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内容:浙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万以上的数第六课时
课本第102--103页
教学目标: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
明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横式算法和竖式算法之间的对应关系;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多种算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会知识的推移,能利用已有的知识类推出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法。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理解。
教学难点:
位值概念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
1.学生知识准备:已具备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多种算法,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多种算法;
2.学生准备答题卡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三位数乘一位数。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多种算法,现在,我们来一起整理一下。
(课件出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三种算法)
学生在答题纸上完成六道练习题。
指名学生进行分别讲解这样算的理由。实物投影展示。
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如果两个乘数都是两位数呢?我们还掌握了哪几种算法?
(学生回答:一是十字相乘法,二是传统算法)
学生在答题纸上完成四道练习题。
指名学生分别讲解,集体在课件上展示。
小结:不论是哪一种算法,他们的共同点都是用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位乘数的每一位数,最后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就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探究新知:
乘法的意义再认识。
课件出示:1个杯子重125克,12个杯子重多少克?
师:怎么计算?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学生回答)
算法探讨:
师:这道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分别是几位数?怎么计算出结果呢?试一试吧!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尝试解决。
集体在黑板上展示。
师生共同分析:注意个别分析后,整体分析,横式与竖式对应分析。注意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的合理使用,注意竖式的多种表现方式及统一的位值原理的应用。
小结:看来,不论是哪种算法,我们都是用一个乘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上的每个数位上的数,注意计算时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积的末尾就和哪一位对齐,最后将各个部分积相加就是这两个多位数的乘积。
强调传统算法: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的方法可真多!我们来一起完成下面这几道题吧!
(课件出示)
师: 仔细观察这三个竖式,竖式中的第一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在答题卡上独立完成)
师:你发现了什么?哪道题容易出错?为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师简单介绍传统竖式算法的三种形式:阶梯式 齐头式 跨越式
练习巩固:
强化算理的练习:
①完成表格,并转换成竖式计算的形式。
②结合情景理解部分积。
(课件出示,集体完成,课件展示)
数位概念的巩固:比较竖式中两个积的大小。
(课件出示,集体完成,课件呈现)
多种算法的巩固:
(课件出示:铺375平方米的草地,每平方米的费用为24元。铺草地的总费用是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展示,对算法进行理解和归类。引导学生体会同一道题可能有多种算法。
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你能用这种计算方法解决三位数乘三位数甚至四位数吗?
为什么可以?
只要注意什么就行了?
你能总结一下吗?
五、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
125×12=?
(多种算法展示)
计数单位 两两相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