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第2节
内能
一、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的质量、体积很小很小
(2)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一颗小露珠中含有1021个水分子。
思考:组成物质的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呢?
五年后,彼此进入对方1mm
固体、液体、气体都存在这样的现象:
归纳现象:
一、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2.两种不同的物质可以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
——这种现象称为扩散现象。
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会变黑,用笤帚扫都扫不干净。
思考: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3.扩散现象证明:
(1)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存在空隙
什么因素会影响扩散现象的快慢呢?
(2)影响因素:
温度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越明显,这种运动称之为分子热运动。
既然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为什么固体和液体不会飞散开,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同时压缩它们又很难呢?
思
考
分子间的作用力
知识点3
实验: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是什么力使得两块铅柱结合在一起?
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会变大?
实验观察2
弹簧测力器拉住玻璃板,玻璃板接触水面。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注:分子间的引力使固、液体的分子不致散开而保持一定的体积。
实验:
将一个大号注射器的活塞拔出一些,然后用橡皮套堵住出口,再将活塞往前推一段后,发现很难再推动。
气体相对固体、液体来说,容易压缩,但达到一定程度后也很难再继续压缩。
2、分子间的斥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研究表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同时存在。
(1)分子间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小于10-10
m)时,以排斥为主;
(2)在这个范围之外(大于10-10
m)时,以吸引为主;
若分子间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大于10-9
m
)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变得十分微弱,所以认为没有相互作用力。
拓展
破镜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平衡距离,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的引力,不能把破碎的镜子重新聚合在一起,也不能用分子的斥力去解释。?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固体分子间距
液体分子间距
气体分子间距
所以固体、液体、气体会有不同的特征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固体分子间距
液体分子间距
气体分子间距
二、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项目
物态
间距
作用力
分子运动情况
体积
形状
固态
小
很大
只能在一定位置附近振动
有一定的体积
有一定的形状
液态
较小
较大
分子可在某个位置附近振动、分子群可以相互滑过
有一定的体积
没有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
很大
很小
每个分子几乎都能自由运动
没有固定体积
没有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随堂练习
1.关于分子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直径很小,一般为10-10cm
B.液体能流动是因为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C.物体内部的分子,有的运动,有的静止
D.0
℃时物体内部的分子仍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不断地寻找与热有关的某种能量
“热”是一种能量吗?它能做功吗?
运动着的足球具有动能
分子动能
我在动,也有动能噢!
动能
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叫作分子动能。
宏观物体运动时具有动能,那么微观物体分子具有什么能呢?
被拉伸或压缩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
分子势能
弹性势能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势能,而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会不会也有势能呢?
分子之间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作分子势能。
1、定义: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做物体的内能。
二、内能
2、单位:焦耳(J)
①
所有分子。
②“内能”是指物体具有的,而不是分子具有的。
注意:
炽热的铁水
冰冷的冰山
温度很高,分子热运动剧烈,它具有内能。
温度虽低,其内部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它也具有内能。
3.说明:
(1)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内能。
(2)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即不知道内能的准确值。
思考:是不是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例1
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的物体没有内能
B.
内能是物体内部一部分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
C.
内能是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D.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D
温度较低
温度较高
内能跟温度有什么关系?
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反之,同一物体的温度越低,
内能越小。
物体的内能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对同一种物质,质量越大,物体内部分子数越多,所以分子动能和势能总和也会越大,即内能也大。
思考: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内能一定相等吗?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某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状态不同,内能则不同。由吸放热判定。
(3)状态
(1)温度
(2)质量
取一根较长的粗铁丝,我们有什么办法改变铁丝的内能?
将这些方法分两类,说说你分类的原则是什么?
