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北大金阳附属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凉山州北大金阳附属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29 16:0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凉山州北大金阳附属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卷
第I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文本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周振鹤
中国古代史是一部农业文化发生发展兴盛衰落的历史,小而言之,也是一部农业文化重心从北到南转移的历史。在铁器未曾发明的远古,黄土高原的土质松软,易于耕种,自然成为中华文化的摇篮。《禹贡》将九州大地的土壤分成九等,雍州黄土高原的土壤仍认为是上上等。从气候来看,秦汉以前也是南不如北。北方气候凉爽,雨水虽少但集中,于旱地作物勉强够用。因此自远古直到秦汉一统时代,北方的农业文化得到有利的发展,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方面都对南方显出压倒的优势。秦汉时期,北方已形成关中和山东两大农业经济中心。而南方却还是“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在农业社会里,人是最主要的生产力,人口数量是农业文化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西汉元始二年的人口统计表明北方人口是南方的三点二倍。虽然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南方的农业经济也在逐步向前发展,但是速度很慢。例如牛耕技术直到东汉时期才传播到淮南地区。然而魏晋以后中国社会的大变动大大加速了南方的开发过程,使南方的农业文化水平不但赶上而且超过北方,实现了文化重心由北到南的转移。
从东汉末年到两宋之际,北方曾经出现过几次大动乱,迫使黄河流域人民南迁到淮汉、长江以至闽岭以南地区。南迁的人民不但给南方增添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技术和文化,移民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快速传播的过程。同时,割据的政权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也要积极发展经济。这两个因素都促使南方的开发速度比正常的一统时期要快。
在南下的移民长河中,有三次蔚为大观的浪潮,使南方农业文化的发展出现三次飞跃。第一次大移民发生在西晋永嘉丧乱之后,南来的北方侨民大都集中在淮水以南、太湖以北地区,使江淮一带的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时期取得长足的进步,将三国东吴以来南方已经加速开发的势头更加推向前进。但其时北方在十六国的混乱之后,也相对安定百余年时间,使黄河流域传统的优势继续向前发展,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农业文化水平尚未完全赶上北方。南北朝之后,隋唐重又建立一统宇内的大帝国,黄河流域重新得到繁荣,关中仍称沃野,南北文化都臻于昌盛。天宝初年,南北户口之比达到四比五之谱,双方相去不远。盛唐文化堪称南北共荣的文化,而北方似略占优势。
但是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将北方诸道化为千里萧条荒无人烟的灾区,大批难民蜂拥而至淮汉以南地区,形成了第二次移民浪潮。南方经济以安史之乱为转折点,已足与北方抗衡。北宋初年的人口统计表明南北户口之比已为三比二,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五代末期,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得以恢复发展,但通观北宋一代,南方的经济力量已经完全超过北方,不过,在商业方面,北方之发达不让南方。
靖康元年,金人南侵,宋王室辗转南逃杭州,大批各阶层的北方人随之南迁,形成第三次移民浪潮,使南方经济再度加速发展。两浙地区聚集移民最多,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至为迅速。相反,在北方,由于战争的影响,经济受到破坏,文化日见萎缩。从东汉末年到两宋之际的八百年,这一重心开始并完成了向南转移的全过程。金宋以后的元明清统一王朝,除了政治中心依然在在北方外,经济文化重心已经固着南方不可移易了。
(选自《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1.下列关于“经济重心转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史是一部农业文化发生发展兴盛衰落的历史,也必然是一部农业文化重心从北到南转移的历史。
B.西汉时期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南方的农业经济也在逐步向前发展,但是因为人口数量不足,再加上农耕技术还没有传播过来,所以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很慢。
