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评(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评(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9-30 12:0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测评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山西长治第二中学高一期中)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现象
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诗句中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2.(2020福建泉州永春华侨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均可跟碱反应
B.酸性氧化物在常温常压下均为气态
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3.(2020山东平度第九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做氧化剂
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变化
C.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
D.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2019广东二师附中高一测试)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反应是(  )
A.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C.硝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盐酸与稀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5.(2020安徽合肥一中高一月考)近年来发现用铈(Ce)的氧化物可高效制取H2,制备原理如图所示,已知0<δ<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最终转变为化学能
B.T<1 050 ℃时,CeO2-δ比CeO2稳定
C.CeO2是水分解的催化剂
D.两步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6.(2020福建莆田第六中学高一月考)不另用任何试剂就能将下列四种溶液:①CuSO4、②Na2SO4、③KCl、④BaCl2鉴别出来,其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
                
A.①②④③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7.(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第八中学高一期中)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向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OH-+H++SBaSO4↓+H2O
B.碳酸镁与稀硫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
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
D.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盐酸:HC+H+CO2↑+H2O
8.(2020江苏南通高一期中)在含有大量Fe3+、H+、S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Ba2+ B.OH- C.HC D.N
9.(2020江苏苏北高一学情调研)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
B.该装置图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
C.该实验装置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
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检验是否有氯气逸出
10.(2019北京朝阳区高一期末)滴有酚酞的Ba(OH)2溶液显红色,在该溶液中分别滴加X溶液后有下列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装置 X溶液 现象

盐酸 溶液红色褪去,无沉淀,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

Na2SO4
溶液 溶液红色不变,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

H2SO4
溶液 溶液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逐渐变暗
A.实验Ⅰ中溶液红色褪去,说明发生了反应H++OH-H2O
B.实验Ⅱ中溶液红色不变,且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依然存在有大量的Na+与OH-
C.实验Ⅲ中溶液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逐渐变暗,说明发生了反应Ba2++2OH-+2H++SBaSO4↓+2H2O
D.将实验Ⅱ中Na2SO4溶液换成CuSO4溶液,现象与原实验Ⅱ中的现象相同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2020湖南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一月考)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过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  )
A.Na2CO3 NaCl NaOH
B.NaOH NaCl Na2CO3
C.NaCl NaOH Na2CO3
D.NaCl Na2CO3 NaOH
12.(2020山西应县第一中学校高一期中)下表第Ⅰ栏与第Ⅱ栏中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用第Ⅲ栏中的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选项 第Ⅰ栏 第Ⅱ栏 第Ⅲ栏
A 向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 向盐酸中滴加氨水 H++OH-H2O
B 向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向FeCl3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 Fe3++3OH-Fe(OH)3↓
C 向NaHCO3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 向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NaHCO3 HC+OH-H2O+C
D 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气体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SO2气体 SO2+OH-HS
13.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N2、Cl-六种微粒。其中N2、Cl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lO-
B.消耗1 mol还原剂,转移3 mol电子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14.(2020湖南长沙第一中学高一阶段性检测)某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K2SO4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KCl,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将滤液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试剂Ⅰ是Ba(NO3)2溶液,试剂Ⅲ是HCl溶液
B.①②③的操作均为过滤
C.步骤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除去Ba2+
D.Y和Z中都含有BaSO4
15.将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SO2+2Fe3++2H2OS+2Fe2++4H+、Cr2+6Fe2++14H+2Cr3++6Fe3++7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原性SO2>Fe2+>Cr3+
B.氧化性Cr2>SO2>Fe3+
C.两个反应中Fe2(SO4)3均做还原剂
D.Cr2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60分)
16.(2020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一期中)(20分)Ⅰ.对于数以万计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无可替代。
(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CaO、CO2、MgO、Fe2O3、CuO。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四种物质有明显的不同,指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写出两条依据):
①                  ;?
②                 。?
(2)生活中的食醋和豆浆分别属于分散系中的        和 。?
