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价、数量、总价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45页《单价、数量、总价》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并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数量关系式。
2、初步提高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会求单价、数量及总价。
教学难点:
单价、数量、总价实际意义的建构。能运用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数量关系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预习作业反馈:请同学拿出收银条,向同学介绍一下上面的信息.
2、师:我们在超市购物时,会收到一张收银条,包含着我们购物的所有信息。
(一)认识单价、数量、总价
1、在收银条中,读到哪些信息?
2、生反馈。
3、认识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
4、揭示课题:单价数量总价
5、专项练习:单价与总价的不同点。
(二)探究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1、小胖也去超市买了自己喜欢的商品,出示收银条,请同学生根据条件找到相对应的量,并填空。(巩固三个量)
2、同桌交流并反馈
3、买2盒巧克力多少元?(算式)
买6瓶可乐多少元?(算式)
每盒巧克力7元,每瓶可乐3元是哪个量?
2盒、7瓶是哪个量?
共14元、18元是哪个量?
已知单价、数量求总价,我们怎么想?(单价×数量=总价)
4、探究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单价、数量、总价,通过这次的探究,我们发现了这三者之间的三个数量关系式。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三、练习巩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购物的时候,常常要用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式,现在就让我们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问题吧。
1、解决问题
1)1盒铅笔芯的单价为3元,90元一共可以买多少盒这样的铅笔芯?
这道题中已知1盒铅笔芯的单价为3元是指单价、数量、总价中哪个量?90元是哪个量呢?问题可以买多少盒这样的铅笔芯是哪个量?
谁来汇报下你的算式?你是怎么想的?
2)买6本同样的笔记本一共用了120元,这种笔记本每本多少钱?
3)买7个单价为70元的足球,总共需要多少钱?
下面两题请同学们同桌两个人相互说一说。
2、选择合适的条件。(手势表示结果)
(1)一箱可乐45元,( )可乐多少元?
A、5瓶
B、5箱
(2)(
),买8条毛巾要多少元?
A、每条毛巾10元
B、每箱毛巾300元
揭示:要找相应的单价和数量。
一箱是一份,那对应的数量应该是箱数。
数量是8条,那么对应的一份商品的价格应该是一条毛巾的价格。
3、小亚在超市里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可是不小心把发票弄脏,你能算出笔记本每本多少元吗?
物品名称
单价
数量
总价
笔记本
2本
钢笔
12元
2支
合计
60元
四、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PAGE
1教学内容:课本第
45-46
页
单价、数量、总价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能从“单价×数量=总价”推导出求单价、数量的另外两个数量关系;
3、初步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4、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学会看各种表格,进一步提高阅读表格的能力。
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力培养设计:
一、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
1.出示生活中的标价的图片,认识单价的含义;
2.出示收银条,认识数量和总价
二、探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1.学生独自完成购物单;
2.汇报交流,汇报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从而归纳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3.观察三个数量关系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练习中培养孩子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单价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同学们,上次我们去长风公园秋游老师看到你们买了很多喜欢吃的东西,你们去超市购物时最关注的是什么?
(价格、优惠、保质期……)
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说了这么多,其中有说到要关注商品的价格。今天我们就一起边购物边研究和“价格”有关的数学问题。
二、新授?
探究一:认识单价、数量、总价
(1)认识单价
1、老师也去超市了,大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呀!每件商品是如何出售的呢?它的标价你能看懂吗?谁来介绍一下。
生依次介绍:健达奇趣蛋1个8元
彩虹糖1包3元
雪碧1听3元
巧克力1条8元
师:谁知道这些商品的标价,我们可以称它为什么?