C.移民可以促使农业经济长足发展,如西晋永嘉丧乱之后,南来的北方侨民使江淮一带的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时期取得长足的进步。
D.安史之乱将北方诸道化为千里萧条荒无人烟的灾区,但是南方经济也正是以安史之乱为转折点,因为大批难民的涌入,使南方经济已足与北方抗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农业社会里,人口数量是农业社会中农业文化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西汉元始二年的人口统计就说明了这一点。
B.由于北方的土壤是最好的土壤,再加上北方气候凉爽,雨水集中,水源充沛,因此自远古直
到秦汉一统时代,北方的农业文化得到有力的发展。
C.秦汉时期,北方已形成关中和山东两大农业经济中心。而南方却还是野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冶。由此可以看出南北的差距。
D.动乱虽会造成移民,但是南迁的人民不但给南方增添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技术和
文化,移民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快速传播的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方的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很慢,但魏晋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大变动,南方农业文化水平发生了改变,不但赶上而且超过了北方。
B.黄土高原之所以会成为中华文化的摇篮,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那里的土质松软,易于耕种,即使没有铁器之类的工具,收成也不错。
C.三次蔚为大观的南下的移民浪潮,使南方农业文化的发展出现三次飞跃。但北方在相对安定的百余年时间,也在继续向前发展,并有超越南方之势。
D.经济文化中心大体经历了以下过程院秦汉时期在北方,从东汉末年到两宋的八百年南方开发速度增快,至南宋元明清时期,固着在南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8年5月24日,由美国国家太空协会(NSS)主办的年度会议“国际太空开发大会”在洛杉矶举行。美国国家太空协会(NSS)是一个致力于创建太空文明的独立的草根非营利组织,其历史可追溯到1974年成立的国家太空研究所(NSI)和1975年成立的拉格朗日点协会(L-5)。
本届“国际太空开发大会”的主题是“太空旅行一把人类送入太空”。大会安排了内容丰富的深空探测成果汇报、太空移民方案和太空资源开发与技术探索展示。与20世纪7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尼尔提出的通过在拉格朗日点建立人造圆柱体来实现人类太空移民的梦想不同,目前美国太空移民以在月球、月球轨道乃至火星建立人类定居点为努力方向。美国太空界已经着手开始探索一系列现实问题,包括如何利用月面的熔岩管建立人类基地,在火星的Noctis登陆是否可行,如何在火星开展资源勘探、开采与利用,如何为人类火星基地提供能源等。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大会上重申美国探测火星的计划一2018年将无人探测器送至火星,为建立人类聚居地选择地点。2021年,用“龙”飞船将人类聚居地组成部分的两个居住单元、两个生命支持单元和两个供给单元运至火星。2025年,实现首批志愿者登陆火星。
(选自《国际关系研究》2018年6月13日)
材料二:
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摆在人类眼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移民其它星球。而火星以其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已经找到火星有液态水的记录。火星的自转速度与地球几乎相等,自转一周为24.6小时;火星上有稀薄的大气,有四季交替的气候变化;火星地貌同地球地貌差不多,有高原、平原和环形山;特别是火星大气层中也存在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为火星表面创造有利生物生长发育的条件。
然而探索外星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字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字航员们每次最多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18个月,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字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在太空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字宙辐射之中。这种来自字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难抵御,它们可以穿透层层防护,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一份来自加州大学的报告显示,字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包括老年痴呆、失忆、焦虑、抑郁,同时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1月11日)
