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年级上册
《红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三年级(上册)中《红色的画》与下一课《黄色和蓝色的画》是小学三年级美术课程中的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内容,学生通过这两课的学习,认识三原色,感受红、黄、蓝三种颜色使画面产生特有的美感。
学情分析:
这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正面接触色彩,不能把它上成单纯的色彩课,要使学生开始从盲目、随意地涂抹色彩,到有意识地运用色彩,培养学生的色彩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色彩画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三原色,通过欣赏各种具有民间喜庆特色的物品及将《庆祝国庆》简笔画作品进行涂色,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视频音乐初步感受红色的含义。
(2)通过发现、欣赏,进一步理解红色更深层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美有初步的感受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及合作、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三原色,感知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用红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准备:
教师:矿泉水瓶、教学课件(PPT)、简笔画《庆祝国庆》
学生:彩笔或蜡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魔术激趣,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三位颜色朋友,猜猜他们是谁?
将盖子上涂有颜料的矿泉水瓶摇一摇,分别变出红、黄、蓝三种颜色。
设计意图:通过变魔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介绍三原色:世界上有三种颜色是无法调和的,他们就是被称为三原色的红、黄、蓝。(出示PPT)
设计意图:通过PPT初步了解三原色。
过渡:红色是三原色之一,这节课我们就以红色为主来创作一幅作品。(出示PPT课题并板书:红色的画)
探索新知
合作探究
视频中哪些场景运用了红色?
(欣赏视频辣妹子)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红色带来的热闹氛围。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红色?
(出示PPT红色的图片水果 家居 动物)
3.谈谈你对红色的感受?(出示PPT谈一谈)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红色举例,进一步了解红色在生活中的用途。
小结:红色是中国传统喜庆的颜色,它鲜艳、温暖、热烈,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在过年过节,庆祝活动以及婚礼上常用到它。
欣赏评述,启发想象
欣赏画家作品《剥玉米》
请你找一找画面中深浅不同的红色
(通过PPT展示红色系并实物展示蜡笔中的红色系)
设计意图:通过PPT展示红色系并在实物蜡笔或彩笔中感受,增强学生对红色系的认识。
请你看一看画面中除了红色还有哪些颜色?
(通过PPT引导学生观察满堆的玉米,飞翔的凤凰,驼满的谷物驴子,奔跑的兔子,一位妇女掰玉米)
师:看谁是火眼金睛?除了红色还有哪些颜色?
生:白色的兔子。
设计意图:通过仔细观察,让学生感知《红色的画》不单单只有红色一种。
(3)红色的画在画面中起什么作用?
(通过PPT整体感知这幅画是以红色为主色调,渲染了丰收的氛围)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让学生感知红色在这幅画中表达的情感。
小结:这幅作品正是将中国人的这种审美情趣表现到了极致,整幅画面以大红色铺底,上面添加了一些黄黑蓝绿等对比强烈的颜色,使得作品绚丽多彩,艳而不俗,给人愉悦的视觉美感。
游览小小画家画廊
(1)引导学生欣赏《过大年》、《红色的花》、《大丰收》、《石榴》
(出示PPT图片)
师:同学们的画表现了哪些题材?
生1:过年热闹的气氛。
师:还有呢?
生2:花朵的艳丽。
过渡:以红色为主色调,你想表现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学生作品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艺术实践
1.小组合作
请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完成《庆祝国庆》简笔画涂色。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第一课时,让学生通过涂色感受到国庆节即将来临的氛围。
作品展示
1.评一评
比一比哪一组的作品将红色表现的喜庆,热烈而丰富。
设计意图:通过评一评培养学生的美感。
总结本课
师:这节课知道了哪些知识?
(出示PPT自主评价)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归纳本课重点内容。通过自主评析让学生知道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板书设计
红色的画
红色:喜庆 热烈 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