打击乐器(师拿起双响筒),一起来说说它的名字“双响筒”,你听它有两种音高呢(师敲出双响筒的两种声音“咚、嗒”)。
(2)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注意了,老师将双响筒的声音加入到音乐中来,请你们仔细观察、聆听,双响筒的声音出现在了每一段的第几句?【播放歌曲(师用双响筒在每段最后一句敲出切分节奏)】
师:请同学回答双响筒的声音出现在每一段的哪一部分?
生:.......
(3)师:双响筒的节奏出现在每一段的最后一部分,刚刚双响筒敲出了这样的节奏(敲两次)谁想试一试?
(请学生敲一敲,如果敲错了,老师再给以鼓励小声念出节奏,生再敲一敲。师对其鼓励)
师:我知道每位同学都想来试试,但是双响筒只有一个,其实我们每个同学都可以用声音来模仿双响筒的声音,你听,师示范(师边敲一边的声音用“咚”来模仿另一边的声音用“嗒”来模仿。师边敲边念出切分节奏)你来模仿一下(师敲双响筒,引导学生模仿双响筒的声音和切分节奏)。
你能用你的小手拍出双响筒敲出来的节奏吗?
(师拍手示范,让学生一起来拍一拍)
现在老师给它换一种说法,你听(师示范边拍边念):
【出示节奏及第四句歌词】
师:你能跟我一起有感情地边拍边念吗?
生模仿(师引导学生一起拍节奏念词)
(7)【播放歌曲】师:我们跟随歌曲一起加入动作表演,你会吗?(老师和学生在一起表演时提示学生将歌曲中的“哈里啰”和每段第四句边拍边念出来)
6、了解“哈里啰”的含义
(1)师:在这首歌曲中,我们反复唱到“哈里啰”,那么这个“哈里啰”是什么意思呢?(生猜一猜,请同学回答)
(2)师:猜不到没关系,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外国小朋友给我们介绍介绍,“哈里啰”是他们家乡的语言,我们来听听她是怎么说的。
【出示特立尼达小朋友的图片和录音介绍】
(录音: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美洲中部特立尼达的小朋友,见到大家我真高兴。同学们,我特别羡慕你们,漂亮的黄皮肤,我想和你们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吗?<生回答>,“哈里啰”我真高兴,在我的家乡,人们都习惯用“哈里啰”这句口语表达内心的喜悦。)
(师归纳总结:原来“哈里啰”是在特立尼达人们高兴的时候喊出的一句口号,这样的歌曲听起来一定很有趣。接下来请同学们做一名安静聆听的好孩子,听老师来唱这首歌曲,听完后,请同学们给老师作一个评价。)【播放音乐伴奏,出示完整歌谱,师有表情地演唱】
(三)学唱歌曲《哈里啰》
(请同学们给老师的演唱作一个简短的评价)你觉得老师唱的怎么样?唱出了什么样的心情?
生:……
师: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合作,请听好我的要求:请同学们跟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完成,【出示歌谱】每一句红色的部分(“哈里啰”)由你们唱,其它部分由老师唱,明白了吗?(师示范唱一句)
师:你能用快乐的歌声唱出红色的部分吗?(师引导学生随着琴声一起完整地演唱)
师:听到你们快乐的歌声,特立尼达的小朋友们都想来和你们一起唱歌。
【出示图片和简谱】请看第一位小朋友是一位小男孩,小男孩唱的是“”
(师范唱两遍)你能跟他一起唱吗?
生:(唱)
第二位是以为漂亮的姐姐【出示图片和简谱】,姐姐的声音要高一些,请听(师范唱两遍): “”。
生:(唱)
注意啦,【出示图片和简谱】第三位小男孩和第一位小男孩是兄弟,他们唱的音是相同的,请你们跟我一起来唱一唱“”。
【出示图片和简谱】第四位是一位会敲鼓的小男孩,他的声音要比前面两个小男孩的声音低一些,请你们听仔细了(师范唱两遍):“”。
生:(唱)
(2)师:【出示歌谱】我们一起合作,请你们唱这四位小朋友唱的旋律,老师来唱其它部分,看哪些同学唱的最准确!
(老师弹琴伴奏并唱其它部分旋律,学生接唱)
(3)(师对学生的接唱进行评价后)接下来,我们换一种唱法,我们给旋律填上歌词唱歌,你们唱“哈里啰”部分,其他部分由我来唱,你会吗?(师弹琴伴奏唱,学生接唱)
(4)现在我们来分组比赛唱,“哈里啰”部分由男同学唱,其它部分由女同学唱。(师弹琴伴奏引导学生唱,唱完一遍后,老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后再男女生交换唱<“哈里啰”部分由女同学唱,其它部分由男同学唱>)。
(5)师:同学们都能把这四位小朋友唱的部分唱得非常好了!那你能将这首歌曲用愉快、高兴的心情完整地唱完吗?【出示歌谱,播放伴奏,师和学生一起唱】
师:请同学们都站起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歌曲设计动作进行表演。【播放歌曲《哈里啰》】
(四)结束部分
1、师:看到同学们热情的表演和歌唱,特立尼达小朋友想把他们美丽的家乡介绍给你们认识认识。【出示地图、风景图,师作简单介绍: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为拉丁美洲国家,首都是西班牙港,蓝蓝的天空、悠长的海岸线,吸引了很多人们到这里观光游览。这里盛产甘蔗、咖啡、椰子等经济作物,那里的人们是黑色的皮肤,和我们一样都是善良热情的人。】
2、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游览了特立尼达的风景,学会了他们的民歌,你能用欢乐的歌声和热情的舞蹈动作感谢他们吗?【播放音乐伴奏,和学生一起表演唱,结束本课】
八、板书设计
1.
2.
3.哈 里啰
4.
5.
6.
7. ↘
↗ ↘

九、教学反思
《哈里罗》是人音版第四册第四课的内容,这是一首特立尼达儿歌。低年级的学生很少接触外国歌唱作品,以往要求欣赏的外国作品都是以器乐题材为主,而且根据经验,学生并不是很感兴趣,因为与他们的生活关联性比较小。为了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了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更好地学好本课歌曲。
本课以律动为主,把歌曲当做背景音乐反复播放,带领同学们做各种形式的律动,设计意图就是学生们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学会歌曲的演唱。这首歌曲旋律上口,学生易于学习,通过反复聆听,学生们很快地感受到了歌曲旋律的律动感,并在律动的时候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在歌曲“哈 里啰”处加上敲节奏棒的动作,这样很好的帮助学生记忆“哈里罗”部分的旋律和节奏,我把“哈里罗”拿出来单独教学,学生们随老师示范敲出节奏,接着唱出旋律及歌词,在熟悉歌曲之后,我唱歌词其余部分,同学们唱“哈里罗”,反复几遍后,学生在无形中对前面的旋律也熟悉了。互换角色,男同学演唱歌词,女同学演唱“哈里罗”部分。这样效果比较好,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