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4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4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30 06:2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知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相同,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乘法同样适用;能按顺序正确计算四则混合运算的得数,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律使一些小数的计算简便。?
????能力目标:学生联系实际问题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举例知道整数运算律适用于小数计算,发展观察、比较和抽象、归纳等思维能力,能运用规律合理、简洁地计算混合运算的得数,提高运算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提升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认真、耐心计算和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选择合理的算法使小数混合运算计算简便。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激活旧知,揭示课题
1.玩24点游戏。
师:同学们,近阶段学校的课间活动进行地如火如荼,这是你们大家课间常玩的一款游戏-24点游戏。大家想玩吗?
课件出示:9、3、2、2、8
师:从9、3、2、2、8五张数字卡片里任意选4张,能算出24点吗?请大家在学习单上试一试,看谁的方法多。谁愿意上白板来做。
谁来说一说?
预设:9×2+2×3 (9-3)×(2+2) (9-3)×2×2 3×(9-2÷2)......
师:用不同的方法都能算出24,咱们班的高手可真多。在刚才的游戏中,都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生:用到了“+、一、x、÷”这四个运算符号。
生:还用到了整数混合运算的知识,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不一样的。
师: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生: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运用拖动、书写功能。学生举例时,通过拖动选择性呈现学生所举事例图片,并写出学生例举的方法,激发学习热情。)
2.复习简便计算
但有时候,我们又会遇到特殊情况,这三题你们会按照原有顺序去计算吗?
出示:35+78+65 25×9×4 4×48+6×48
那你们会怎样计算?
说说你的依据。
小结:通过刚才的复习,我们知道整数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这些运算律。计算时可以依据算式的特征,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合理使用思维导图,复习整数运算律,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这节课我们就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玩24点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发现数学问题,从而顺势导入整数简便计算的运算法则。这样的教学抓住了学生的学习起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学习小数混合运算。
解答例题,认识运算顺序。
首先让我们去赵大伯的菜地瞧一瞧。赵大伯的菜地分为几个区域?图中还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
同学们观察真仔细,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运用拖动功能,直观演示两块菜地的组成,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同学们真厉害,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
我们来看看XX的问题。
引导:求这块菜地的面积可以怎样列式?
请大家在作业纸上列式计算。
算完之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列式的?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什么?
谁愿意上黑板来写?
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的不同解法。
这两种方法都对吗?谁来说一说第1种解法的思路?
学生中可能出现如下两种解法:
先分别求出种茄子和种辣椒的面积,再求和。列式:6.5x3.8+3.5x3.80
  它的计算顺序是什么?为什么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先求出长方形菜地的长,再求面积,列式:(6.5+3.5) x 3.80
它的计算顺序是什么?为什么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运用书写功能,学生上白板板演,便于回顾与比较;运用选择、放大与缩小功能,把学生板书内容先缩小后再拖拽到合适位置)
  提问:结合问题观察这里两题的运算,你能说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小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相同(也就是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设计意图:引入例题后,鼓励学生先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试着进行列式及计算,引导他们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动迁移过来,再进一步明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从而使学生自主领悟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学习小数计算运算律和简便计算。
  (1)了解小数计算的运算律。
①引导:请大家观察上面两种解法的综合算式和结果,说说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哪一种解法比较简便。
在交流中明确:这两种解法算出的结果是相同的,但“先算出这块菜地的长,再算它的面积”这一解法的计算过程相对简便一些,而且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将6.5×3.8+3.5×3.8转化为(6.5+3.5)×3.8。
也就是说列出6.5×3.8+3.5×3.8之后,我们在下一步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在它的下一步把它转化为(6.5+3.5)×3.8,使计算简便,大家听明白了吗。那请你们算出茄子地面积比辣椒地面积大多少平方米。
谁愿意上黑板来做?
大家真不错,能够把刚学的知识运用到解题中来。
刚才我们帮赵大伯解决了菜地的面积问题,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乘法分配律除了适用于整数,还适用于小数。
提出问题:整数加法、乘法的其他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乘法也都适用吗?
得到学生的认可之后,进一步启发:大家的想法只是一个猜想,这个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例子加以验证。
  ②学生计算每组里两个算式的得数,在圆圈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交流:这里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你发现两题有什么关系?
  (学生说明加数或乘数相同、位置不同或运算顺序不同等,发现两个算式是相等的。)
  那你还能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吗?请大家分别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比较得数是不是相等。
  交流:你分别写出的是哪些算式?(板书算式)
  小结: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和乘法。
  (2)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
  ①根据运算律填空。
7.8×0.8×1.25=7.8×(×)
1.7×4.2+1.7×5.8=1.7×(+)
1.03×12=( 1 + )×
②“练一练”第2题。
引导:观察一下,这三道题可以怎样简便计算。
(通过授课助手里的拍照功能将学生作业迅速传至白板,展现学生的生成性资源,便于评讲。)
  检查:你用简便方法是怎样算的?这样算简便在哪里?(有错的改正)
说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也可以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在计算时可以先观察:一看算式特点,能不能应用运算律计算;二看数的特点,能不能应用规律计算时凑成像10、1、0.1这些便于口算的数,或者是整数、整十、整百这样能使计算简便的数。如果满足这样的要求,就可以用简便方法算。
刚才我们学习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我们一起来检测下学习效果,好不好?
【设计意图:在例题教学中理解了乘法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后,通过猜想、举例验证,明白整数加法、乘法的其它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乘法同样适用,这样的体验更为深刻。】
三、分层练习,反馈学情
1.我会答 练习十四 第1题 直接得数。
老师一会摇动聚光灯,摇到哪道算式请你们直接说出答案。
(使用放大镜聚焦功能,并配合使用移动功能,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2.我会写 依据给定的4个数,自编数学式题
课件出示:12.5、2.5、2、1
操作要求:
(1)不改变这三个数的位置关系。
(2)写出一个算式,不计算。
(3)写好后同桌互相交流它的运算顺序。
学生独立写算式、反馈。
3.我会选 
你们能不计算,选出每道算式正确的结果吗?
(运用希沃5的课堂互动功能,现场验证答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我会算 练习十四第3题
  现在王老师加深题目的难度,用简便算法算出各题的结果吗。(指名板演)
  交流:每题用简便方法是应用的什么运算律,怎样计算的?
说明:注意数的特点,是简便计算的前提。
(运用书写功能,学生上白板板演,便于回顾与比较。)
   5.我会做 做练习十四第4题
   我们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赵大伯继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怎样列式的,怎样算的?(板书算式和得数)
提示:要求这4棵果树一共收获的重量,只要把表中的四个数据相加就可以了;而求这四个数连加的和时,可以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说明:解决问题时,列出算式后也要注意能不能应用规律使计算简便。如果有简便计算的方法,要用简便方法算。
(运用书写功能,学生上白板板演,便于回顾与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对获取的新知识及时进行巩固,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
时,也注重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让学生体会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
四、全课总结,拓展提升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小数运算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关于小数,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
王老师考考你们,出示:9-4.37-0.63  0.45÷0.6÷0.5
这两题可不可以简便计算呢?如果可以简便计算,又是应用什么运算律进行简便呢?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研究。
【设计意图:这里的“回顾与反思”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更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