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聆听齐唱歌曲《樱花》与长笛与乐队演奏的《樱花》,感受不同的表现形式所表现的不
同效果。进一步体验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音乐创作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
运用体验、模仿、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学生在听、唱、演、奏、创中参与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学生感受到不同时代、地域、风格的音乐作品。
3、知识与技能:
借助口风琴学会歌曲旋律,感受日本民歌风格。学会用口风琴吹奏《樱花》
教学重点:
借助口风琴学会歌曲旋律,感受日本民歌风格。
教学难点:
吹奏时气息的连贯、指法的合理运用。
教学用具:课件、钢琴、口风琴、三角铁
教学过程:
导入(PPT出示封面)
师拍四拍动作,学生模仿(四四拍强弱规律)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音乐世界,请和老师模仿一个动作,继续。
学生做动作,师敲木琴用Lu哼唱旋律。(敲木琴要有前奏和尾声)
3、揭示课题——《樱花》
师:这么好听、优美的旋律知道是什么歌曲吗?对了,这是日本民歌——樱花。(PPT出示课题)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也是日本人民最喜爱的花。每年春天,满山遍野的樱花,缤纷绚烂。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欣赏樱花。(PPT播放樱花飘落视频或图片)师敲木琴演唱歌曲、学生肢体伴奏。
设问:这么美的场景,谁来说说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学习新歌
(一)聆听歌曲,感受日本民歌独特的风格。(PPT出示简谱)
师:非常好,缓慢的、抒情的,表现了人们去欣赏樱花时的愉悦心情。吴老师再请你们思考一个问题,歌曲的旋律出现了哪几个音?请看歌谱,仔细聆听。(PPT突出结束音4、7)
师总结:师用木琴敲出346713,这就是典型的日本民间“都节调式”,所以这首樱花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歌风格。再看看结束音大多落在哪个音上?(很好,是4和7,在歌唱中要注意4和7的音准)
(二)学唱歌曲
1、师弹旋律,学生唱简谱
师:下面我们学习歌谱。请看歌谱(PPT展示简谱分好乐节)(简谱要有换气记号)
师:这首歌曲的乐句不明显,吴老师将两个小节分为一个乐节,现在我唱一个乐节,你们学唱。歌唱时气息要连贯,唱好音准。
找出相同的乐节
师:刚才在演唱过程中有没有发现相同的乐节?找一找。(PPT展示相同的乐节,相同色块标注同一乐节、不同色块标注不同乐节)
完整演唱歌谱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这样我们学习起来容易多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整唱歌谱。
师范奏口风琴《樱花》(PPT指法图)
师:刚才我们用优美的嗓音表现了歌曲的旋律,下面我们再用口风琴来演绎,老师先给你们示范,请你们观察老师吹奏时的手型、呼吸的方法。
分小组吹奏《樱花》
师:同学们听得很仔细,谁来说说?
生:老师的手像半圆形、手指是立起来的,手平行于琴键,呼吸很平稳。
师总结: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吹奏时要注意:手型像半圆形,指尖接触琴键、小臂平行于琴键、吸气吐气要均匀。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口风琴、和歌谱。给你们4分钟,分小组练习,请小组长有序组织,开始。(PPT出示带有指法的简谱)
小组展示形式:
组长:下面我吹一个乐节,你们吹一个乐节
组长:哪位同学有问题,组长帮忙解决,解决不了请老师帮助。集中点拨: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都出现了手型的问题,注意手成半圆型,手指第一、第二关节突出,不能折指,继续。
组长:接下来我唱,你们完整吹奏,准备,一、二、预备、齐。
小组展示
师:老师发现每个小组都吹的很棒,哪一组给我们展示一下?其他小组认真听,待会点评。(点评:气息再连贯一些就更好听了、速度再平稳些更加完美)
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吹奏。
师:同学们吹的真好听,吴老师想给你们伴奏,我们合作一遍。
填词歌唱(PPT出示歌谱)
师:同学们的琴声非常的优美,接下来让我们来感受歌词的美,听老师的琴声,一起唱歌词。
同学们刚才我们这种演唱方式叫什么?很好,这种大家同时唱同一个旋律的叫做齐唱。
9、完整演奏、师指挥、一位同学敲木琴、两位同学敲三角铁,两组吹口风琴、其他同学演唱。
师:能看出来大家的心情非常的愉悦,我想请几位小乐手上来和老师一起演绎这首好听得歌曲。
拓展
欣赏长笛与乐队版的樱花,对比两种不同的形式。(PPT出示长笛与乐队《樱花》和欣赏要求)
师:谢谢小乐手们,接下来请欣赏这首民歌改编的器乐曲。听一听歌曲旋律出现几次?每次出现的速度、音区是否一样?(旋律出现四次,发生了两次转调、第一次出现由长笛独奏、第二次出现采用了变奏的手法、第三次出现时有两支长笛在演奏,像在对话。第四次出现时改变了音区,使得歌曲更加丰富)
小结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口风琴吹奏《樱花》,欣赏了齐唱《樱花》和器乐曲演奏的《樱花》,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同一首作品。了解了樱花在日本人心中特殊的象征意义,感受了日本音乐的独特风格。美好的音乐是不分民族和国界的,希望孩子们今后能学习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结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