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三年级第一学期P49、50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通过观察、对比、想象、体验、推测等活动,建立“千米”的量感。
3、在测量“时间”“步数”活动中,初步体会以部分推测整体的方法,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
建立“千米”的量感。
【教学难点】
建立“千米”的量感。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我是小胖,国庆小长假我和爸爸妈妈绿色出行,我们带着厚1(
)的公交卡,坐地铁去参观高468(
)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因为我的身高已经是145(
),所以我买了全票,爸爸妈妈说我长大了。随后,我们来到了距离平三小学大约6(
)的五角场万达影城,观看了一场动画大电影。”
括号里填什么长度单位?
2、激发认知冲突
指“我们来到了距离平三小学大约6(
)的五角场万达影城”
这里为什么不填“米”?
小结:当我们需要表示较长的路程时,经常用“千米”做单位。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千米
(设计说明:基于学生对已学过的长度单位的认知和学生在日常中积累的生活经验,激发对认识较大长度单位“千米”的需求。)
二、初步认识“千米”
1、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看到或听到过“千米”?将图上的地点标注在数射线上。
学生独立思考,说说“上海化学工业区”为什么是在“1000米”处,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表述,完成数射线)
小结:1千米等于1000个1米,也就是1千米=1000米。
(设计说明:通过在数射线上标注地点,知道1千米与100米、200米、500米、1000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换算。同时,感受到在表示较长路程时,用“千米”做单位,能便于了解具体长度。)
2、初步感受“1千米”
(1)请大家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你们觉得1千米会多长,也比划一下。
小结:太长了,比划不了,有1000个1米,大约需要1000个小朋友合作。
(2)出示学校跑道
这是我们学校的跑道,长50米,一个来回是100米,1km就是这样的10个来回。
小结:太长了,跑1千米会很累。
(设计说明:通过比划1千米和想象跑1千米,感受到1千米很长,初步建立1千米的量感。)
3、再次感受“1千米”
(1)结合学校及周围环境体验1千米
如果从我们学校出发,沿着平凉路向东,你觉得到哪里是1千米?
(放视频录像,边放边介绍路边代表性地标,如上海银行、克里斯汀面包店、25路车站、25路终点站……)
(设计说明:通过跟随视频,在课堂上重现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体验从学校出发笔直经过的1千米,再次建立1千米的量感。)
(2)感受“超过1千米”和“不到1千米”
你们觉得杨浦公园、易初莲花超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距离我们学校有1km吗?
小结:看来1千米在实际生活中不容易估测。
三、借助步数和时间,感受1千米
1、借助步数,感受1千米有多长
依据课前实践进行推算,小朋友走1千米大约是1500步
2、借助时间,感受1千米有多长
(1)依据课前实践进行推算,小朋友走1千米大约1000秒(17分钟)
(2)讨论:小胖说:“我家到学校是1千米,我只用了2分钟”可能吗?
选择不同出行方式,完成1千米所用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设计说明:通过课前的实践活动,再结合课堂上的推算,借助步数和时间丰富了对1千米的感知。同时初步体会到以部分推测整体的方法,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3、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否有1千米
四、回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知识拓展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
100米
150步
100秒
千米
km
1km=1000m
(公里)
1千米
1500步
1000秒
米
m
(1000米)
(大约17分钟)
厘米
cm
毫米
mm学习内容:三年级第一学期P49、50《千米的认识例1、2》
学情分析:
1、学习材料分析:本课是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中的第一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千米”以及“公里”这两个单位,让学生体会1千米有多远,也通过各种实验让学生更进一步感知“1千米”有多长,培养学生的量感。
2、知识基础:学生在两年级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知道“1米”和“1厘米”大约有多长,在认识了“米”的基础上,再学习“千米”的单位,让学生初步体会1千米=1000个1米大约有多长。
3、经验基础:“千米”和“公里”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单位,在公路上、出租车等等都能看到这个单位,学生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时,结合日常生活,大约可以体会到“1千米”有多长。
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1千米究竟有多长”,形成对“千米”的量感;
3、能进行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学习重点:
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学习难点:
通过体验,形成对“千米”的量感。
学习设计:
一、引入
师:双休日,小胖一家架车去郊外游玩,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能看到许多这样的指示牌,你知道这些指示牌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交流看到的标示牌所表示的含义。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
(出示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新授
探究一: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
1、出示:49页上的数射线
师:这条数射线每一段表示多少米?你能在数射线上找到刚才在指示牌上的这些数量相应的位置吗?