Ⅱ.下图为五个椭圆交叉构成的图案,椭圆内分别写了C2H5OH、CO2、Fe2O3、FeCl3和Na2SO4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的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标准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类标准代号A表示   (填选项)。?
a.两物质都是氧化物
b.两物质的水溶液都可以导电
c.两物质都是含碳化合物
d.两物质都是非电解质
(2)上述五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7.(2020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一月考)(20分)(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种化学反应的是     。(填序号)?
①Fe+Cu2+Fe2++Cu
②Ba2++2OH-+2H++SBaSO4↓+2H2O
③Cl2+H2OH++Cl-+HClO
④C+2H+CO2↑+H2O
⑤Ag++Cl-AgCl↓
(2)在下列反应中,HCl做还原剂的是     ,HCl做氧化剂的是     。?
①CaCO3+2HClCaCl2+CO2↑+H2O
②Fe+2HClFeCl2+H2↑
③PbO2+4HCl(浓)PbCl2+Cl2↑+2H2O
④KClO3+6HCl(浓)KCl+3Cl2↑+3H2O
⑤CuO+2HClCuCl2+H2O
(3)在横线上补充所需的离子或分子,并配平方程式。
① P+ FeO+ CaO Ca3(PO4)2+ Fe?
② Mn2++ Cl+ H2O MnO2↓+ Cl2↑+ ?
(4)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同学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原因:
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是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    ,其原因是              。?
②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     ,原因是                         。?
③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          ,原因是                  。?
18.(2020山西长治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20分)某固体物质可能由K2SO4、KI、NaCl、CuCl2、CaCl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下列五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①混合物加水得无色透明溶液;
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该沉淀滤出,并将滤液分成两份;
③上述白色沉淀可完全溶于稀盐酸;
④往一份滤液中滴加氯水并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CCl4层呈无色(已知氯水能将I-氧化为I2,I2易溶于CCl4);
⑤往另一份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由此可推断出:
(1)写出③中白色沉淀可完全溶于稀盐酸的离子方程式                 。?
(2)写出⑤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3)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     ;一定含有     ;无法确定是否含有     。?
(4)②中所得沉淀的洗涤的方法是                           。?
参考答案
第2章测评
1.B 根据胶体的性质,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现象,故A正确;“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诗句中对青蒿素的提取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Fe+CuSO4Cu+FeSO4过程中发生了置换反应,故C正确;蜡烛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2.A 酸性氧化物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均可以跟碱反应,故A正确;酸性氧化物可以是气体、固体,如SiO2、Mn2O7等为固体,故B错误;金属氧化物可以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等,故C错误;不成盐氧化物既不能与酸反应也不能与碱反应,如NO,故D错误。
3.D 氧化剂指在一个具体的反应里,得到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氧化性是物质的性质,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在不同的反应中可能表现不同的性质,选项A错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转移,选项B错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被氧化,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选项C错误;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置换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和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正确。
4.B 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A不符合题意;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Ba2++2OH-BaSO4↓+2H2O,不能用H++OH-H2O表示,故B符合题意;硝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C不符合题意;盐酸与稀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D不符合题意。
