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1.4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1.4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29 16:3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1.4测量平均速度
导学目标知识点
1.
学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
2.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3.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
导学方法:观察实验法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
﹚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
2.物体做变速运动,前10min走了3km,停止5min后,又以240m/min的速度运动了5min
求;前10min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3.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有:
课堂导学
1.
实验原理;
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3.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什么仪器?
4.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提出问题: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和_______;
(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
(3)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
(4)通过计算:
下半段路程S3=
S1-S2和
下半段时间t3=t1-t2
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6.分析与论证
v2即: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三.课练习堂
1.小明在利用图7进行“测平均速度”实验时,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
实验次数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1
S1=75.0
cm
t1=2.6s
V1=28.85
cm/s
2
S2=75.0
cm
t2=2.5s
V2=_____
cm/s
3
S3=75.0
cm
t3=2.4s
V3=______
cm/s
v=______
cm/s
四、课后练习:
1.如果有手表和停表两种计时器供你选择,你将选择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片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斜面应保持很小的坡度,这对实验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骑自行车上坡用50s,下坡用20s,坡长100m,求上坡的平均速度,下坡的平均速度,上、下坡一次的平均速度。
5.明同学想利用图8中的器材探究:改变斜面的坡度,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是否发生变化?
猜想:
(1)你的猜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图7中所给器材来验证你的猜想,具体实验步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