探究: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2、用铁锤反复敲打
4、用手反复弯折
1、用火加热
3、放在太阳下晒
5、放在热水中烫
6、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用火加热
放在太阳下晒
放在热水中烫
用铁锤反复敲打
用手反复弯折
在地上反复摩擦
用温度更高的物体,使铁丝温度升高
温度升高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运动
使铁丝温度升高
做功
热传递
实验1.对物体做功——压缩气体做功
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管中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在快速向下压活塞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现象:
棉花会发生燃烧。
原因:
因为活塞压缩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燃点,导致棉花燃烧。
实验1.对物体做功——压缩气体做功
实验2.物体对外做功——气体对瓶塞做功
试管内有一些水,用软木塞塞紧,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等水沸腾后,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1)现象:
(1)现象:活塞被喷出,同时试管口出现“白气”(听到了声音)。
(2)能量转化:
(1)现象:活塞被喷出,同时试管口出现“白气”(听到了声音)。
(2)能量转化: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1)现象:活塞被喷出,同时试管口出现“白气”(听到了声音)。
(2)能量转化: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3)“白气”的成因:
(3)“白气”的成因: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珠。
(4)避免危险:试管口朝向无人处。
实验2.物体对外做功——气体对瓶塞做功
1、做功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
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温度升高
物体对外做功
物体内能减小
自身温度降低
做功的实质是:内能的转化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
做功
搓手时手变热了
滑下时摩擦发烫了
钻木取火
内能增加了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注意:
(1)热量是过程量,
不能说物体“具有”或“有”多少热量,
只能说“吸收”或
“放出”
多少热量。
(2)热传递过程传递的是能量,传递能量的多少用热量来表示。
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传递
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转移到
(不同物体之间)
高温部分
低温部分
(同一物体之间)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注:热传递和做功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方式
做功
热传递
实例
实质
效果
联系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做功和热传递的区别
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
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做功、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式等效,即仅凭内能的改变无法判断改变内能的方式
摩擦生热、锻打物体等
晒太阳、烤火取暖等
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相互转化
内能的转移
内能、热量、温度的区别与联系
温度
热量
内能
表述
内能与温度
内能与热量
热量与温度
用“
降低”
“
升高”
“
降低到”
“
升高
到”“是”等表述
用“
放出”
“
吸
收”
或“
传递”
等表述
用“
有”
“
具有”
“
改变”
“
增加”
“减少”等表述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内能增加时,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物体温度升高时,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而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也不一定升高
三、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关系
1.内能和温度
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
(如:晶体熔化或液体沸腾时,不断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
但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增大(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分子动能变大)。
注: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用升高、降低或变化等表示,不能用有、含有、具有或传递表示。
三、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关系
2.内能和热量
物体内能增大不一定吸收热量(有可能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但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传递的就是热量)
可见温度,热量的变化能决定内能变化,
而热量,内能的变化不能决定温度的变化
三、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关系
3.温度和热量
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了),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晶体凝固)。
注:
(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2)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3)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小结:
1.扩散现象证明:
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内能:
(1)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热传递。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_______和_____.
2.物体内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温度升高这个物体的内能______.
3.冬天,用嘴对手呵气,手会暖和,这是用______的方法增加了手的内能.两手摩擦也能使手暖和,这是用____的方法增加手的内能.
热传递
做功
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分子势能
增加
热传递
做功
课堂练习:
4.判断题:
A
0℃冰的内能为零
(
)
B
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一定为零
(
)
C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
)
D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
)
5.下列过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
A
用砂轮磨刀
B
煤气灶烧水,水温升高
C
火箭腾空而起
D
陨石坠入大气层,成为流星
×
×
√
×
C
电风扇工作
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点燃的蜡烛
______能转化为____能
双手摩擦
______能转化为____能
白炽灯发光
____能转化为_____能
电
机械
化学
光
机械
内
电
光
6.指出下列各种现象中,大部分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流星穿过大气层时会变得炽热
____能转化为____能
将冰放在地面上拖,冰会熔化
____能转化为____能
反复弯折铁丝,弯折部分温度升高
____能转化为____能
擦燃火柴
____能转化为____能水电站发电
____能转化为____能
水蒸气对活塞做功
____能转化为_____能
机械
内
机械
内
机械
内
机械
内
机械
电
内
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