生:单价(板书:单价)
2、师:超市里还有好多商品,它们是这样标价的。
(1)同桌两人分别挑选2件商品互相介绍下。
(2)全班交流。
(3)大家介绍的是商品的什么呢?(单价)
(4)那,什么叫单价呢?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吗?同桌讨论
生:1个、1包、一组、1盒……的价格都表示物品的单价。
小结:有的商品是一个一个,一只一只卖的,也有的商品是一双一双,一组一组卖的,像这样一个单位商品的价格就是“单价”(板书)
(2)认识数量和总价
3、听到了秋游的消息,老师也很兴奋得去超市买了些零食,看看胡老师的收银条,老师买了很多好吃的,我们重点来看看这一部分。你能在收银条中找到商品的单价吗?
生:养乐多的单价是1板15元、彩虹糖的单价是1包3元、星球杯的单价是1桶40元,(指着单价这列)这就是商品的单价。
师:(指着数量这一列)这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数量
师:“45”呢?表示什么?“金额”
也就是买3板养乐多一共的价钱,又可以称为什么,你知道吗?
“3”表示什么?买1包彩虹糖的总价是3元。
“80”表示什么?买2桶星球杯的总价是80元。
小结: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收银条中找到了许多数学信息。
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单价、数量、总价。(出示课题)
探究二: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
1、
小巧准备和小队一起采购秋游零食,看看他们小队的采购清单,请你选择有用的信息填入表格。
师:矿泉水的单价是什么?生:3号,矿泉水的单价是2元
师:1号是什么呢?
生:是矿泉水的数量
师:果冻的总价是什么?
生:5号,60元
师:苹果的单价是什么?手势准备
为什么不是2号,因为它表示的是每袋苹果的单价。
师:我们已经把有用的信息全部填入表格了,那你现在能试着自己把表格补充完整吗?拿出任务单,完成表格。
汇报:
师:矿泉水的总价是什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5×2=10元
师: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要用乘法?
生:我是这样想的,矿泉水的单价是2元,买了5瓶,就是5个2,用乘法算式:5×2=10(元)
师:苹果的总价呢?
生:12×2=24(元)
师:谁来说说可以怎样求总价?
生:单价×数量=总价(板书)
你能够归纳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真会学习。
师:苹果的单价怎么求?
生:60÷3=20(个)
师: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用除法?
生:我是这样想的,要求……也就是想……
可以怎样来求数量呢?
(板书:总价÷单价=数量)
师:健达奇趣蛋的数量呢?
生:24÷8=3(个)
问:为什么也用除法来表示呢?那单价又可以怎么求呢?
(板书:总价÷数量=单价)
小结:看来啊,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单价、数量和总价这三个量中同学们只要知道了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观察三个数量关系式,有什么不同点?(求总价用乘法,求单价和数量用除法。)
师:其实啊,在这三个关系中,我们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这一个数量关系,就可以推导出另外两个。
探究三: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1、小胖花了60元买了一些香肠分给小朋友吃,每根香肠5元,小胖买了几根香肠?
(回答完整)要求买了几根香肠,就是求数量,我用总价÷单价=数量
60÷5=12(元)
2、
只列式计算,不写答句,完成任务单
同样是16元/组,所求的问题不一样,它有时表示为单价、有时表示为总价,所以我们要仔细审题。
3、秋游活动接近尾声,小亚到纪念品商店想买30个蓝鲸钥匙圈送给小朋友,有两种包装。
第一种:4元/个
第二种:18元一组,一组6个。
买哪种更合算,你能不能用多种办法算一算?
四、课堂总结,深化收获感悟
师:你学到了什么?怎么更好的记住这几个数量关系式?你还有什么体会?
板书设计:
单价、数量、总价
2×5=10(元)
12×2=24(元)
60÷3=20(元)
总价÷数量=单价
24÷8=3(个)
总价÷单价=数量
课后反思:“单价、数量和总价”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所以教学的每个层次的设计都是学生熟悉的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一是让学生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重点理解单价的含义;探究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分清单价、数量和总价,二是让学生归纳出“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三个数量关系,后面的练习也是紧贴生活实际,练习题难度不太,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数量关系去表达,以此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课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本节课还有不足之处;例如在认识单价含义的内容上再丰富一点,教学效果会更好!