材料三:
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火星的探测已成航天大国追逐的目标。中国国防科工委“航天工程中心”早在2016年8月就正式启动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一步实现“绕、落、巡”工程目标。探月工程技术积累和火星观测研究让人类具备了“离开自己摇篮”的能力,国际航天机构均将探测重点瞄准火星。火星与地球相比,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火星表面非常干燥、年平均温度零下六七十摄氏度、火星大气稀薄、气压只有地球上的百分之一。据介绍,未来改造火星可能会实现。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介绍,中国开展火星探测的可行性论证与探月工程几乎同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4月正式立项,计划在2020年实现火星轨道器环绕探测和火星车软着陆巡视探测。美国火星探测计划借助“好奇号”火星车将配有高精度仪器的实验室搬到火星。中国火星探测计划则是火星轨道器+火星车“天地组合”协同工作。
在欧阳自远看来,在改造火星.建造火星基地的过程中,为人类移民火星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可能是一批基于强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尽管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探月工程,但深空探测中人工智能的应用目前仍处在基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弱人工智能.的阶段。
(《澎湃新闻网》2017年8月24日新华社独家专访)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美国国家太空协会是一个致力于创建太空文明的独立的草根非营利组织,由国家太空研究所和拉格朗日点协会发展而来。
B.虽然火星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但未来对火星进行改造以及人类在火星建造基地,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C.美国在月球、月球轨道乃至火星建立人类定居点的太空移民努力方向比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尼尔曾提出的梦想更注重解决现实问题。
D.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火星的探测已成航天大国追逐的目标。其中中美两国的火星探测计划有明显不同。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美国科学家斯蒂认为当地球因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乃至外星文明入侵招致终局时,人类要么等待灭绝,要么移民其它星球。
B.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是因为宇宙射线可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C.中国开展火星探测的可行性论证与探月工程几乎同步,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从正式立项到正式启动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
D.尽管人工智能己广泛应用于探月工程,但目前应用于深空探测中的人工智能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
6.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的表述,人类从哪些有利的方面来实现太空移民?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妈妈手上的花瓶
苏丽梅
高考成绩揭晓了。
男孩垂头丧气地走进家门,母亲正擦拭桌子,看到男孩脸上阴暗的表情,母亲把抹布扔一边,搭着男孩的肩走进屋,示意男孩在沙发上坐下。母亲小心翼翼地问道:“成绩怎么样?”
“妈,我没考上,我……男孩话没说完,眼泪却从眼眶里涌了出来滴落在沙发上。
“没事没事,没考上就没考上咱明年再读-年;啊?”母亲说。
“我不想复习了,妈,太艰辛了,我觉得自己不是考学的料。”
“不急着做决定,假期还长呢。”
第二天,母亲上班之前,敲开了男孩房间的门。母亲对男孩嘱咐道:“孩子,妈妈上班去了,锅里有巨浆,冰箱里有蛋糕,你待会起来吃。”男孩“嗯”了一声,转身又睡了过去。
母亲下班时,男孩的脸色更加阴郁“妈。他们都考上了”。
“考上就考上没事的"母亲知道,他们是指男孩一块玩的伙伴们一强和巍巍。平时,三人一起上学,一起打球还相约考取同一所大学。如今,他的伙伴们间时考上了,只有他没考上。母亲知道这消息对儿子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劝慰未必有用,只是用力按了按儿子的胳膊。
