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卷(四)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下列地区的野外观察内容,适合选择在冬季进行的是( )
A.内蒙古草原的草类生长状况
B.杭州西湖地区的植被分布状况
C.济南南部山区的河流分布状况
D.东北长白山地区的积雪分布状况
2.在野外进行地貌观察,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的地理理论。从地貌观察的角度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B.对地貌的观察要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
C.对地貌进行观察是没有次序的
D.对地貌的观察,可借助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
下表为某地理兴趣小组在某次野外考察中依次记录的5个地表观测点信息。依据表中信息完成3~5题。
观测点 ① ② ③ ④ ⑤
海拔(米) 541 492 683 645 572
地层中 的化石 恐龙蛋 三叶虫 被子
植物 被子
植物 裸子
植物
3.本次考察的主要内容是( )
A.地质地貌 B.土壤
C.气候 D.水文
4.考察路线中各观测点出露的地层属于新生代的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5.下列各地层形成时为海洋环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⑤
自然地理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标重点强调的方面。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活动内容,不属于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是( )
A.校园平面图的测绘
B.从地方志中查阅地名变迁
C.在教室观看模拟实验视频
D.到郊区采集土壤标本
7.自然地理野外考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
①综合思维 ②人地协调观 ③区域认知 ④地理实践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新疆文物局利用无人机遥感在考察上有重大发现,在地面完全看不出的新疆那热德大墓遗址结构,却在遥感图像上清晰地显现出来。下图为“新疆那热德墓葬遗址遥感图(图中内圈直径50米,中圈直径74米,外圈直径114米)”。据此回答8~9题。
8.在地面看不出那热德大墓遗址结构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
A.地形起伏较大
B.风力侵蚀影响
C.河流沉积覆盖
D.滑坡物质覆盖
9.与无人机遥感相比,航天遥感在野外考古中的主要劣势是( )
A.飞行不平稳 B.探测范围小
C.机动性弱 D.飞行时间短
在广东省肇庆市(22.5°N,111.5°E)美丽的仙女湖上,有座山酷似一卧佛,每年都有几天,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10月3日是当地“卧佛含丹”节。据此完成10~11题。
10.观测者要想看到“卧佛含丹”景观,应该在卧佛山的什么方位(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11.这一天日出时分,人的影子朝向(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精准农业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根据地理环境和实际需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农业操作技术与管理系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图为“信息技术支持精准农业的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可用于信息获取和实时准确定位
②地理信息系统不能准确地表达和处理田间信息 ③遥感系统为精准农业提供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与状况
④地理信息系统在发展精准农业中没有用武之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3.精准农业的实施,可以 ( )
①改良农产品品种 ②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改变农业生产地域性的特点 ④充分挖掘农田的生产潜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我是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请凭提货码提取商品。”这是在北京海淀区一居民楼下发生的一幕。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规划路线、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完成14~15题。
14.这些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工作,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RS B.BDS
C.BDS、GIS D.RS、GIS
15.下列城市管理工作中,未来最先可能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的是 ( )
A.道路清扫 B.医疗救护
C.幼儿看护 D.事故处理
浙江省某学校的地理考察小组计划对附近山区的河流地貌进行考察,进行野外地理考察活动需要提前对考察方案进行精心设计。据此回答16~17题。
16.方案设计时无须过于关注的环节是( )
A.选择合理的考察地点
B.选择适合外出的天气
C.选择方便的交通
D.选择舒适的住宿条件
17.该方案实施的时间定为4月份,主要是因为4月份( )
A.是枯水期,有利于学生安全
B.河流地貌特征明显
C.春光明媚,心情舒畅
D.积雪融水多,利于观察
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准确获取碳排放数据,对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技术难度极高,目前仅有三颗卫星能够从太空监视地球温室气体排放。从2017年10月24日开始,我国发射的“碳卫星”数据正式对外开放共享,意味着继美国、日本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可以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下图为“遥感卫星工作流程图”。据此回答18~19题。
18.我国发射“碳卫星”时间较晚,主要是由于( )
A.技术难度大 B.资金投入不足
C.市场需求不大 D.政策支持不够
19.“碳卫星”数据的正式对外开放共享有助于我国( )
A.获取各行业的碳排放数据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C.提高节能减排措施的针对性