单价×数量=总价三年级第一学期
4.5单价、数量、总价
单元名称
用一位数除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试用本)三年级第一学期P45-46
课题
单价、数量、总价
教学目标
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含义;2、掌握“单价×数量=总价”,并推出求单价与数量的另两个数量关系式;3、运用这一组关系式,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含义;2、掌握“单价×数量=总价”,并推出求单价与数量的另两个数量关系式;
教学难点
运用这一组关系式,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预测对策
可以将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基本数量关系:每份数、份数、总数的具体应用。
在教学渗透对应的思考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师
生
活
动一、新授1、借助收银条,认识单价、数量、总价,并得出“单价×数量=总价”。师:同学们,圣诞节马上就要来了,你开始准备礼物了吗?老师为准备圣诞节买了一些东西,这是营业员给我的收银条,我把它扫描出来了。让我们来看看它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出示收银条)师:这列是商品的货号,这列很明显是商品的名称,那么有谁知道这列数字表示什么吗?生:数量。师:对,我们把商品的件数、个数称之为“数量”。(板书:数量)师:那么猜猜看,下面一列呢?生:单价。师:对,我们把每份商品的价钱称为“单价”。(板书:单价)师:最后一列呢?生:总价。师:对。一共要付的钱数称为“总价”。(板书:总价)那么谁知道这些总价是怎么得到的?生:单价×数量=总价(师板书公式)师:非常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组常见数量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板书)让我们把这个基本公式齐念一遍。2、推导另外两个公式师:其实,那天超市为庆祝圣诞节还举办了大促销,我看中了一套漂亮的圣诞树挂件,是这么卖的(出示):
7个一组63元,单个买10元,可我不知道以组买还是单个买合算?你们知道吗?比总价:单价×数量=总价7×10=70(元)>63元,以组买合算。比单价:总价÷数量=单价(师板书公式)63÷7=9元<10元,以组买合算。比数量:总价÷单价=数量(师板书公式)63÷10=6(个)……3(元)
6个<7个
,以组买合算。师:让我们把这两个公式也齐念一遍。这三个关系式,你们认为怎样记忆最好?(组织学生讨论。只要记注“单价×数量
=
总价”这个关系式,就可以推想出其他两个关系式。)二、练习1、快速口答(1)每支钢笔售价4元,小强买了10支,一共用去多少元?
4×10
=
40(元)(2)小强买了10支钢笔,一共用去40元,每支钢笔售价多少元?
40÷10
=
4(元)(3)每支钢笔售价4元,小强用40元钱去买钢笔,最多可以买几支?
40÷4
=
10(支)2、列式计算,不必写答句。(说说各用了哪个数量关系式)
一袋奶粉售价14元,买了5袋。(1)需付多少元?14×5=70(元)(2)又买了3袋,一共用去多少元?14×(5+3)
14×5+14×3=14×8
=70
+
42=112(元)
=112(元)(3)84元能买这种奶粉多少袋?84÷14
=
6(袋)(4)一个月后,84元钱能够买7袋,奶粉的价格是涨价了还是降价了?
84÷7=
12(袋)12
元<14元
降价3、根据收银条填发票: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张收银条,老师不小心溅了点墨水上去,有些数字看不清了。可我现在要凭这张收银条开发票,必须知道这些数字,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助我吗?农工商超市(118)票号:0281
2005年12月3号
星期六15:39机号:0021
营业员:
收款员:6260954103
冰糖橙
1
5.00
5.00775081
神奇百洁布
1
4.00
4.00975220
圣诞帽
2
7.00
14.00457060
圣诞蜡烛
4
8.00
32.00880907
贺卡
12
2.00
24.00881305
荧光笔
5
3.00
15.00401437
一次性塑料台布
2
3.00
6.00136822
圣诞老人钥匙扣
4
3.00
12.00977904
围巾
2
28.00
56.00331287
果汁牛肉粒
3
16.00
48.00总计总件数:36
总计小计:216.00实收:
220.00
找零:
4.00上海市商业零售专用发票
发票代码:137020464700发
票
联
发票号码:01393105客户
年
月
日企业(盖章有效)
经手人
商品名称单价数量金额百十元角分钥匙扣3.004围巾25600牛肉粒16.004800合计人民币(大写)
百
十
元
角
分3、组题游戏四人一组,小组长领取一个信封,内含5组题,附2个错误选项。让学生根据三个数量关系式组题,看哪组编得快,编得巧。三、总结:今天你学了什么?
