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表
学科:
生物
授课年级:
七年级
教师姓名:
李
章节名称
《开花与结果》
计划学时
1学时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本章讲述的是被子植物的一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本节是本章的第三节《开花与结果》,主要包括“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三个模块,与前面所学习的内容相呼应,结合之前学习内容即概要的叙述了被子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
学习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已有较大的发展,但仍需要具体的感性知识作支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在之前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种子萌发,植株生长,为他们理解本节课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花的主要结构以及其对应的果实部位。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联系生活初步认识人工授粉在农业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植物开花结果的视频导入课堂,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材料自主探究花的结构,利用多媒体播放故事情境让讨论学生分析传粉、受精与结果的关系,最后利用互联网科普短视频向学生介绍人工授粉的相关应用,总结结束课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3.认同科技发展对农业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
花与果实的关系?
(2)传粉、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教学难点
传粉、受精的过程
媒体与资源
知识点
学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花的结构
掌握
花的结构:实验图片
让学生根据图片讲解自己试验过程中看到的结构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花的结构
传粉与受精
理解
传粉与受精过程:情境视频+flash动画
让学生观看情境视频初步理解传粉受精的概念与意义,利用flash动画加强学生对该过程的进一步认识。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传粉受精的过程,肯定传粉受精对植物的积极意义。
果实与种子
掌握
子房与桃子的3d结构图
层层剥离,讲解对应关系
学生能够说出子房对应部分发育成果实的哪些结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集1-2朵花朵
采花
为课堂做准备
导入
视频展示:植物开花结果的过程
问题:大多数植物都会经历开花结果,花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开花与结果又有什么联系?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
吸引学生注意
中心授课
花的结构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实验用具(实验工具课前提前下发)在教师引导下,根据课本图3-21由外到内解剖花,初步辨别花的结构。
请一个小组代表根据观察结果,结合PPT花的结构向同学讲解本组采集的花的结构,对比PPT有何不同,同时描述所观察到各个结构的特征,并猜想其功能。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PPT展示花的结构,并指出花的主要结构。
1.解剖花,根据课本,思考讨论花的结构
2.小组代表讲解花的结构。
让学生动手探索,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传粉与受精
(1)播放展示故事情境:一棵桃树上开满了桃花,蜜蜂蝴蝶纷纷到桃花簇中翩翩起舞,使得许多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其中一朵花的某个部分被害虫吃掉了,到了果实成熟的季节,其他有雌蕊的花都形成了果实,唯独残缺的花孤零零凋落了。
教师提问:
①花与果实有什么关系?
②蜜蜂和蝴蝶在花簇中翩翩起舞是在干什么?起到什么作用?
③花粉落到雌蕊点柱头上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2)播放传粉与受精过程的flash动画结合讲解,让学生对这个过程加深记忆与理解。
1.听故事情境
回答相应问题
2.看传粉受精过程
视听结合增加学生专注度,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对课堂内容充满兴趣
果实与种子
1.教师根据故事情境进一步提问:
为什么残缺的花朵孤零零凋谢了,而没有长出果实?它哪个部位遭受损伤导致其没有结果。(引导学生提出猜想)
请学生根据自身猜想以及前面所学内容给出相应的解释。
评价学生的猜想,对学生的解释进行补充和修正。
(4)根据上述探究得出雌蕊是影响果实发育的重要部位,动画展示果实形成的过程,提问:子房、胚珠、子房壁、受精卵分别对应形成果实的什么部位?果皮是我们平时吃水果削去的那部分吗?
2.解释我们平时吃水果削去的那部分与果皮的关系,同时联系生活中人们吃的玉米和瓜子会有缺粒、空瘪的现象,引出人工授粉的知识。
学生作出猜想(雌蕊、雄蕊、花瓣)并解释猜想
学生回答:
①果实、种子、果皮、胚
②是/不是
思考认识人工授粉的基本过程
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种子与果实的关系,延伸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视野
巩固
利用知识结构进行回顾
回忆完成对应练习
帮助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形成知识框架,巩固学习内容
作业
绘制花的结构图以及花与果实的关系图
完成作业
课后巩固
课堂教学流程图
教学反思
本节课运用了多种教学媒体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
课堂中教师讲解与学生合作探究相结合,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利用填空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各个教学环节在实际上课中可能更加挑战教师的指导能力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些内容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存在困难,还需要根据现实课堂做进一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