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草原放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体验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培养学生对蒙古族音乐和民族乐器琵琶的热爱之情。同时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祖国的情感。
2.引导学生能够听辨和对比两个主题在速度、力度、节奏、情绪上的变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能根据音乐的特点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认识民族乐器琵琶,了解琵琶的外形、结构、音色等。
教材分析: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是琵琶和西洋管弦乐队的协同演奏,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这部作品是根据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写成,颂扬了祖国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的崇高思想和美好心灵。
全曲共分五段,1、草原放牧;2、与暴风雪搏斗;3、在寒夜中前进;4、党的关怀记心间;5、千朵万朵红花遍地开。
《草原放牧》为其中的第一段。
本曲的第一主题取材于动画片的主题歌音调,旋律灵活跳荡,速度较快,具有舞曲特点,刻画了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第二主题用了一首内蒙古歌曲的旋律片段,音调宽广起伏,气息悠长,速度缓慢,这是对美丽的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心的赞美。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对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的热爱,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
1、理解乐曲的情绪、情感及所塑音乐形象。
2、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学会欣赏音乐,体会乐曲意境。
教学准备:钢琴、电脑、微课、琵琶道具、绿色纱巾、2套蒙族服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件进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辽阔的大草原看看,(播放草原美景图片,感受草原的辽阔与壮美)
跟着音乐表演《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创设情境,
讲述故事
在这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上曾经发生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在50多年前,11岁的龙梅和9岁的玉荣赶着集体300多只羊去放牧,碰上了暴风雪,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她们不顾自己的安危,直到在雪地里晕倒冻伤,后来两人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截肢。她们的英雄事迹后来得到广泛传扬,因此两人被称为“草原英雄小姐妹”。她们的故事还被拍成动画片。
了解故事情节
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看动画片插曲片段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动画片中的插曲《草原赞歌》
听歌曲片段
熟悉主旋律,为听赏做好铺垫
二、听赏《草原放牧》
美丽的大草原不仅有着感人的故事,更有着动听的音乐,作曲家们也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是由琵琶主奏,乐队协助的形式进行演奏
大概了解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
介绍琵琶协奏曲的结构
认识琵琶
说起琵琶,请大家看看老师手中的琵琶道具
我们来了解下这个中国传统拨弦乐器。
观看微课《琵琶介绍》
说说了解了琵琶的哪些知识
微课丰富教学手段
共有五个篇章:1、草原放牧;2、与暴风雪搏斗;3、在寒夜中前进;4、党的关怀记心间;5、千万朵红花遍地开。
我们今天要听的是第一篇章《草原放牧》
观看《草原放牧》乐队演奏视频
对音乐有整体的感知
听第一乐段
主题旋律选自《草原赞歌》
音乐主题共出现7次,不断变化发展
引导用模仿琵琶弹奏、歌唱、蒙古舞骑马扬鞭动作,以多种方式体验的A段旋律的速度、情感、场景
重点对比a1、a2、a4、段表现的不同
模仿琵琶的弹奏动作
在每次主题旋律出现时用多种方式体验音乐
对比主题每次出现的不同
引导关注音乐元素对音乐形象的塑造
听第二乐段
主题旋律选自蒙古民歌音调
引导感受旋律的悠长与宽广,表现起伏的草原、蜿蜒的河流
用弹琵琶动作、舞动绸带、蒙古舞雄鹰动作感受音乐的发展
对比两乐段主题音乐不同的要素
速度
情绪
场景
A段
快速
欢快跳跃
快乐的放牧
开心的奔跑
B段
慢速
宽广抒情
辽阔的草原
感受不同音乐元素能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和情绪
完整聆听
播放全曲,引导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
了解乐曲结构:引子 主题一 主题二
完整聆听,表现音乐
了解乐曲结构
丰富欣赏形式
三、拓展
了解蒙古族民俗
介绍蒙古族民俗:蒙古包、删除歌舞、马头琴、赛马、套马、摔跤、艳丽的民族服饰
蒙古族是个有着鲜明特色的民族。
了解蒙古族民俗
开拓人文视野
推荐聆听完整的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
以及琵琶曲《十面埋伏》
拓宽音乐视野
四、总结
升华
同学们,草原上不但有令人神往的好风景,还有着感人至深的故事,民族乐器琵琶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体验,愿大家都能喜爱民族乐器,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激发学生喜爱民族乐器,传承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