备
注
板书设计
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教学札记
第
4
页
共
4
页单价、数量、总价
教学内容:课本第45页
教学目标:
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3、能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
4、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2、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运用“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师:周末小胖去超市买了点东西,付完钱就拿到了一张收银条(出示收银条)观察一下,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反馈。
师:收银条上的第一列告诉我们小胖买了哪些商品,你知道第二列中的单价表示什么吗?
小结:单价就表示一件商品的价格。(板书:单价)所以,这里的5.00就表示一盒牛奶5元。
二、新课探究
1、认识单价、数量、总价
(1)师:谁来说说这些商品小胖分别买了几件?从哪里可以看出?
师:收银条中的第三列表示每样商品买的件数,我们把它叫做“数量”。(
板书:数量)
师:第四列中的金额10.00表示什么?
师:这里的金额就是买这类商品一共需要的价钱,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总价。
(板书:总价)所以收银条上的这一行就表示买2盒单价为5元的牛奶一共花了10元。
(2)练习:根据所给条件判断各量。
一瓶矿泉水2元。
(
)
小胖买薯片一共花了15元。
(
)
小巧在书店买了3本故事书。
(
)
妈妈在鞋店买了一双300元的鞋子。(
)
小结:一件商品的价格叫单价,商品的件数叫数量,买这种商品一共需要的价格叫总价。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单价、数量、总价”有关的知识。
2、探素“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商品名称
单价
数量
总价
网球
9(元)
2(个)
手帕
6(元)
9(块)
袜子
8(元)
56(元)
故事书
7(元)
35(元)
笔记本
5(本)
50(元)
尺
3(把)
6(元)
出示表格
(1)师:这里有一张表格,上面记录了所购买的商品,请大家帮老师把表格填完整。
学生合作完成填写,交流反馈。
师:说说算式是什么?为什么用乘法来计算总价?
学生反馈。
师:网球单价是9元,就是每个9元,买2个,求总价求2个9元是多少,所以用乘法,所以,单价×数量=总价。(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师:看收银条,用上面的数据来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再次出示收银条)
(2)师:根据这个数量关系,你还能找出其他数量关系吗?
学生反馈。预设:学生可能会用乘除法的关系推出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这两个数量关系。
板书: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师:你能利用表格中的数据来验证一下吗?
学生反馈。
师:通过观察、计算、归纳,我们发现了这三种数量关系,也计算出了相应的数据。除了表格中给出了8个例子,生活中还有许多可以运用到着三个数量关系的例子,你能举一个吗?(例如:矿泉水的单价是2元,买5瓶需要多少元?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2×5=10(元)。)
(3)小结:生活中的购物问题都包含着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量,这三个量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他们是(老师指板书,学生齐读。)
三、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学习单选择题
2、辨析:一箱橙汁有6盒,一箱一共72元。
买3箱,一共要花多少钱?算式:____________
买1盒,需要花多少钱?算式:______________
师:同样都是72元,在两个算式中含义一样吗?
小结:同样是72元,在计算第一个问题时它表示的是一箱橙汁的单价,而在第二个问题中表示的是6盒橙汁的总价。所以单价和总价是相对的,要到具体的题目中去分析。
3、很快就要到圣诞节了,小丁丁和小胖去礼品店为圣诞节采购礼物,他们每人带了90元,小丁丁买了6棵小圣诞树,小胖买了5顶圣诞帽,哪样商品的单价更贵呢?