第三天中午,母亲下班回来放下包就直接来到厨房准备做饭,一眼瞥见锅里的早点原封来动。母亲看了心咯瞪了一下地推开男孩的房间门,里面根本没人。
母亲告诫自已不能慌,她拿起手机给男弦打电话,电话没有人接,地又打电话给孩子外地的父亲,他也没有收到孩子的信息:于是地一边给强强、巍巍打电话,一边决定自己出去找一提孩子。同学们也没有男孩的消息,但是给她提供了几个男孩可能去的地址。
母亲稳下心神决定先去篮球场,地在篮球场里转了一圈,并没有找到男孩,又继续去网吧寻找,几个小时后,地在网吧里找到了正在打游戏的儿子。
男孩已经累得头晕眼花,一眼看到母亲,先是低下了头,嗫嚅道“妈,你下午没上班?”“我这两天调休,正好陪你散散心,明天我带你去个地方”
男孩“嗯”了一声,带着不安和好奇跟着母亲回家了。
转过天来,母亲带男孩来到一家“陶陶吧”,男破从没来过这种地方,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人专注地做陶瓷,那个老板模样的人似乎在等待他们,径直带他们来到一架机器前,顺手拿给男孩一块泥巴,说“会捏泥吗,小伙子?”男孩平时很擅长做手工的,他轻视地笑了一下,用动摆了摆泥巴,可泥巴瞬间粘在了他手上,他放松了手劲轻轻揉搓,却也不起什么作用。母亲似乎也不在行,建议儿子说“不然把泥巴放在板上揉?”地看出另男孩有些小恼火,微笑着按了一下他的手臂。
男孩沉下心来,他琢磨出来捏泥力道是个关键几番捣鼓,终于把泥巴摆得可以拉坯了。老板问他想做什么他脱口说想做一个花瓶送给妈妈,母亲有些吃惊脸也有些红,老板开始示范:先把一块泥已固定在转盘中心,然后打开电闸使转盘转动,在这同时耐心细致地塑造花瓶的雏形。男孩这次不敢掉以轻心,仔细观摩着老板的动作……
制作要领了然于心之后,男孩自信地把双手固定在转盘边沿,双手放在泥巴表面,轻轻往上提转盘转起来了,母亲紧张地看着,感觉花瓶的雏形已经出现了,可就在这时,那团泥巴很不配合地区了出去,落到了盘于里,功亏一赛。男孩儿泄气地甩了甩手,老板哈哈笑着说“这没啥,小伙子,还没有哪个顾客是一次做成的呢!“男孩看到母亲沉静的笑容,又把双手放到转盘上。
不知过了多久,当男孩把一个小巧的花瓶放到母亲面前时,母亲含着泪花喃喃地说“谢谢儿子,你其实就是妈妈手中的花瓶。”
从陶吧出来男孩认真地看着母亲说“妈。我明年再复读-一年吧。"母亲晃了先手里的花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高考成绩揭晓了”既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又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
B.和男孩一块玩的伙伴们考取了同一所大学更加重了男孩的烦恼,这一情节设置使得故事有了起伏波澜,也进一步推动了男孩接下来去网吧的情节发展。
C.小说中男孩因为考试失利而沮丧,又因为去网吧宣泄让母亲担心而惭愧最后在陶吧制陶的过程中找回了信心。
D.小说情节简单内涵深刻对人物动作、语言、心理进行了描写,并注重通过紧张的气氛和人物性格冲突来营造矛盾.表达鲜明主题。
8.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画线部分有怎样的效果?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韦安石,京兆万年人。曾祖孝宽,为周大司空、郧国公。祖津,隋大业末为民部侍郎,与元文都等留守洛,拒李密,战于东门,为密禽。后王世充杀文都而津独免,密败,复归洛。世充平,高祖素与津善,授谏议大夫,检校黄门侍郎,陵州刺史,卒。父琬,仕为成州刺史。
安石举明经,调乾封尉,雍州长史苏良嗣器之。永昌元年,迁雍州司兵参军。良嗣当国,谓安石曰:“大才当大用,徒劳州县可乎?”荐于武后,擢膳部员外郎,迁并州司马,有善政,后手制劳问,陟拜德、郑二州刺史。安石性方重,不苟言笑,其政尚清严,吏民尊畏。
久视①中,迁文昌右丞,以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兼太子左庶子,仍侍读,寻知纳言事。时二张②及武三思宠横安石数折辱之会侍宴殿中易之引蜀商宋霸子等博塞③后前安石跪奏商等贱类不当戏殿上。顾左右引出,坐皆失色。后以安石辞正,改容慰勉。
睿宗立,授太子少保,改封郇国,复为侍中、中书令,进开府仪同三司。太平公主有异谋,欲引安石,数因其婿唐睃邀之,拒不往。帝一日召安石曰:“朝廷倾心东宫,卿胡不察?”对曰“太子仁孝,天下所称,且有大功,陛下今安得亡国语?此必太平公主计也。”帝矍然曰“卿勿言,朕知之。”主窃闻,乃构飞变,欲讯之,赖郭元振保护,免。迁尚书右仆射兼太子宾客、同三品,俄罢政事,留守东都。
会妻薛怨婿婢,笞杀之,为御史中丞杨茂谦所劾,下迁蒲州刺史,徙青州。安石在蒲,太常卿姜皎有所请,拒之。皎弟晦为中丞,以安石昔相中宗,受遗制,而宗楚客、韦温削相王辅政语,安石无所建正,讽侍御史洪子奥劾举,子舆以更赦不从。监察御史郭震希奏之,有诏与韦嗣立、赵彦昭.等皆贬,安石为沔州别驾。皎又奏安石护作定陵,有所盗没,,诏籍其赃。安石叹曰:“祗须我死乃已。”发愤卒,年六十四。开元十七年,赠蒲州刺史。天宝初,加赠左仆射、郇国公,谥文贞。二子:陟,斌。
(《新唐书?韦安石传》)
[注]①久视:唐代年号。②二张: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二兄弟。③博塞:博戏,下棋的一类的游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时二张及武三思宠横安石/数折辱之/会侍宴殿中/易之引蜀商宋霸子等/博塞后前/安石跪奏商等/贱类不当戏殿上。
B.时二张及武三思宠横/安石数折辱之/会侍宴殿中/易之引蜀商宋霸子等博塞后前/安石跪奏商等贱类/不当戏殿上。