5.B 由图可知太阳能最终转化为氧气和氢气中的能量,所以太阳能最终转变为化学能,A正确;T<1050℃时,CeO2-δ转化成CeO2,所以CeO2比CeO2-δ稳定,B错误;CeO2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CeO2是水分解的催化剂,C正确;两步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第一步生成氧气、第二步生成氢气,所以两步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6.C ①CuSO4为蓝色溶液,其他为无色液体,可首先鉴别出CuSO4溶液;硫酸铜可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判断出BaCl2溶液;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判断出Na2SO4溶液;剩余溶液为KCl溶液,综上所述,判断顺序为①④②③。
7.A 向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BaSO4↓+2H2O,故A错误;碳酸镁与稀硫酸反应发生的离子反应为MgCO3+2H+Mg2++H2O+CO2↑,故B正确;金属铝溶于盐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故C正确;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H+CO2↑+H2O,故D正确。
8.D S与Ba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H+与OH-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HC与H+反应生成CO2和水,故C错误;N不与Fe3+、H+、S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
9.C 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中含有HCl、水蒸气等杂质。氯气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氯气污染环境,A项正确;二氧化锰和浓盐酸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反应,还需要进行尾气处理,B项正确;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C项错误;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用此法可检验是否有氯气逸出,D项正确。
10.D Ba(OH)2溶液显碱性,滴加盐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H++OH-H2O,溶液红色褪去,故A不符合题意;Ba(OH)2与Na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Ba(OH)2+Na2SO4BaSO4↓+2NaOH,溶液中依然存在大量的Na+与OH-,故B不符合题意;H2SO4与B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Ba2++2OH-+2H++SBaSO4↓+2H2O,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灯泡变暗,氢氧根浓度逐渐减小,红色逐渐褪去,故C不符合题意;CuSO4与B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Ba(OH)2+CuSO4BaSO4↓+Cu(OH)2↓,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减小,灯泡逐渐变暗,氢氧根浓度逐渐减小,红色逐渐褪去,与加入Na2SO4溶液的实验现象不同,故D符合题意。
11.C 由于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能与溶液中Mg2+、Ag+、Ba2+均形成沉淀,先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出现三种沉淀,不符合每次得到一种沉淀的要求,故A错误;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与溶液中的Mg2+、Ag+都形成沉淀,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两种沉淀,不符合每次得到一种沉淀的要求,故B错误;氯化钠只能与溶液中的Ag+形成氯化银沉淀,然后加入的氢氧化钠只与溶液中Mg2+形成氢氧化镁沉淀,最后加入的碳酸钠使溶液中的Ba2+形成碳酸钡沉淀,满足每次只得一种沉淀的要求,故C正确;加入氯化钠与溶液中的Ag+形成沉淀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能同时与溶液中的Mg2+、Ba2+形成沉淀,不符合每次得到一种沉淀的要求,故D错误。
12.CD 向盐酸中滴加氨水,氨水中的NH3·H2O为弱碱,离子方程式为H++NH3·H2ON+H2O,不能用H++OH-H2O表示,故A错误;往FeCl3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会生成AgCl白色沉淀,不能用Fe3++3OH-Fe(OH)3↓表示,故B错误;往NaHCO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往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NaH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产物相同,能利用同一离子反应方程式HC+OH-H2O+C表示,故C正确;通入过量SO2气体反应生成HS,离子方程式为SO2+OH-HS,故D正确。
13.C 根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ClO-为反应物,N2为生成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NN2↑+3H2O+3Cl-+2H+。由方程式可知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从+1价变为0价,反应的氧化剂为ClO-,选项A正确;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则消耗1mol还原剂,转移3mol电子,选项B正确;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选项C错误;反应生成H+,溶液酸性明显增强,选项D正确。
14.C 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由流程可知,溶解后加试剂Ⅰ为BaCl2,过滤分离出沉淀Y为硫酸钡、碳酸钡的混合物,X中含KCl、BaCl2,试剂Ⅱ为碳酸钾,过滤分离出Z为碳酸钡,W是含KCl、K2CO3的混合溶液,试剂Ⅲ为盐酸,反应得到Q是含KCl、HCl的混合溶液,然后蒸发结晶得到KCl;由分析可知,试剂Ⅰ是BaCl2溶液,不能用Ba(NO3)2溶液,否则会引入杂质N,故A错误;操作①、②为过滤,而③的操作为酸化,故B错误;试剂Ⅱ为碳酸钾,步骤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除去Ba2+,故C正确;Y为硫酸钡、碳酸钡的混合物,Z为碳酸钡,故D错误。