不计算能知道吗?
小结:总价一样,买的东西数量多,单价便宜;
买的东西数量少,单价贵。
四、总结:
师:回顾一下今天讲了什么知识?
五、板书设计
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9×2=18(元)
总价÷单价=数量
56÷8=7(双)
总价÷单价=数量
50÷5=10(元)单价、数量、总价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45页
教学目标:
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
3、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求单价、数量及总价。
教学难点:
运用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超市情景图。
师:这是哪里啊?前两天我们刚刚过了双11,在双11的时候,很多超市都有大降价的活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有哪些商品。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单价、数量、总价
1、从这些商品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生:一包薯片5元,一瓶橙汁4元……
观察一下这些商品的信息,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它们都是一包,一瓶,一组,一套……
它们都是1份商品的价格,这里的1份可以是一包、一瓶、一组……
2、小胖和他的小伙伴们都趁这个降价的好时机去超市买了自己喜欢的商品,想知道他们买了什么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小胖买了什么?(3包薯片)
3包是几份?(3份)
谁来帮他算算3包薯片总的价格是多少?
你是怎么算的?(5×3=15元)
看来我们的小伙伴在双11期间买了不少的东西。
观察一下这张表格,你能不能给一份商品的价格、几份、总的价格起一个简短好记的名称?
小结:一份商品的价格可以叫单价,几份可以叫数量,总的价格可以叫总价。
出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单价、数量、总价(板书)。
(二)探究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1、认识了单价、数量、总价之后,请你观察一下表格中,每一行的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小结:单价×数量=总价(板书)
2、在双11的时候,不仅超市有促销活动,体育用品商店也有大减价的活动,热爱运动的小胖当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那他在购物的时候又会遇到什么数学问题呢?
(1)羽毛球1个7元,35元能买几个?(35÷7=5(个))
谁来帮小胖解决,说说你的算式?
你为什么想到用除法做?(因为要求35里有几个7。)
这里的35是什么?7和5呢?
(2)篮球1个70元,140元能买几个?(140÷70=2(个))
谁来帮小胖解决第二个问题?
这里的140,70,2是什么?
观察一下这两组算式,单价、数量、总价之间还有着怎样的关系,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小结:总价÷单价=数量
小胖在回去的路上碰到了小巧,小巧也遇到了两个问题,谁来帮小巧解决?
(1)2个篮球140元,一个篮球多少元?(140÷2=70(元))
你为什么想到用除法?(平均分成几份我们用除法算。)
140,2,70是什么?
(2)我花35元买了5个羽毛球。一个羽毛球多少元?(35÷5=7(元))
观察一下这两组算式,单价、数量、总价之间还有着怎样的关系?
小结:总价÷数量=单价
通过前面的探究,我们发现了单价、数量、总价这三者之间的三个数量关系式,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三、练习巩固
1、先说说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
学习单:填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选择一个商品)
师:单价、数量、总价中,只要知道了其中2个量,我们就能求出第三个量。
3、选择合适的条件。
(1)一箱可乐45元,( )可乐多少元?
A、5瓶
B、5箱
(2)(
),买8条毛巾要多少元?
A、每条毛巾10元
B、每箱毛巾300元
师:单价与数量的单位要相对应。
4、学校购置了一批体育器材,了解到的信息如下:
(1)羽毛球:30个,每个6元
(2)乒乓球:10个共20元
(3)跳绳:每根8元,共160元
你分别能提出哪些问题?
5、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在购物的时候还会带给我们不少的好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购物小帮手。
4元/杯
18元/组
买6杯,怎么买更划算?
5、小亚在超市里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可是不小心把发票弄脏,你能算出笔记本每本多少元吗?
物品名称
单价
数量
金额
笔记本
2本
钢笔
12元
2支
合计
60元
四、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