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科技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1
第10课《方便的手轮》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方便的手轮”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机械好帮手”的第4课。主要通过身边的实例来学习轮轴。本课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的原理,二是找找身边的轮轴应用。
活动1“轮和轴的转动”要研究轮轴的作用,先认识轮轴的结构。活动开始就在课文中阐明方向盘、阀门一样都是通过转动来工作的。一方面表明了它们有关联,另一方面强调了转动。接下来本活动分了两个步骤:①要求学生观察手轮和方向盘手柄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特征,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轮轴是由轮和轴组成。再让学生观察拆下来的水龙头手柄,并通过观察和动手尝试发现手柄和轴是一起转动。但这里并不出现轮轴的概念,只要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它们手握部分都是一个大轮,中心连着根轴就可以了。②研究轮轴的作用,采用模拟实验探究。因为实验材料是一个大轮和一个小轮,所以实验前一定要先根据前面活动的观察结果,出示轮轴的概念。强调大轮是轮,小轮是轴,由此实验装置就有了来由,实验方法也有了依据。活动2“找找身边的轮轴”,本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更多的轮轴类工具,认识轮轴应用得非常广泛。
二、学情分析
轮轴机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但对学生而言,轮轴是一个新的简单机械,对轮轴的概念和省力现象的理性分析也是缺乏的。同时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独立探究的能力,会利用观察、实验所获的证据来解释所探究的问题。本课关于轮轴是否省力,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认识轮轴的本质,同时激发他们去寻找生活中属于轮轴的简单机械。
三、教学目标
1.知道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
2.通过观察手轮、手柄等了解轮轴的结构特点。
3.通过轮轴实验,了解人们利用手轮、方向盘等工具完成某些任务的意义。
4.体会使用轮轴等简单机械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便利。
2
粤教科技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轮轴结构,探究轮轴用力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分析探究轮轴用力的特点。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螺丝刀、水龙头、绳子、轮轴装置、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螺丝刀、水龙头、绳子、轮轴装置、学生活动手册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生活情境:主题人物在楼下自来水管道上看到一列阀门手轮很像小方向盘。产生问题:这些小轮子转动和方向盘一样吗?
驱动任务:探究手轮(轮轴)的作用。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轮和轴的转动
问题:阀门上的这些红色的小轮子有什么用?
活动:
学生观察并描述手轮、方向盘和螺丝刀的手柄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特
征。
交流:
都是由轮和轴组成。
问题:手柄转动时阀门上的轴也会一起转动吗?
操作:让学生观察拆下来的水龙头手柄,并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手柄和轴是
一起转动的。
交流:手握部分是一个大轮,中心连着根轴,手柄和轴是一起转动的。
小结:轮轴结构的特点像方向盘、阀门手轮这样由轮和轴组成,并且轮和轴能一起转动的简单机械,就是轮轴。
问题:轮轴有什么作用呢?
媒体:轮轴实验装置。
问题: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
讨论:学生分析交流。
媒体:①先复习一下测力计的使用方法。②拉绳子的时候,测力计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和提起重物方向保持一致。
实验:对比直接提起重物和用大轮转动提起小轮上的重物,分别用了多大的力。
粤教科技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3
实验要求做三遍,记录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汇报:分组汇报实验数据,交流实验结论。
小结:通过转动大轮提起挂在小轮上的重物比较省力。
问题:如果是转动小轮提起大轮上的重物,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实验:通过转动小轮提起挂在大轮上的重物,重复做几次,最后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小结:通过转动小轮提起挂在大轮上的重物比较费力。
讨论:活动手册第2题,要打开阀门,装上图上哪种手轮更加省力?为什么?
交流:学生根据本课知识发表意见。
小结: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因为轮越大相当于杠杆中动力臂越大。
(2)活动2:找找身边的轮轴
问题:在生产和生活中,你们还能见到哪些轮轴类工具呢?
讨论:门的把手和螺丝刀是轮轴吗?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
交流:门的把手是轮轴,外面较粗的是轮,里面较细的是轴。螺丝刀也是轮轴,
螺丝刀的柄部为轮,金属刀部分为轴。
(三)拓展
生活中的轮轴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去找一找,并思考这些轮轴帮助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七、板书设计
第10课
方便的手轮
由轮和轴组成,并且轮和轴能一起转动的简单机械就是轮轴。
(如方向盘、阀门手轮)
在轮上用力时,省力
轮轴
在轴上用力时,费力教科技版《科学》
册教材分析
1手轮》教材分析
课的任务驱动情境,是主题人物在住宅楼的楼下看到自来水管道上有一列阀门
的手轮很像小方向盘,因而产生了疑问。这些小轮子转动和方向盘一样
此
探究任务:通过探究手
轮轴的结构与特
方便的手轮
活动1轮和轴的转动
要研究轮轴的作用,先要认识轮轴的结构。教科书首先通过
方向盘与阀
都是通过转动来工作的
表明了它们有关
方面是强调了转动
粤教科技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接下来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要求学生观察手轮和方向盘手柄在结构上有什
相同的特征
是弓
发现轮轴是由轮和轴组成的
学生观察拆下来的水龙
头手柄,并通过观察和动手尝试发现手柄和轴是一起转动的。教材在这里不出现
概
需要学生通过
发现两者手握的部分都
大轮
都连着一根
第二部分是研究轮轴的作用,夲活动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因为实验材
料是一个大轮和
轮,所以实验前要根据前面活动的观察结果
轮轴的概念
调大轮是轮
实验装置就有
实验方法
据。在实验
需要学生测量直接提起重物和用大轮转动提起
物分别用了多大
后根据数据对比两者的用力情况。为了养成学生严谨的习惯,实验要求重复做3遍
录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
论
工具与材料
钩码线
60
活动第
以让学生根据图片来归纳。教科书选用的都是轮比较典型的轮轴
教学中选用其他图
应该是这一类的。活动第二步,观察拆
柄的水龙头
建议选用教科书图片所示的
柄的水龙头,这种水龙头手柄
般会有一个塑料
标贴片,把贴片用小刀剔除后就可以
螺
螺丝刀把螺丝拧
就可以
环节观察的重点是手柄和
何连接的、手柄和轴会不会一起转动。在分组实
验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实
的,并且明
么要重复多次实验,实验完
成后要组织学生按照实验数据汇报各组的结论
教科技版《科学》
册教材分析
另外,教师有必要组
先复习一下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拉绳子的时候,测力计
用力的方向应该向
提起重物方向保持一致
活动2轮轴的应用
本活动
是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更多的轮轴类
知道轮轴的应用
教科书上的两张图片分别展
手和螺
◎友情提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出示图片,再布置学生课后进一步观察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共13张PPT)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六年级上册
第2单元
机械好帮手
第10课
方便的手轮
阀门上小轮子转动方式和方向盘一样吗?
它们的转动方式和方向盘一样吗?
阀门上这些轮子就像小方向盘。
阀门上的手轮
观察方向盘转动的特点
转向盘
轴
观察手柄转动时阀门上的轴是否会一起转动。
再试试直接用手转动轴,体验是否能轻松地打开阀门
轮
轴
由轮和轴组成,并且轮和轴能一起转动的简单机械,就是轮轴。
轮
轴
轮轴的作用
注意轮和轴上绕线的方向。
测力计
重物
记录实验数据
根据轮轴的特点,找一找身边轮轴应用的例子。
PARMALL
CI
条形盒测力计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直接用测力计提
起重物/牛顿
通过转动大轮提
起挂在小轮上的重
物/牛顿
我的结论
我的理由:
活动2轮轴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