15.AD 反应SO2+2Fe3++2H2OS+2Fe2++4H+中,SO2做还原剂,Fe2+为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SO2>Fe2+,反应Cr2+6Fe2++14H+2Cr3++6Fe3++7H2O中Fe2+为还原剂,Cr3+为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Fe2+>Cr3+,综上所述还原性SO2>Fe2+>Cr3+,故A项正确。反应SO2+2Fe3++2H2OS+2Fe2++4H+中,Fe3+做氧化剂,S为氧化产物,SO2为还原剂,所以氧化性Fe3+>SO2,反应Cr2+6Fe2++14H+2Cr3++6Fe3++7H2O中,Cr2为氧化剂,Fe3+为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r2>Fe3+,综上所述氧化性Cr2>Fe3+>SO2,故B项错误。反应SO2+2Fe3++2H2OS+2Fe2++4H+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Fe2(SO4)3为氧化剂,故C项错误。Cr2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也能将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故D项正确。
16.答案 Ⅰ.(1)①CO2,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其余为固态
②CO2,该物质为非金属氧化物,其余为金属氧化物(或CO2,该物质为酸性氧化物,其余为碱性氧化物)
(2)溶液 胶体 Ⅱ.(1)cd (2)Fe2O3+6H+2Fe3++3H2O
解析 Ⅰ.①根据物质的状态,CO2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其余为固态;②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CO2为非金属氧化物,其余为金属氧化物;根据物质的性质,CO2为酸性氧化物,其余为碱性氧化物。
(2)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豆浆中的蛋白质分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故生活中的食醋和豆浆分别属于分散系中的溶液和胶体。
Ⅱ.(1)乙醇不是氧化物,故a错误;乙醇的水溶液不导电,故b错误;乙醇和二氧化碳都是含碳化合物,故c正确;乙醇和二氧化碳两物质都属于非电解质,故d正确。
(2)五种物质中Fe2O3能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
17.答案 (1)③ (2)③④ ②
(3)①2P+5FeO+3CaOCa3(PO4)2+5Fe
②5Mn2++2Cl+4H2O5MnO2↓+Cl2↑+8H+
(4)①红褐色液体 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胶体微粒太少 ②生成红褐色沉淀 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 ③生成红褐色沉淀 长时间加热,胶体发生聚沉
解析 (1)①Fe+Cu2+Fe2++Cu表示铁与可溶性铜盐反应,可表示一类反应;②Ba2++2OH-+2H++SBaSO4↓+2H2O表示氢氧化钡与可溶性硫酸氢盐或者硫酸反应,表示一类反应;③Cl2+H2OH++Cl-+HClO表示氯气与水反应,只表示一种反应;④C+2H+CO2↑+H2O表示强酸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表示一类反应;⑤Ag++Cl-AgCl↓可表示硝酸银与可溶性氯化物的反应。
(2)①CaCO3+2HClCaCl2+CO2↑+H2O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都不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②Fe+2HClFeCl2+H2↑中H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HCl为氧化剂;③PbO2+4HCl(浓)PbCl2+Cl2↑+2H2O中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反应中HCl为还原剂;④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KClO3为氧化剂,HCl为还原剂;⑤CuO+2HClCuCl2+H2O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HCl做还原剂的是③④,HCl做氧化剂的是②。
(3)①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5FeO+3CaOCa3(PO4)2+5Fe;②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Mn2++2Cl+4H2O5MnO2↓+Cl2↑+8H+。
(4)①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并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不能形成胶体;②生产自来水时需向水中通入氯气,氯气遇水会产生次氯酸(HClO),HClO可用于消毒,同时生成HCl,HCl、HClO电离生成的阴离子Cl-、ClO-中和了Fe(OH)3胶粒所带的正电荷,使胶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形成红褐色沉淀;③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当液体呈红褐色时应停止加热,否则生成的胶体在加热条件下发生聚沉,形成红褐色沉淀。
18.答案 (1)BaCO3+2H+Ba2++CO2↑+H2O
(2)Ag++Cl-AgCl↓
(3)K2SO4、KI、CuCl2、CaCl2 Na2CO3 NaCl
(4)沿玻璃棒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滤出后重复此操作2~3次
解析 (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③中白色沉淀应为碳酸钡,碳酸钡可完全溶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2+CO2↑+H2O。
(2)⑤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Cl-+Ag+AgCl↓。
(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K2SO4、KI、CuCl2、CaCl2,一定含有Na2CO3,无法确定是否含有NaCl。
(4)洗涤②中所得沉淀的方法是沿玻璃棒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滤出后重复此操作2~3次。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