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九上第二单元第3课时《绣红旗》《卡门序曲》课件+教案+素材(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九上第二单元第3课时《绣红旗》《卡门序曲》课件+教案+素材(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29 14:14:2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音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3课时
《绣红旗》《卡门序曲》教学设计

时:1课时

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音乐欣赏课是要求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从作品中获取美、体验美、表现美,它是培养学生理解、感知、体验、鉴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的重要手段。这一课的重点是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为学生创设充分聆听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的机会,让学生走进序曲,享受音乐。课件的制作加入了视频片段,这样让他们有更直观的感受,对欣赏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达到欣赏的最高境界。
教材分析:《绣红旗》歌曲为
F
徵调式,
拍,中速,采用分节歌的形式创作而成。全曲为一个单乐段结构,由六个乐句组成。除了第六乐句之外,前五个乐句均是两小节一个乐句。歌曲的旋律朴实、优美而深情,充分地表现了江姐和她的难友们对新中国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祝福,更表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坚定革命信念。《卡门序曲》A大调,回旋曲式。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序曲中集中了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
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奏的曲目。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绣红旗》《卡门序曲》
第3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九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欣赏《绣红旗》感受歌曲中蕴含的革命思想、音乐情感及其风格,进
而体验剧中人物高尚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通过《卡门序曲》的学习,初步了解序曲的概念与作用,掌握“回旋曲式”的结构。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了解音乐要素对表达情绪所起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音乐创编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卡门序曲的》欣赏,能够感受、体验其各部分的音乐情绪。通过欣赏《绣红旗》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人物丰富的情感,逐渐理解“爱国、团结、奋斗、奉献”这一精神,并让学生认识到,创造精神文明,振兴中华是青少年的责任。
重点
《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的辨别,正确认识每个主题的发展变化并记忆音乐作品片断。理解歌曲《绣红旗》的音乐情绪。
难点
感受歌曲,《绣红旗》的风格特点。感受《卡门序曲》的回旋曲式中的三个音乐主题和它们的情绪对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东北民俗童谣《江姐》
学生打着节奏念一念
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绣红旗》
江姐介绍:江姐是对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的爱称,曾用名江志炜。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绣红旗》歌剧背景:江姐和战友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激动地拿出自己珍藏的红旗,含着热泪绣起来。歌曲欣赏:教师播放《绣红旗》音频,并指导学生回答:歌曲的演唱形式是齐唱、领唱;歌曲的旋律朴实、优美而深情,充分地表现了江姐和她的难友们对新中国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祝福,更表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坚定革命信念。教师再次播放音频指导学生回答:一方面“热泪随着针线走”,表达了她们内心的喜悦,“绣出一片新天地”,表达了她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另一方面,身处牢狱,只能将狂喜之情隐藏在内心深处。中国新歌剧:是中国近现代出现的即有别于传统戏曲,又不同西洋歌剧的音乐形式,它的发展从最初的摸索到真正的新的民族特色,前后经历了半个多世纪。
学生看屏幕上江姐的介绍,自主学习。学生听老师讲解江姐和狱友们绣红旗的故事,联想当时的画面及江姐和狱友们激动的心情。学生欣赏歌曲并回答: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学生再次欣赏并思考:为什么在那种“特定环境下”,深陷牢狱的战友们还要一针一针的绣红旗?学生听老师介绍中国新歌剧形成的历程。
1、了解江姐生平事迹,为《绣红旗》的学习打基础。教师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讲述故事,让学生投入情境中。完整欣赏歌曲,给学生一个初步的印象。再次欣赏加深主题旋律印象,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涵。5、积累中国新歌剧相关知识。
讲授新课《卡门序曲》
1、西洋管弦乐队:两管一弦一打击教师出示乐器分组图片教师介绍:序曲指歌剧、舞剧等开幕前演奏的短曲,由管弦乐队演奏,集中了最主要的旋律,仿佛是剧情的缩影。《卡门序曲》介绍: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常单独演奏。教师出示歌曲卡门主要人物表,并播放全曲视频。分段欣赏乐曲:教师播放A段主题音频:乐曲的主部主题是一段描绘斗牛场面的乐曲。由木管乐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气氛热烈欢快,把人们带入西班牙斗牛场那种喧闹狂热的意境之中。教师播放B段主题音频,音乐显得轻松活泼,没有前段那样热闹了,好像妇女儿童也都来到了斗牛场,焦急地期待着斗牛士出现的兴奋状态这样一个场景。第一插部A、B段对比表8、教师播放C段音频并介绍:乐曲的第二插部旋律来自歌剧第二幕中埃斯卡米洛的咏叹调
《斗牛士之歌》。9、教师指导学生唱一唱C段主题旋律。C段介绍:教师出示表格,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分析C段
学生观看西洋管弦乐队分组的图片,认识乐器及分类。学生了解什么是序曲学生看屏幕上的文字,听老师介绍《卡门序曲》。4、学生欣赏视频,捋顺人物关系。5、学生欣赏乐曲的A段部分,并试着说一说这段旋律由什么乐器演奏,情绪如何,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场面?学生欣赏B段部分,并回答:B段音乐作者要描述的是怎样一个场景?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来填好表格。学生欣赏C段主题音乐,感受两次呈现的不同之处。学生跟着哼唱C段主题旋律,注意前倚音的唱法。学生听老师讲解,加深印象。
了解管弦乐队相关知识。了解序曲相关知识。更深一步的了解乐曲,有助于下一步的学习。完整欣赏,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熟悉A段主题旋律,感受热烈欢快的情绪。熟悉B段主题旋律,培养学生分析乐曲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旋律、力度的感受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巩固主题旋律,加深印象。10、学生此处做简单的了解,不做要求,不用过度分析和记忆。
拓展延伸
回旋曲式:是由同一基本主题与若干各不相同的“插段”多次循环交替构成的曲式。A+B+A+C+A+……。这种曲式适于表现活泼欢腾的情景。
学生根据《卡门序曲》的欣赏来体会回旋曲式
通过作品实例的分析使学生容易理解回旋曲式。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绣红旗》,通过我们学习增强了同学的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加深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我们又欣赏了《卡门序曲》,我们在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是生活美的表现,让我们一起畅游于音乐的海洋,共同去体验美、鉴赏美、表现美。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自己对歌曲的体会。
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绣红旗》
《卡门序曲》
人音版
九年级上
新知导入
江姐江姐好江姐,
你为人民洒鲜血。
叛徒走狗甫志高,
你是人民的大坏包。
东北民俗童谣《江姐》