D.减少极端天气的危害
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下图是“我国北疆地区9月份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20~21题。
20.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
A.蓝波段 B.绿波段
C.红波段 D.近红外波段
21.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据此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监测的有 ( )
①近海赤潮灾害 ②人口分布 ③海上石油污染 ④工业生产总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在地理科学中,常采用叠加分析来进行一些地理事物的规划与选址。结合下图,完成22~23题。
22.在上述选址过程中进行叠加分析时,需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RS
C.GPS D.BDS
23.通过叠加分析处理,图示选址最适合建设( )
A.大型钢铁厂 B.自来水厂
C.奶牛场 D.煤炭的开采与加工厂
我国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对地观测卫星——高分二号正式投入使用。结合下图,回答24~25题。
24.获得该图像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D.数字地球
25.利用该技术手段可直接 ( )
A.分析水灾损失 B.获得矿床露头信息
C.分析矿产种类 D.确定矿床露头位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6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华北电力系统引入了GIS系统,旨在提供华北电力局管辖范围内输电网和变电电力设备的GIS管理、提供GIS网络信息发布,并对输变电的直升机巡线提供辅助工具。系统同时涉及与华北电力局所属的各分公司GIS系统的接口,与雷电定位系统的接口,以及与MIS系统的接口,该系统已开始运行,在各生产单位的生产、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GIS的工作过程包含哪些环节?(6分)
(2)该系统中,查询某电站的信息应选择哪种地理信息技术?(4分)
(3)要在该电网内某地新建一座火电站,使用该系统分析、决策。分析时可能利用图中哪些图层叠加?除此之外还可能用到哪些图层?(6分)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1月23日0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第29号台风“天兔”的中心位于我国南沙永暑礁偏北方约120千米的南海海面上,即(10.7°N,112.9°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1 002百帕,七级风圈半径60~180千米。
材料二 台风路径概率预报图。
(1)要监测台风“天兔”的位置,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2分)( )
A.遥感 B.卫星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2)台湾一艘正行驶在南海上的渔船发出求救信号,台湾海事局调度船只进行营救时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要完成台风“天兔”未来60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的整个绘制需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4分)
(4)试举出第(3)小题所用两项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其他实例。 (4分)
28.(8分)深秋的星期天,东北风带来了阵阵凉意,但这丝毫影响不了家住美丽小城媚江的小明、小畅、小佳的好心情,他们相约去湖滨公园划船。读“媚江市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铁路的走向大致是________(填“东西”或“南北”)方向;火车站在宾馆的________方向。(2分)
(2)三位同学相约在湖泊西南方向的运动场附近会合,这个运动场是________(填“a”或“b”)。(2分)
(3)船从A处划向B处,是顺风还是逆风?(4分)
29.(14分)读谷歌地球中的截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像的获取,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2分)
(2)图中的颜色以绿色为主体,该影像的类型是________影像,说出这种渲染色彩方式的优点。(4分)
(3)图中乙地颜色灰白,有一些规则的块状物聚集在一起,推测该地是________。(2分)
(4)图中丙点所在线性地物最可能是________,说出你判断的理由。(6分)
单元检测卷(四)
1.答案:D
解析: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有降雪,故选D。
2.答案:C
解析:一个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对地貌的观察,可借助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对地貌的观察要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并不是没有次序地进行观察,故选C。
3.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通过地理野外考察所记录的信息,分析此次地理野外考察的主要内容。通过表中信息可以看出本次考察主要记录了沿线各点的海拔和地层中所发现的化石,据此判断本次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地质地貌,故选A。
4.答案:C
解析:恐龙生活于中生代,在中生代末期灭绝;三叶虫生活于古生代,在古生代末期灭绝;裸子植物形成于古生代末期,盛行于中生代;被子植物形成于中生代侏罗纪,盛行于新生代。故各观测点出露的地层属于新生代的是③④,结合选项,C正确。
5.答案:B
解析:恐龙、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只有三叶虫生活在海洋中,故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应形成于海洋环境,故选B。
6.答案:C
解析:在教室观看模拟实验视频不属于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其余选项都属于自然地理野外考察,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答案:D