下一个
B
A
上海化学
出口
出口
出口
工业区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米
1千米
2.师:观察这几个长度在数射线上的位置,你发现它们与1千米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得到:1千米=1000米
1千米=10个100米
1千米=2个500米
1千米=5个200米
师:对呀!1千米就是1000个1米,也就是1千米=1000米。
[设计意图说明:利用数射线,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观察每个出口与1000米之间的关系,从不同角度认识1千米。]
探究二:通过体验,形成对“千米”的量感
1、师:那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知道吗?谁来形容一下。
让学生自由的发挥
(1)1000个小朋友手拉手连成一排。
(2)生活常识:现在在市区,一般的公交车两站之间的路程一般是一个千米。
(3)北区汽车站到闸北公园大约1千米。
(4)一个千米要围绕我们学校的操场走4圈左右。
(5)小轿车1分钟大约行驶1千米。步行10分钟大约走1千米。
问:如果让你走操场四圈,估计一下,大约走多少时间?
师:那你大胆地估计一下从校门出发走到哪里大约是一个千米?你是怎么想的?
(从学校到星火电影院。)
2、师: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千米”这个单位?
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到千米或公里的情况。
师:闸北公园到人民广场大约6km。
声音的速度是每秒340米。
光速是每秒30万千米。
火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4千米。
我们伟大祖国东西长4500千米,南北长5500千米。
师:我们通常用km来表示千米,当我们表示较长的路程时,就经常用km作单位,千米,我们也可以称为公里。
3、练习:圈出正确的单位
①从上海到杭州的距离约为200
(米
千米)
②绕学校的操场走一圈约是250
(米
千米)
③“世界第一钢拱桥”卢浦大桥全长8722
(米
千米)
④大宁灵石公园环园道路长4
(米
千米)
小结:我们在填单位时,不仅要根据长度来判断填什么单位,还要根据前面的数来选单位。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学生熟悉的材料,帮助学生体会1千米有多长,并通过估一估从学校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真切体验1千米究竟有多长,逐步形成对千米的量感。在练习中,如卢浦大桥全场8722米,不要想当然的以为较长的距离就选了大单位“千米”,而要看前面的数是多少再选单位。]
探究三:根据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掌握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1、师:在我们的出租车的车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有这样的标示牌:起步价(3公里)13.00元。
师:3公里就是3千米,那3千米相当于多少米呢?为什么?
(因为1千米=1000米,3千米就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所以3千米=3000米。)
2、练一练
①2km=(
)m
5km=(
)m
11km=(
)m
4000m=(
)km
6000m=(
)km
28000m=(
)km
②8km+1km=(
)m
12km-6km=(
)m
5000m-2km=(
)m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说明:根据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利用乘、除法的意义进行换算。]
三、练习
练习一:填“>”、“<”、或“=”
4km(
)400m
126km(
)1260m
45km(
)
45000m
40000m(
)40km
师: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练习二:实际应用
小胖家到博物馆相距3千米,小胖每分钟走50米,从家走到博物馆要多少时间?
四、总结
问: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
师:在表示较长的路程时,我们往往用千米作单位。
五、作业
练习册:P42-43
附: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一)
1千米=1000米
在表示较长的路程时,我们往往用千米作单位。
(1
km
=1000
m
)
1千米就是10个100米。
3
km
=3000
m
1公里也就是1000米。
PAGE
1数学学科第五册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备课
第1课时
【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
P4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量感。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师: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米??厘米?毫米)?
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支铅笔长约16
(
)。(厘米)?
(2)一本数学书厚约6(
)。(毫米)?
(3)我们教室的长约7(
)。(米)?
(4)11月2日,国际马拉松比赛在上海举行,这项比赛的赛程约是42(
)。(出示图片),获得冠军的选手用了2小时08分跑完了全程。
3、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感知新知
1、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最想了解什么??(什么是千米?1千米到底有多长)??
学生讲
(1)师: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1000次有多长?
(板书:用米尺量1000次)
(板:1000米、1千米)都对,它们表示的长度是一样的,(板:=)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2)指导读:1千米=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l(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3)让学生想象1000次。?(说明1千米比较长的)?
(4)师:学校体育节的时候有一项比赛是50米快速跑,(路程长吗?和1千米
比呢?)你知道跑多少次50米是1000米吗?(怎么算出来的?)
(板书:跑20次50米)?
(5)师:学校的环形跑道长约150米,绕几圈大约是1千米(6圈)
(板书:绕跑道约6圈)
(6)师:学校的环形跑道长约150米,走一圈大约多少时间?(2分钟)
想一想:那么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分钟)。
(板:约走15分钟)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1千米,知道1千米就是(省)
2、小朋友,你们知道1千米能走到多远?你们认识家乐福超市吗?
从学校出发经过小区后门、走过共康东路、到共和新路(右转),经过宝山万达广场、再往前走,走到家乐福,约1千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这条线路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
3、千米的应用?
(1)现在我们了解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千米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屏幕显示)看,在高速公路的指示牌上就有以千米为单位的长度,你们找到吗?