C.时二张及武三思宠横安石/数折辱之会侍宴殿中/易之引蜀商宋霸子等博塞后前/安石跪奏商等贱类/不当戏殿上。
D.时二张及武三思宠横/安石数折辱之/会侍宴殿中/易之引蜀商宋霸子等/博塞后前/安石跪奏商等/贱类不当戏殿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各长官(尚书)的副职。
B.“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C.“下迁”中“迁”是表示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就用“右迁”。
D.“谥文贞”中的“谥”指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益”或“谥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安石性格稳重,不苟言笑,为政清正。对倚仗武后宠信而胡作非为的武三思及张易之二兄弟,他也毫不留情,多次指责羞辱他们。
B.太平公主想要谋反,欲拉拢韦安石,但被他拒绝。韦安石在皇帝面前直言太平公主所为,太平公主于是想要审讯他。
C.韦安石被检举,在担任宰相时因接受了中宗的遗制,造成他人被削除了相王辅政的权力。
D.姜晦劝说侍御史洪子舆举报韦安石,御史认为此事已经过去很久了,没有必要再举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元文都等留守洛,拒李密,战于东门,为密禽。(5分)
(2)顾左右引出,坐皆失色。后以安石辞正,改容慰勉。(5分)
(二)古诗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早蝉
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注: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写作于《琵琶行》次年,白居易时任江州司马。
14.下列对这首唐诗的分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催衰鬢色,再动故园情”,“衰鬢”一词流露出年事渐高年华逝去岁月催人老的感伤,“故园情”,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B.诗人傍晚时分听到树叶深处传来的连绵不断的蝉鸣,引发了年事已高的伤感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C.“西风”即秋风。古时人常习惯于将春夏秋冬四季之风,分别以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称之。西风未起意即还没有到秋天。
D.“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想起往昔在宫城槐下听蝉,而今时却在被贬之地听蝉,同为听蝉但情境不同,运用对比反衬,表达了被贬官离开京城的愁闷之情。
15.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
(2)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3)韩愈在《师说》中引用孔子的言行推出了“ , ”的师生相对关系的新观点。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每小题3分)
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 、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习得性无助常常诱发学生的学习倦怠现象,( )。持久的学习倦怠容易使学生_____,找不到学习的应对策略,从而使学生逐渐对做事情都缺乏信心,对身边的人或事不在乎,学习倦怠所引发的消极学业情绪、认知疲倦和不良氛围,一般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如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学业拖延、厌学恐考、害怕进教室、课上分心、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等情况诱发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学生很容易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旦有了以上行为,在上课的时候他就会处处被动,处处落在其他同学的后面,这种学习行为上的落后,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在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_______会导致其自学能力的降低,从而对学习产生持久性的消极影响。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能为力 茫然失措 漠不关心 长此以往
B.有心无力 茫然失措 掉以轻心 积微成著
C.无能为力 茫然若失 掉以轻心 长此以往
D.有心无力 茫然若失 漠不关心 积微成著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尽管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还是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