江姐是对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的爱称,曾用名江志炜。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彭咏梧在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任上战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重庆军统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仍坚不吐实,1949年11月14日被敌人杀害并毁尸灭迹;同志们习惯称她江姐,以表敬爱之情。
新知讲解
《绣红旗》歌剧背景
江姐和战友在狱中收到了一封信,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异常兴奋激动。在信里,了解到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她们激动地拿出自己珍藏的红旗,含着热泪绣起来。
革命者凭想象制作的五星红旗
新知讲解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齐唱、领唱
歌曲的旋律朴实、优美而深情,充分地表现了江姐和她的难友们对新中国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祝福,更表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坚定革命信念。
歌曲欣赏
新知讲解
旋律有什么特点?刻画了狱友们怎样的心情?
旋律线起伏大,但最后都下叹。表现了狱友们悲喜交加、坚定无比又无可奈何。
为什么在那种“特定环境下”,深陷牢狱的战友们还要一针一针的绣红旗?
新知讲解
一方面“热泪随着针线走”,表达了她们内心的喜悦,“绣出一片新天地”,表达了她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另一方面,身处牢狱,只能将狂喜之情隐藏在内心深处。
是中国近现代出现的即有别于传统戏曲,又不同西洋歌剧的音乐形式,它的发展从最初的摸索到真正的新的民族特色,前后经历了半个多世纪。
中国新歌剧
新知讲解
演唱方法
声乐形式
艺术特点




创作手法
重视民族性和地方性,大量吸取了民族民间音乐和戏曲的素材。揭示戏剧矛盾冲突,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
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借鉴西洋歌剧创作经验,既有时代特点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独唱、合唱、齐唱,对唱等
以近代历史传统故事和革命体裁为主
、反映人物的内心生活的精神面貌,写实主义。
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形式
中国新歌剧的特点
民族唱法
新知讲解
西洋管弦乐队
两管一弦一打击
新知讲解
铜管乐器组
小号
长号
大号
圆号
新知讲解
短笛
长笛
单簧管
双簧管
大管
木管乐器组
新知讲解
弓弦乐器组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新知讲解
打击乐器组
定音鼓

三角铁
小、大鼓
新知讲解
什么是序曲?
指歌剧、舞剧等开幕前演奏的短曲,由管弦乐队演奏,集中了最主要的旋律,仿佛是剧情的缩影。
新知讲解
法国作曲家


·


《卡门序曲》
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常单独演奏。由于其带有进行曲特点,常被人成为“斗牛士进行曲”。这首序曲结构简单,仅仅描写了欢乐气氛和剧中次要人物斗牛士的英勇形象。
新知讲解
歌剧卡门
主要人物表
卫队下级军官…唐霍赛
吉普赛烟草女工…卡门
斗牛士..…埃斯卡米洛
新知讲解
乐曲的主部主题是一段描绘斗牛场面的乐曲。由木管乐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气氛热烈欢快,把人们带入西班牙斗牛场那种喧闹狂热的意境之中。
新知讲解
音乐显得轻松活泼,没有前段那样热闹了,好像妇女儿童也都来到了斗牛场,焦急地期待着斗牛士出现的兴奋状态这样一个场景。
B段音乐作者要描述的是怎样一个场景?
新知讲解
从旋律线中可以看出B段音乐旋律上下起伏比较大
新知讲解
画一画旋律线
A段旋律节奏紧凑,旋律线起伏不大
段落
旋律
力度
场景

热闹

轻松、活泼
第一插部A、B段对比表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乐曲的第二插部旋律来自歌剧第二幕中埃斯卡米洛的咏叹调《斗牛士之歌》。
新知讲解
这个主题先后呈现了两次。第一次呈现时由弦乐组奏主旋律。它抒情细腻、感情真挚。第二次呈现时,加进了木管乐器奏主旋律。其情绪威武雄壮,带有凯旋的气质,表现了斗牛士气宇轩昂、英姿勃勃的形象。
两种唱法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下面根据它的乐谱我们大家一起唱一唱:
新知讲解
段句
C1
C2
力度


演奏方法
连奏
断奏
音高


场景
斗牛士款款走来
斗牛士气势逼人,英姿飒爽
表现情绪
抒情细腻
威武雄壮
音乐发展的手法是多样的,不仅仅是旋律或节奏的变化,改变演奏方法、提高或降低八度、力度的改变等也是其中一些重要手法。
新知讲解
回旋曲式:是由同一基本主题与若干各不相同的“插段”多次循环交替构成的曲式。A+B+A+C+A+……。这种曲式适于表现活泼欢腾的情景。
拓展学习
课堂总结
谈一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吧!
今天我们欣赏了《绣红旗》,通过我们学习增强了同学的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加深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我们又欣赏了《卡门序曲》,我们在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是生活美的表现,让我们一起畅游于音乐的海洋,共同去体验美、鉴赏美、表现美。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在网络上找一找歌剧《江姐》和歌剧《卡门》的视频看一看,或者阅读相关书籍。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