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2015年初,埃及首都开罗不断发生群众示威,久掌政权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立即下台。继而,利比亚反对派推翻了上个世纪60年代末开始掌权的卡扎菲政府;这些反对派的背后,都有西方力量的支持。也门局势持续动荡;号称“中东心脏”叙利亚和伊朗相继面对美欧的外来压力。你认为造成北非西亚地区局势动荡,除了经济和宗教上的原因以外,还有
①大国强权政治的存在,美欧推行西方价值观? ②冷战压抑下的民族问题的逐步暴露
③不同社会制度的矛盾????????????????????? 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滞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3、某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指出:“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材料主要反映出
A.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B.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
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4、从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其根本原因是(?????? )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5、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时局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那么该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且将会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B、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 多极世界
C、两极格局解体后,经济区域集团化开始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D、众多“巨人”的 出现,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 最终形成
6、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欧共体总部 不结盟运动会议
A.世界“一超多强”格局日益显著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西欧、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D.世界两极政治格局受到了冲击
7、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 )
A.欧洲联盟? B.不结盟运动
C.北约? ????D.华约
8、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
A.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
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9、1950年6月到1953年底,美国的“特需”采购为日本带来约23亿美元。丰田会社的社长后来回忆说:“这些订单救了丰田的命,我既为我的公司感到高兴,又对我欣喜于别国的战争而怀有罪恶感。”这场“别国的战争”指的是????????????? ???????????????????????? ( )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美苏战争
10、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西欧的联合”在当时客观上有利于????????????????? ???????????????????????? ( )
A.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
B.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
C.消除中美间敌对关系
D.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11、1954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12、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事件是 (??? )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中国加入联合国
13、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
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
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
14、图9 是1987 年美国《 时代》 杂志封面的漫画。该图反映的是
A .日本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
B .美日两国在经济上平分秋色
C .美国经济衰退,无力与日本抗衡
D .日本经济崛起,对美国态度强硬
15、“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二
1970年 美 日 西德 法国 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总产值 37.8% 9.45% 10.1% 6.5% 100%
出口贸易 15.2% 6.9% 12.2% 6.4% 100%
黄金外汇储备 5.3% 5.2% 14.6% 5.3% 100%
材料三 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为此,它们在20世纪60年代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三,谈谈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上述变化说明了什么?
17、今年,始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市场对欧盟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欧盟路在何方,举世瞩目。请阅读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探究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
材料一? 近代史上,欧洲各国有众多的思想者一直在为实现欧洲统一进行理论上的探索,然而,直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血流成河的惨剧之后,欧洲人才痛定思痛,开始脚踏实地,向欧洲统一迈进。
——2002年1月 《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
材料三? 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一一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注: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一一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先贤们倡导欧洲统一的目的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通过《对外援助法》要达到什么目的?(4分)结合材料三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4分)简述欧共体的成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4分)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说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是世界多极化的根源”。(6分)
(4)有人认为世纪之交的欧洲是发展与动荡并存,请举史实说明。(4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材料二?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由此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途径。从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环境看,走此途径,也是有经济基础的。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史》
材料三? 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进入一个更新的阶段。
——人教社《世界现代史》教材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世界近现代史上两个试图统一欧洲的例子(2分),并分析它们失败的共同原因(3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3分)及目的(2分)。
(3)从材料三看欧共体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欧共体的发展变化体现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新趋势(4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二 基辛格曾在美国尼克松政府中担任国务卿。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谈到60、70年代美国所面临的局势:“我们正处在一个令人痛苦的调整时期,来适应世界政治的深刻变化;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新的需要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我们正变得像其他国家一样,需要承认我们的力量虽大,但还是有限度的。我们的能力和我们的问题相比,再也不是无限的了;相反,无论是在才智上,还是在物质上,我们都必须规定一个轻重缓急。”
材料三?? 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两个“战争”分别指什么?概括分析促成第二个“战争”的原因。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当时国际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此,美国对外政策做了哪些调整?
参考答案
1、C
2、C 【解析】材料反映了不结盟运动国家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宗旨。材料不能明确体现A、B、D三项。
3、D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了当前世界局势的根本性变化即发展中国家、东方国家政治经济实力增强,指出了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的实质。材料不能反映A、B、C三项。
4、C
5、A
6、D
7、B
8、D
9、A
10、D
11、D
12、B
13、【考点】世界多极化趋势
【解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注意关键信息是“直接原因”。 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灾难连连,要重建欧洲只能走联合统一道路。法、德、意等六国与英国相比,遭受战争的伤害更大,这是它们率先联合的直接原因。选择A项。
【答案】A
14、D
15、【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政治格局。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由此可以看出,当今世界不是某一大国称霸,而是多种势力均衡发展。
16、?(1)西欧六国经济力量增强,要求摆脱对美国经济的依附。当时美国经济实力雄厚,任何一个西欧国家都无力单独与之抗衡,必须联合,1967年正式建立欧洲共同体。
(2)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
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控制,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加强,严重动摇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冲击了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必将导致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17、【答案】
(1)目的:消除欧洲国家间的隔阂,消除战争根源,实现永久和平。(4分)
(2)目的:借经济援助之名,行控制西欧之实。(4分)
原因:二战后,欧洲经济实力遭到严重削弱,国际地位下降,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4分)
影响:削弱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4分)
(3)随着欧共体经济实力增长,欧洲在政治上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6分)
(4)说明:1989年东欧剧变,1990年两德统一,1991年苏联解体,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等。(答出其中四点给4分,总分不能超过4分)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经济一体化。第(1)问,由于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开始迈向统一,可见其目的与欧洲的和平有关。第(2)问第一小问,从其经济政治的附加条款可以看出其真实目的。第二小问,从材料的信息看,其所述三个史实都表明欧洲试图脱离美国控制的倾向,可以从这个角度去挖掘答案。第三小问,注意其限定词“世界格局”,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首先要清楚当时的世界格局是什么,再回答其如何形成冲击。当时的资本主义世界格局是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霸主,世界格局是美苏两极,欧洲的联合和崛起对此构成了冲击。第(3)问,注意材料四和材料三之间的因果关系。材料四经济差距的缩小是导致材料三各国试图摆脱美国控制的经济根源。从经济对政治外交的决定作用来回答。第(4)问,审题注意时间界定,世纪之交,即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及题目要求的和平和动荡两个角度要求。回顾所学的相关史实回答即可。
18、答案要点及解析:
(1)(从影响欧洲格局的大事中找例子,从事件性质、经济基础及反对力量分析原因)例子:拿破仑帝国与法西斯德国都企图独霸欧洲(2分)。共同原因:对外发动战争,损害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利益,引起欧洲广泛反抗;都建立在军事统治的基础之上,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英国等国参与的政治军事同盟力量强大(3分)。
(2)(从自身力量及国际形势分析原因,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看目的)原因:欧洲实力削弱;苏联的威胁严重;美国的控制加强(3分)。目的:加强联系,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追求政治独立(2分)。
(3)(从欧共体走势向趋势,从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看新趋势)趋势:由经济联合到政治统一(2分)。新趋势:当今世界的多极化、区域集团化、世界一体化的趋势(4分)。
19、(1)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美苏“冷战”。(2分)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与其称霸世界的政治野心空前膨胀,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确立了在美苏划分势力范围基础上的雅尔塔体系;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6分)
(2)变化: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西欧、日本等力量崛起,冲击两极格局。(4分)
美国调整全球战略部署,从越南战争中脱身,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推行对苏“缓和”外交。(4分)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