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探索碱的性质(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探索碱的性质(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9-18 09:0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探索碱的性质
第1课时
夯实基础
1.碱的定义:碱就是电离时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
2.碱的共性:
(1)碱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______,无色酚酞试液___________。(注意:只有碱溶液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2)碱能与酸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如KOH和H2S0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如Ca(OH)2和CO2,NaOH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如NaOH和CuS0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和Fe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和Fe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作用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运用
4.向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能生成蓝色沉淀的是
( )
. KCl B. HCl C. FeCl3 D. CuS04
5.石蕊、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是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B.无明显现象
C.生成无色气体 D.石蕊呈紫色
6.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2滴酚酞试液,然后逐滴滴入稀硫酸,直至反应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 )
A.红色→无色→无色 B.无色→蓝色→红色
C.无色→红色→无色 D.红色→无色→红色
7.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 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Z膨胀。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 )
8.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将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 )
A.无色酚酞试液 B.二氧化碳气体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银溶液
9.下列氧化物中既不能与酸反应,又不能与碱反应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化铝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
10.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应选用的试剂是( )
A.澄清石灰水 B.硝酸银溶液 C.石灰石 D.生石灰粉末
11.将某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其中一支加入氢氧化钠,另一支加入硝酸银,结果前者产生红褐色沉淀,后者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是 ( )
A. CaCl2 B. Fe2(SO4)3 C. FeCl3 D. Fe(N03)3
12.将4.4 g CO2通入200g4%的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g。
(2)求生成的Na2C03的质量。
拓展延伸
13.下列图象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B.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C.向H2S04和CuSO4的混合溶浪中加NaOH溶液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14.现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9.3g与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2.2g, 求:
(1)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原固体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原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第2课时
夯实基础
1.氢氧化钠: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_____色固体。暴露在空气中易_________,而且能和空气中的_________发生反应,故应密封保存。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时会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钙:俗名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_____色的粉末,______溶于水,有腐蚀性。
3.氢氧化钙可由_________和水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反应中放出大量的_______。
综合运用
4.下列物质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且有其他物质生成的是 (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纳钠固体 D.氯化钠
5.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的内壁时间长了会产生一层白色物质,这层白色物质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洗去这种白色物质可以用__________。农业上中和酸性土壤可以用________。
6.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现有一瓶氢氧化钠固体,要检验其是否已经变质,可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然后加入___________来检验。
7.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
A. CuO+H2S04=CuS04+H20 B. HCl+AgNO3=AgCl↓+HNO3
C. Ba(OH)2+H2S04=BaS04↓+2H20
D. CaCO3+2HCl=CaCl2+H20+C02↑
8.某工厂拟选用下列物质处理含硫酸的废水。现花最少的钱中和等量的废水应选择 ( )
A.NaCl B.CaCO3 C.Ca(OH)2 D.NaOH
9.请从物质的组成或构成等方面分析,导致下列物质的性质相似或有差异的原因:
(l)NaOH溶液和KOH溶液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______________。
(2)硫酸、盐酸都是酸,但硫酸可以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盐酸却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完全中和αg H2S04,需要b g NaOH,若改用含b g KOH的溶液中和αg H2S04时,反应后溶液的pH是 ( )
A.大于7 B.等于7 C.小于7 D.无法确定
11.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任意一种实验装置,简述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请你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12.国家环保总局已规定将各类实验室纳入环保监管范围。某中学九年级甲、乙两个班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做的实验和使用的试剂如图所示。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班的废液缸中,甲班废液呈红色,乙班废液呈蓝色。
0)请你分析废液的成分:甲班废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乙班废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许多高校、中学以及科研单位的化学实验室排放的各类废液大都未经严格处理便进入了下水道。甲班的废液若直接排入铸铁管下水道,会造成什么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建议如何处理甲班的废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工厂向河中排放的酸性废液中含有CuCl2。为了测定废液中CuC12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取了100 g废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测得生成Cu(OH) 2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1)说明图上OA段未生成Cu(OH)2沉淀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废液中CuC12的质量分数。
14.某碱的化学式是M(OH)x(M代表金属元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1。用3.65%的盐酸和17.1 % 的M(OH)x溶液在井穴板中进行反应,每一井穴中都加入石蕊试液作指示剂。
加入试剂的量(假设每滴试剂的质量相同)及颜色变化如下:
(1)在6个井穴中,HCl和M(OH) x恰好反应完全的是___________ (填编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OH)x中x的值是___________。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