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丰富对数量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和自觉验算的习惯,产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启发学生形成完整地认知结构。
教学准备:作业纸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建立联系
师:9月份刚开学,三位好朋友相约去文具店添置一些学习用品,我们也去瞧一瞧吧!文具店里的文具可多了,谁知道每种文具的单价?(8元、3.4元、4.75元、2.65元)
二、结合情境、探索算法
1、提出问题
师:三位好朋友选好了自己需要的学习用品,谁来说说他们分别需要买什么?
(1)指名介绍图意。
(2)提问:你能根据三位小朋友所买的学习用品,提出一个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问题吗?
(3)学生交流提出的问题。
师:让我们来挑战第一个问题吧!有信心吗?(出示:小明和小丽一共要用多少元?)怎样列式?
2、探索算法
(1)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4.75+3.4=
(2)先尝试独立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与同学交流。
4.7 5
+ 3.4 (指名板书)
8.1 5
师:像这样列竖式计算的请举手!我发现陈小五3班的学生真的是太牛了,这是本节课的新知识,老师还没教你们就全会了,而且老师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们:你们计算过程和结果完全正确,让我们为自己鼓鼓掌!现在我特别想知道,你们怎么知道这样列式的?
〖预设〗
生1:根据整数加减法联想到小数加减法这样列式。
师:那你能列举一道整数加减法的算式来说明一下吗?
生举例,师板书。
师:整数加减法在笔算时,要怎样对齐?所以小数加减法呢?(板书:相同数位对齐)具体说明——个位和个位对齐,十分位和十分位对齐,百分位和百分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板书:小数点对齐)
师:为什么一定要把相同数位对齐才可以相加呢?(移动3.4的位置)这样对齐不能相加吗?谁来说说其中的道理。
生2: 4.75=4个1,7个0.1,5个0.01
3.4=3个1,4个0.1
4个1只能和3个1相加,7个0.1只能和4个0.1相加,5个0.1单独相加=8.15,所以算法2正确。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讲解你们都听懂了吗?他们都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解释了算法2是正确的,也就是小数与小数相加时要将小数点对齐。
师:谁能再用你的经验说一说怎样计算呢?(板书:低位算起,满十进一)
师:通过探索,我们发现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小数当中同样适用,那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吗?(小数点)
3.让我们来挑战第二个问题: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2分钟)
(1)提问:这是一个什么问题?你能列式并计算吗?
(2)学生列式并计算。
(3)交流算法。
4.75-3.4=
4.7 5
- 3.4
1.3 5
说说:你是怎样对齐的?又是怎样算的?
4.让我们来挑战第3个问题:小明和小芳一共要用多少元?
(1)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2)交流算法。
师:你在计算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新的问题?你又是怎样解决的?
生1:百分位和十分位都满十了,要向前一位进1。
生2:得数末尾的0可以省去。
师:你们也遇到了这些新问题了吗?也是这样做的吗?
5.建立联系。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减
生2:都要从低位算起
师:计算小数加减法又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吗?
生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再按整数加减法计算。
生2:要对齐的位置点上小数点。
生3:得数末尾的0要化简。
练习应用、巩固算法
做“练一练”
先让学生各自计算,再重点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9.3+6.98,百分位上算的是几加几?0+8中的0从何而来?
(2)24+9.9,作为整数,24的小数点在什么位置?
(3)7.56-4.56的得数为什么可以看成3?
2.做练习八第2题
8+3.02= 5.46-0.6=
3.做练习八第1题,口算。
师:三位好朋友买完学习用品准备去上学,这是他们家和学校之间的路线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出示线段图。
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并解答。
交流各自提出的问题。(各选一个加法问题、一个减法问题和一个连加问题展示)
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觉得小数加、减法自己都能计算的请举手!
2.出示课前提出的7个问题,(呈现:小丽比小芳多用了多少元?)怎样列式计算呢?1分钟试一试,遇到什么难题了吗?(生回答)是呀,百分位上不够减了怎么办呢?数学的学习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想挑战自我的同学可以先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