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技版《科学》
册教材分析
第3课《光的反射》教材分析
课的任务驱动情境,是小朋友们在玩用镜子反射太阳光到
游戏。当光在传
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镜子等表面光滑、光亮的物体,光线的前进方向就会很明显发生改
变,这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学生却没有深
为什么太阳光的方向会改变
此,引出
探究
为
]镜子会“拐弯
光的反射
镜子的光跑
活动1让光线“拐弯
平面镜,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镜子,具有
反射光线的能力
已经初步感
知光源的光线遇到镜子会改变前进的方向,本活动的
让学生验证镜子能改变光线
前进的方
教科书用图片展示了利用镜子让光线“拐
弯”后照射到卡纸上的实验。实验需要
卡纸和探究记录纸等材料。学生
用手电筒在探究记录纸上的入射口标记处射
线照射到平面镜上,然后移动平面镜的位
粤教科技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使平面镜反射的光线能从记录纸的出口标记射出照射到卡纸上。本活动所使用的探
录纸可参照学生活动手册中的任务1设计,学生结合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把光线
路线在纸上记录
这样能进一步理解镜子能改变光传播的方向
续的学习作铺
◎友情提
普通手电筒的光线经过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的亮度会减弱。建议使用有聚光效果
光线会更加明显,但是用聚光效果强的手电筒,要注意
题,避免强光
教师尽可能选择黑暗的探究环境,这样光线会更清晰。选择镜面稍大的
平面镜更方便学生操
活动2光线接力
在活动1中学生
到了使
平面镜能改变光线前进的方向,本活动进一步
让学生主动尝试使用多个平面镜改变光线的方向,让光线能按照
法
的地
教科
张图片展
动材料(手电筒、镜子、挡板、文具盒等)和操作方
教师可参照教科书的学生操作示意图
生思考:手电筒、挡板
盒三者位
不变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让手电筒的光照射到达挡板后的文具盒
探究活动
开手电筒,通过用两面或
镜子连续反
射出的光,使光最终能射到
文具盒。把光行进的路线画出来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光直线传播和反射的特点。教
以提
在一张空白纸上,按照实际的位置标示出挡板、手电筒、文具盒的
并根据探究活动记录平面镜的摆放
手电筒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的行进路线,最后
到达文具盒
能
光
行进的路线
教科技版《科学》
册教材分析
友情提
教师提供一个尽量黑暗的环境,先让学生准备好一张记录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
纸上记录(如下图)
录纸在物品下方,再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两
以上的镜子,反射
光到挡板后面的文具盒上,观察光线行进的路线,并在
纸
来,进
解和感受光的行进方向变化的过程
实践制作“光迷宫
过前面两个活动
学生对利用镜子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已经有了一定的基
础。在这个活动中,操作的难度有所增加,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
让学生设
迷宫”的内部图,设置好障碍的位置。制作后再思考在盒子内的
什么位置放置镜子和镜子摆放的方向问題。经过测试、调整后就能制作成功。教科
意图也很清晰地展示出光线在“光迷
播路线
◎友情提
作“光迷宫
以选用黑色的厚纸盒(含盒盖)和黑色卡纸、回形针(或
水
面镜、剪刀等材料。先在纸盒面积较
侧用剪刀剪一个小洞,小洞的
大小要适
筒
然后在
面不同位置再剪一个差不多大小的小洞。接着用
黑色卡纸制作具有
用的挡板,挡板
盒子高度一致,建议挡板的长度不要
超过盒内长度的一半
制作两个或以上的挡板。将挡板的一边用回形针或胶水固定
在纸盒的长边上,不同的挡
位摆放。建议把挡板做成可以移动的,以便
迷
度
以利用折叠和剪贴卡纸、用回形针固定等方式制作。迷宫内的镜
倾斜角度不要太
这样效果会更明显粤教科技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1
第3课《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光的反射”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光”的第3课。本课活动是围绕光的反射来展开,通过做平面镜反射实验、制作“光迷宫”等探究、实践活动,理解光的反射现象。
本课共由2个活动和1个实践活动组成。活动1“让光线‘拐弯’”,主要是知道光遇到平面镜后会被反射,并改变了传播方向。活动2“光线接力”是让学生观察、记录在光线接力活动中,光线遇到平面镜后怎样改变传播方向的。实践活动“制作‘光迷宫’”是利用光遇到平面镜会改变传播方向的原理制作“光迷宫”。
二、学情分析
用平面镜玩光线反射的游戏,学生是有一定的经验和感知,知道平面镜能反射光线,了解能转一转平面镜,光线也会改变方向。但学生一般是用一块平面镜进行光线反射,而具体平面镜怎么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怎么用两块以上的镜子进行反射就没有深入地进行思考。用图画表示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情况,这一点对学生有点难度,他们只能大概画出效果,不知道也不会从具体角度上进行记录,因此只要求有初步的效果即可。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通过多次尝试是能制作出“光迷宫”的。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传播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2.能利用光传播的特点,用平面镜让光连续多次改变传播方向。
3.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设计、实验了解光遇到平面镜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设计、实验了解光遇到平面镜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2
粤教科技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光迷宫”实物、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手电筒、平面镜、A4纸、黑色卡纸、遮挡物(黑色盒盖)、笔袋、黑色盒子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小朋友们玩游戏,彬彬看到后认为镜子的光跑到墙上去了。问题:是镜子反射的太阳光吧?
交流:对琪琪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任务:为什么太阳光遇到镜子会拐弯?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让光线“拐弯”
问题: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能否让行进中的光改变传播方向,使光线照射到我们想要照亮的地方?
任务:尝试通过移动平面镜的位置,研究能否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要求:手电筒的光从摄入口进入,最后要照亮射出口的挡板。仔细观察光的传播方向是否会变化?如果会变化会怎么变化?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内容。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让光线“拐弯”的活动。
汇报:描述手电筒的光从射入口进入后,斜射到平面镜,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试着将平面镜的前后移动或旋转,光的传播方向也随之移动。
评价:能根据现象准确描述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2)活动2:光线接力
问题: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光照亮被遮挡的物体?
任务:用多块平面镜进行“光线接力”游戏,让手电筒的光照亮到被遮挡物挡住的笔袋上,探究光的传播方向是怎样改变的。
出示:光线接力中手电筒、遮挡物、笔袋的摆放位置图。
要求:先思考用多少块平面镜,再进行操作。尝试将光行进的路线画出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光线接力”活动。
汇报:能图文并茂介绍用了多少块平面镜、平面镜怎么摆放、光线的传播方向怎么改变等探究过程。
粤教科技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3
评价:
能从根据平面镜怎么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的方法考虑怎么摆放平面镜进行评价。
小结:
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
调整平面镜的角度和位置,
可以控制光线的传播方向。
(3)实践:制作“光迷宫”
提示:调整平面镜的角度和位置能控制光线的传播方向。
任务:利用这个原理制作“光迷宫”,让光线从入口处进入,从出口处射出。出示:一些制作上的技巧说明图。
要求:按照学生活动手册上的指引制作“光迷宫”。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光迷宫”。
展示: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光迷宫”有多少个障碍物,放置了多少块平面镜。评价:根据学生制作的“光迷宫”效果进行评价。
七、板书设计
3.光的反射
(
挡板
射出口
射入口
)
光遇到平面镜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