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29 11:2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统编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第9课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
一、古诗赏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
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_。
解释词语:
题:_______ 缘:_________ 不识:_____________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二、阅读《暮江吟》,完成练习。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
本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
A.秋天傍晚 B.春天早晨 C.冬天黄昏
第三、四句写了新月初升时的景色,作者把_____比作______,把____比作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之情。
怎样理解“半江瑟瑟半江红”这句诗?(  )
A.天上的云彩颜色各异,倒映在江面上江水的颜色就有所不同,一半是青绿色,一半是红色。
B.江水没有被夕阳照射的部分呈现的是青绿色,而被夕阳照射的部分变成红色。
三、课内精彩阅读。
雪梅
[宋]卢钱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降:_________ 骚人:________ 评章:__________________
“梅”和“雪”争春的结果是什么?用“_____”画出相关诗句。
请你写出前两句古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借雪与梅的争春,告诫我们( )
A.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善于捕捉事物的优点。
B.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C.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古诗?请写出两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山西村(节选)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注释)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足鸡豚(tún):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__(谁)去_______(哪里)游玩时的情形。
诗的第一、二句是____(写景 叙事),第三、四句是_____(写景 叙事)。
诗的前两句体现了山西村的村民( )。
A.助人为乐 B.热情好客 C.体贴细心 D.无私奉献
结合注释,写一写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中蕴含的哲理是( )
A.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我们就能迎来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明天。
B.面对困难时要懂得变通,一种方法解决不了就再尝试用另一种方法解决。
C.看问题要全面客观,否则就容易陷入困境,寸步难行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 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B.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 的矛盾心理。
“________________”突出强调了飞来峰的高峻。
说说“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代  苏轼
书写、题写 因为、由于 不能认识,辨别
横 竖 远 近 高 低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都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B
唐 白居易
A
露水 珍珠 月亮 弓 对大自然的喜爱
B
服输 诗人 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景和雪景都太美了,好像互相争奇斗艳一般,谁都不肯输给对方。弄得文人骚客都不知道该夸谁才好了,干脆搁下笔好好思量一番该怎么评价。
B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陆游 山西村
叙事 写景
B
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正担心无路可走,柳色深绿花色红艳,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A
B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