B.这虽然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但是它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
C.这即使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也还是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
D.这虽然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还是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般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如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学业拖延、厌学恐考、害怕进教室等学习行为,再加上课上分心、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等情况诱发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容易使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B.一般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行为,如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学业拖延厌学恐考、害怕进教室、课上分心、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等情况诱发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学生很容易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C.一般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行为,如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学业拖延、厌学恐考与害怕进教室等,再加上课上分心、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等情况诱发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容易使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D.一般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行为,如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学业拖延、厌学恐考与害怕进教室等,再加上课上分心、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等情况诱发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学生很容易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近日,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红,片中申公豹的口吃撑起了全片近一半的笑点,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作为一种言语障碍,口吃以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为主要症状,表现为说话时经常非自愿地重复停顿或者延长。 ①_____但就是在表达上有困难。口吃在儿童中比较常见,一般都是在5岁前形成,也最容易在幼儿期矫正, ② ,就可能伴随终身。口吃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③ ,儿童在受到惊吓、严厉的训斥或突然而强烈的精神打击时,就容易产生紧张和胆怯情绪,说话时就会结结巴巴,时间一久就会形成口吃。
21.阅读下面的文字,筛选相关信息,简要概括我国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五步程序。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每日同一时间,各地气象站、高空探测网加上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收集到的温、压、湿、风等气象信息,都被电传到国家气象中心,作为天气预报员制作预报的原材料。专业人员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和符号把收到的观测数据记录在一张图上,形成天气图:再由天气预报员运用一些气象学理论和预报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结合我国天气、气候特征对天气图进行分析。接下来根据大气的实际情况,运用计算机通过计算求解描写天气演变的方程组预报未来天气,这被称为数值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的方法很多,做出来的预报不可能完全一致,这就需要根据最新资料进行会诊,天气会商就是让各种意见充分发表,互相启发,做出最后的天气预报结论。最后,由国家气象中心的影视制作中心将预报结论改写得通俗易懂后,由气象小姐、先生们向观众述说,同时配有各种天气符号及生动的天气情况画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说中国故事,做中国好人:90后小伙小蔡,10岁时因为一次意外,导致视神经萎缩。休学养病和就读盲校期间,他努力学习各种技能,后来在亲人支持下,开办了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服务残疾人群体。