(2)千米的字母表示(板:KM)
(3)在出租车上能看到“公里”,1公里就是1千米。(板:公里)
师:对千米有了更多了解了吧,考考你:
三、运用新知
1、在括号里填“米”或“千米”
(1)运动场的标准环形跑道,通常一圈是400(
)
(2)小胖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
)
(3)?我们学校到“欢乐谷”的路程是45(
)
(4)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约8842(
)
(5)黄河全长5464(
)
师: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数据情况来选择。
2、千米和米的换算
我们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间怎样换算呢?
3KM=(
)M
想:3km就是3个1km,就是3000m
7000m=(
)km想:7000m就是7个1000m,就是7km
练一练(书P50)
2km=(
)m
5km=(
)m
11km=(
)m
4000m=(
)km
6000m=(
)km
28000m=(
)km
8km+1km=(
)m
12km-6km=(
)m
5000m-2km=(
)m
3、回到马拉松比赛一题
4、选一选:
人步行每分钟约(
),每小时约(
)。
1、800米
2、80米
3、3千米
四、体验收获,评价发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
今天的回家作业是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你家大约有多少路程?
PAGE
3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
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公里)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正确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直接性”和“可视性”的体悟或者从感受经验比较抽离,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会在走路上学、乘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生活经验中接触到千米(公里),这就使得本节课很容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考虑到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实际长度概念时选用学生熟悉周围环境,这样既能有效化解难点,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相应的换算。
2、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1千米究竟是多长”,形成对“千米”的量感。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教学难点:通过体验,形成对“千米”的量感
教学关键:通过亲身体验充分感知1千米究竟有多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之前已经学过了关于长度的单位,说一说,你学过哪些长度单位?你能不能把它们从大到小排列一下?
板书:米(m)
厘米(cm)
毫米(mm)
请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进率。
板书: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下面的括号中填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课桌的长度约是100(
)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
)
学校运动会比赛跑200(
)
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约是2(
)
(说明: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系统性。)
3、师:国庆节,老师从上海出发到南京,指示牌显示距离南京还有268(?),后面应该是哪个长度单位呢?
4、揭示课题:用米、厘米都太短了。上海到南京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
板书:千米的认识
(说明:从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感受到认识千米的必要性。)
二、探究
(一)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如:
1、出示图片。
图1:路标。
图2:限速。
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
小结:表示铁路、公路等比较长的距离时,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
板书:(公里)km
(二)新课展开:
1、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师:各位同学,请大家看运动场的跑到图,它的环形跑道一圈是200米,这样跑几圈刚好是1000米?(5圈)
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
(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练一练:
2千米=(
)米
(让学生说想法)
想:2千米就是2个1千米,即2000米
5千米=(
)米
想:5千米就是5个1千米,即5000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
出示学校周边地图:这是我们学校周围的地图,从校门口出发,你认为走到哪里是1
千米呢?(学生讨论,交流,反馈)
(说明:以情激趣,使学生感到生边处处有数学,由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确的表象,从
而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三、练习巩固
1千米在你们头脑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些练习,看看同学们的掌握
情况。
1.填空
8千米=(
)米
4千米400米=(
)米
3千米25米=(
)米
2750米=(
)千米(
)米
让学生独立尝试,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2)交流反馈。
2.选择题
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身高约4(
),每小时能跑40(
)
A.厘米
B.米
C.千米
海拔最高的大河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的雅鲁藏布江,平均高度约为海拔4(
)
A.厘米
B.米
C.千米
四、联系生活,学会应用
1、十一期间,小丁丁没有选择出门旅游,他在少年宫参加完活动准备去图书馆,请问,有几条路可以选择?
小丁丁觉得路太远了,他决定打车,请你任选走法,计算一下长度,如果选择出租车,你的选择起步价够吗?
五、课后实践:
1、实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2、估一估走一千米需要多长时间。
(说明:千米的实际长度的感知,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六、板书:
千米的认识
千米(公里)km
米(m)
厘米(cm)
毫米(mm)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00米=1千米
教案设计说明:
这节课与生活实际紧紧相连,学生既似曾相识,又缺乏真正的理解,因此只有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1千米究竟是多长”,才能形成对“千米”的量感。从学生最熟悉的学校出发,以学校周边的标志性建筑或者地点为目标,在讨论和最终呈现结果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1千米的距离大概是多少,以此形成对于1千米的长度的量感,也体验了生活中的数学。学习了数学知识,练习中又需要我们回归到生活,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相互联系,比如最后一题除却计算路程问题,也涉及到了平时学生们生活中乘出租车的问题,选择不同的路虽然会最终到达目的地,但是所产生的费用确实不同的。
数学产生的根本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体验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运用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中小学生限于社会经验不足,缺乏生产实践经验,让他们接受系统性强而又抽象的数学知识,无疑会有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让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数学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经验来认识有关的数学问题,让他们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数学成为中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因此这节课教师要有准备地计划和选择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设置恰当的课堂教学情景,使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工,通过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使新知识同化
(
顺应
)
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去,达到对新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同时老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在这种活动情景中自主地进行数学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6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