解析:通过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学生能认识、分析区域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利于人地协调观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规划线路、合理选点、充分准备等方面的地理实践力;同时通过对真实复杂的地理野外场景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故选D。
8.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判断,遗址分布在戈壁沙漠中,地形起伏较小,滑坡灾害少,A、D错。位于干旱区,河流少,以风力作用为主,C错。在地面看不出那热德大墓遗址结构的自然原因可能是风力侵蚀影响,B对。
9.答案:C
解析:航天遥感的传感器安装在航天器上,运行轨道是固定的。无人机受地面人员遥控操作,飞行线路灵活。所以无人机遥感在野外考古中的主要优势是机动性强,C对。受天气影响,无人机飞行不如航天器平稳,A错。无人机探测范围小,且飞行时间短,B、D错。
10.答案:A
解析:10月份,太阳应在西南方向落下,所以在与日落相对的方向,即东北方向,面向西南才能看见此景观。
11.答案:C
解析:这一天日出方向是东南,日出时人的影子朝向相反的西北,选C。
12.答案:A
解析:全球定位系统可用于实时准确定位;遥感系统为精准农业提供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和状况,故A项正确。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准确地表达和处理田间信息,数字地球在发展精准农业中大有用武之地。
13.答案:B
解析:精准农业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挖掘农田最大的生产潜力,但不能改良农产品品种,也不能改变农业生产地域性的特点。
14.答案:C
解析:从题干提取信息,机器人“抵达您的楼下”需使用地理定位,应用了BDS。同时,机器人还能“规划路线、自动驾驶”即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应用了GIS技术,故选C项。
15.答案:A
解析:智能机器人可对固定不变的事物进行规划处理,所以最先被取代的可能是道路清扫,故A项正确。医疗救护、幼儿看护和事故处理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智能机器人暂时不能处理,还需要人为判断和处理,排除B、C、D三项。
16.答案:D
解析:野外考察需关注的是与考察相关性高的事项,地点、天气、交通等条件都是对考察活动本身影响较大的问题,需要关注,而住宿条件是否舒适对考察活动影响不大,不必过分关注,选D。
17.答案:A
解析:因为考察的是东南沿海山区的河流地貌,从安全角度考虑应该避开容易出现洪水的季节,保证队员的人身安全,4月份雨季还没到来,是枯水期,基本上没有洪水威胁,有利于学生安全,选A。
18.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发射“碳卫星”技术难度极高,因此我国发射的时间较晚。
19.答案:C
解析:“碳卫星”只能监测碳排放的空间分布,无法获取各行业的数据,A错;“碳卫星”只能监测二氧化碳含量,无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错;监测到二氧化碳的空间变化,能够精确分析其来源,提高节能减排措施的针对性,C对;对极端天气危害没有影响,D错。
20.答案:D
解析: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棉花与番茄、玉米反射率差异明显,故选D。
21.答案:D
解析:遥感不能监测人口分布和工业生产总值。
22.答案:A
解析:GIS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故选A;RS主要用于获取信息;GPS主要用于定位;BDS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导航系统,和GPS性质类似。
23.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该选址人口稀少,植被保护好,地质条件适宜,特别是水质状况良好,因此最适合建设自来水厂。
24.答案:A
解析:该图像为卫星影像图,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得的。
25.答案:B
解析:RS可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可分析矿产种类、水灾损失,GPS可获取矿床露头位置。
26.答案:(1)包括地理数据输入、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以及地理信息输出等环节。
(2)GIS。
(3)居民点、地形、水系、土地利用。交通图层、气候图层等。
解析:第(1)题,GIS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地理数据输入、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以及地理信息输出等环节。第(2)题,查询某电站的信息属于GIS应用。第(3)题,建火电站必须考虑当地居民点的分布、水系特点、当地土地利用和地形特点,这些都和火电站修建及运行相关,地块与建火电站关系不大;除此之外还应考虑煤炭运输(交通图层)和风向风频及降水(气候图层)等。
27.答案:(1)A
(2)卫星定位系统
(3)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4)利用遥感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水灾损失,并为防灾救灾提供决策支持。
解析:第(1)题,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遥感。第(2)题,要营救失事渔船,需确定其准确位置,因此需利用卫星定位系统。第(3)题,对台风路径进行监测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RS),对遥感图像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第(4)题,遥感主要应用于资源普查和环境灾害监测,因此利用遥感获取水灾、火灾、滑坡等灾害区的动态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包括对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水灾、火灾等损失进行分析,并为防灾救灾提供决策支持。
28.答案:(1)南北 东北 (2)a (3)逆风
解析:第(1)题,据指向标图可知,图中铁路的走向大致是南北向;火车站在宾馆的东北方向。第(2)题,三位同学相约在湖泊西南方向的运动场附近会合,据指向标图可知,这个运动场是a;运动场b位于湖泊的西北方。第(3)题,据图可知,船从A处划向B处,即由西南划向东北,而此时吹拂的是东北风,因此小船是逆风。
29.答案:(1)遥感
(2)真彩色 色彩与自然色彩保持一致,利于人们对地物的识别。
(3)村落
(4)道路 该地物经过村落,并且宽度稳定规则,与人造地物特征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