高二学生小王春节回家,看到村里的土路坑坑洼洼,利用网络众筹平台,发起“乡村路,我心中的泥泞”众筹项目,促成了修路工程的启动。
大学生小何应征入伍守卫祖国西南边陲,两年后光荣退伍返回学校,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因奋勇营救落水女子,不幸失去年轻的生命。
这三人中,谁的故事更能打动你?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A.(原文是“小而言之,也是一部农业文化重心从北到南转移的历史。”没有“必然”。)
2.B.(“北方的土壤是最好的土壤”错,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原文是说“雍州黄
土高原的土壤仍认为是上上等”;此外“水源充沛”不当,原文是说“雨水虽少但集中,于
早地作物勉强够用”。)
3.C.(“并有超越南方之势”错,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应该是说“南方农业文
化水平尚未完全赶上北方”“天宝初年,南北户口之比达到四比五之谱,双方相去不远”及
“北方似略占优势”。)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C(结合材料一内容“美国太空界已经着手开始探索一系列现实问题……为建立人类聚居
地选择地点”分析可知,“更注重解决现实问题”错,文中并无二者的比较。)
5.B(B项,缩小了范围。材料二原文表述为“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最多只能
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另外,原因还应包括失重状态。)
6.有利方面:①有一批致力于太空文明的组织机构、研究人员和设计方案等;②火星与地球
有许多相似之处,是移民的最佳选择;③中美等国航天机构都已启动了对火星的探测,探月
工程技术积累与火星观测研究使人类具备了离开地球的能力。(每点2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7.D(3分)(小说并没有“通过人物性格冲突营造矛盾”。)
8.(6分)①疼爱孩子,理解包容。母亲在得知孩子落榜后不仅没有恼火,反而能理解孩子并
能及时抚慰他的情绪。②心思细腻,沉静稳重。母亲既能观察出儿子的心情又能在孩子出状
况的时候不慌不乱,沉着应对。③有教育智慧。她通过带孩子去陶吧做陶艺让孩子走出了情
绪低谷,重新振作。(一点2分)
9.(6分)①交代了故事结局,即走出陶吧后男孩重新振作起来,这使小说情节更完整。②照
应了文章题目“妈妈手上的花瓶”,使小说结构严谨。③通过男孩的语言改变从侧面描写出
母亲极富教育智慧、教子有方的形象特征。④小说结尾凸显了文章主题,满足了读者的心理
期待,耐人寻味,引人思考。(答出三点即得6分,一点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B.11.C.(迁表示官员的调动,可升可降,左迁是贬官,升职不用“右迁”。)
12.D.(侍御史认为此事已有赦免令了,所以不举报。)
13.(1)(他的祖父韦津)与元文都等在洛阳留守,抵抗李密军队,战于东门外,被李密俘
获。(拒,禽,被动句式,一点1分,大意2分共5分)(2)(韦安石)回头召身边的人(把蜀商宋霸子等人)拉出去,在座的人都大惊失色。武后因为韦安石言辞正直,就改变面色安抚他。(顾,引,改容,一点1分,大意2分,共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小题,9分)
14.(3分)B(“连绵不断的蝉声”有误,原文为“薄暮两三声”。)
15.(6分)①年事渐高的感伤之情。听到蝉鸣之声,作者就想到自己鬓色渐衰,大有岁月催人老的感伤。②困居异乡的思乡之情。蝉鸣之声触动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③被贬离朝的愁闷之情。往昔在东掖槐花之下听蝉,今朝却是在浔阳僻处听蝉,今昔对比,失意无限。(答出三点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6分)(每空1分)(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17.A.(3分)(“无能为力”,意思是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有心无力”,意思是有愿望和打算,但没有力量付诸实现。文段中说的是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的反应,用“无能为力”恰当。“茫然失措”,指心中迷惑,不知怎么办才好;“茫然若失”,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文段中指的是找不到对策,应选用“茫然失措”。“漠不关心”,指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掉以轻心”,指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文段中指对身边的人或事不在乎,用“漠不关心”恰当。“长此以往”,意思是长久这样下去,通常指未来的结果不好的情况;“积微成著”,指微小的事物经过积累,变得显著。文段中强调的是长时间下去会产生的不良后果,用“长此以往”恰当。)
18.D.(3分)(A项,前后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后,因此,此项中“尽管”和“这”位置颠倒,属于病句。本题上文说的是“习得性无助”的具体表现,下文说的是“消极影响”,从承接上下文的角度看,选用的句子应后说“消极影响”,所以排除B项。又因为“学习倦怠现象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是客观事实,不能用表假设的“即使”,排除C项。
19.C.(3分)(结合上文可知,画线句子主语为“学习倦怠所引发的消极学业情绪、认知疲倦和不良氛围”,由前半句“一般会导致学生……”可知后半句语序应该是“容易使学生……”,据此可排除A、B两项。“如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学业拖延、厌学恐考、害怕进教室”等都属于“行为”,是对“消极的学习行为”的举例,而不是对“消极”的举例,据此可排除D项。)
20.(6分,每空2分)(1)脑子里很清楚自己想说什么(2)如果不及时矫正(3)心理因素是其发生的原因(每空1分)(解析:第一处横线上的语句于后面的“但是”构成转折关系,从“在表达上有困难”可以得出答案来。第二处横线上的句子,前面是假设的条件,横线上就应该填写假设的条件。第三处联系前一句的“多种原因”和后面儿童“容易产生紧张和胆怯情绪”可以推知,这里填写的关键词是“心理原因”。)
21.(5分)①收集气象资料(或:观测数据);②制作并分析天气图;③进行数值天气预报;④进行天气会商;⑤制作电视节目。(5分,一点1分)
四、写作(60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参考译文
韦安石,京兆万年人(今陕西临潼县)。曾祖韦孝宽是北周大司空、郧国公。他的祖父韦津,在隋炀帝大业末(617~618),做过民部侍郎。与元文都等在洛阳留守,抵抗李密军队,战于东门外,被李密俘获。后王世充杀元文都等,韦津独免于难。后来,李密战败,韦津回到洛阳。此时,王世充被平定,唐高祖与韦津有旧交,征召韦津授予谏议大夫、检校黄门侍郎之职。后来外任陵州刺史,去世。韦安石的父亲韦琬,做过成州刺史。(唐设六科取士,其中以经义录取的谓之明经)韦安石考明经科而中举,授乾封县尉,雍州长史苏良嗣很看重他。永昌元年(689),迁任雍州司兵参军,苏良嗣当时主持国政,他对安石说:“大才须大用,何必在州县事务上徒劳呢。”苏良嗣特意向武则天推荐韦安石,于是提拔为膳部员外郎、升并州司马。有政绩,武则天亲书诏令慰问韦安石,又提拔先后任德、郑二州刺史。韦安石性格持重,少言笑,为政清廉严肃,他所在的地方官吏百姓都敬畏他。
久视年(700),升迁文昌右丞,不久拜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兼任宰相),兼太子左庶子。为侍读,不久又主纳言事务。当时,张易之兄弟和武三思皆恃宠滥用职权,肆无忌惮。韦安石多次挫败了他们的傲气。恰逢武则天曾在内殿赐宴,张易之引来四川商人宋霸子等数人,在宴前博戏。韦安石跪奏:“蜀商等贱类,不应该登赴此筵。”韦安石回头召左右的人把蜀商宋霸子等拉出去,在座的都大惊失色,武后因为韦安石言辞正直,就改变面色安抚他。
睿宗即位,拜韦安石为太子少保,改封郇国。不久,又先后任侍中、中书令,又加官为开府仪同三司。当时,太平公主怀藏谋反之心,将拉拢韦安石参与其事,公主多次通过子婿唐晙邀韦安石到她的宅第,韦安石拒而不往。睿宗一日密召韦安石,对他说:“听说朝廷大臣都倾心于太子,卿为什么没有察觉呢?”韦安石答道“太子仁明孝友,为天下所称赞,并且有大功,陛下哪里来的这些亡国之言?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计谋。”睿宗惊惶地看着韦安石道“卿不要说了,朕知道了。”此时太平公主在帘内偷听,于是捏造一些无根据的话诬陷韦安石,想让朝廷究其罪行。幸好靠郭元振保护获免。没多久,韦安石调任尚书左仆射,兼任太子宾客,依旧是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久,罢免他主政事,充任东都留守。
(太常主簿李元澄,是韦安石的子婿,他的妻子病死)安石的夫人蒋氏怀疑是李元澄原来所宠爱的婢女以邪恶的诅咒来杀害的,蒋氏派人把婢女捉来拷打致死。因此韦安石被御史中丞杨氏谦检举,后降调任蒲州刺史,又转调青州刺史。安石任蒲州刺史,太常卿姜皎有事拜托韦安石帮忙,韦安石拒绝了他,姜皎的弟弟姜晦任御史中丞,以韦安石昔日等做宰相时,接受了中宗的遗留的诏令,造成宗楚客、韦温削除了相王辅政的权力为理由,韦安石又不能拿事实辨清此事,(姜晦便要)侍御史洪子舆举报。但洪子舆以这件事是已经有赦免令的,坚持称不能举报。监察御史郭震希越级上奏,于是朝廷下诏,韦嗣立、赵彦昭等人皆被贬,
安石调任沔州别驾,(韦安石既到沔州)姜皎又上奏,说“:韦安石曾经负责定陵的建造工程,有隐藏宫物为己有的贪污行为。”于是朝廷又下令抄收赃物,韦安石叹道“这只不过要我死罢了。”于是愤激而死去,终年六十四岁。开元十七年(729),赠蒲州刺史。天宝初年,追赠尚书左仆射、郇国公,谥号文贞。韦安石有二子:韦陟、韦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