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适应性检测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
1
4
2
5
A.英法两国逐渐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优势 B.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
C.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 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现代交通和信息(铁路、公路网的萌芽,尤其是电报和印刷机)的出现,不仅远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唱出变革的“莎琳”之歌。这说明,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得以爆发的根本前提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3、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
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B.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
C.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
4、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展开激烈斗争,主要围绕
A.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B.建立两大军事集团
C.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D.争夺巴尔干地区
5、观察下面《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的漫画,作者表达的是英国意欲
A.帮助欧洲大陆的弱小国家 B.打破欧洲的均势格局
C.维持欧洲大陆均衡 D.同欧洲列强结成联盟
6、一战前夕,科技发明运用到武器研制上,相继问世的新武器中不包括
A.潜艇 B.飞机 C.坦克 D.原子弹
7、“一战”前,资产阶级竭力向民众灌输这样一种意识:“资本家的事业就是全民族的事业”,这里的“资本家的事业”是指
A.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 B.捍卫全人类的利益
C.对外扩张,开拓海外市场 D.维护民族的独立
8、早在1905年,德国就制订了“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6周内打败法国。但这一 战略计划最终破产,其破产的标志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1914年俄军攻势
9、凡尔登战役之所以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因为
A.此役双方伤亡人数达到七十多万 B.使用了坦克
C.动用了新式武器 D.规模最大
10、1917年中国政府向同盟国宣战,当时的中国政府是
A.蒋介石国民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 C.清政府 D.武汉国民政府
1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和德国都是后起之秀,都是采用新技术成果的模范。可在一战后期这两个国家却成为敌人的根本原因是
A.德国成为美国盟国的敌对国 B.美国和英法有着历史的渊源
C.美德资本扩张的矛盾和冲突 D.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伤害了美国
12、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其中正确描述是
A.西欧交战国的经济受到重创,但战后迅速得以恢复
B.英国依然保持着世界工业第一强国
C.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D.日本经济在大战期间停滞不前
13、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带来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西方世界出现社会大动荡,其中改变历史进程最大的事件是 ( )
A.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 B.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C.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D.反法西斯斗争兴起
14、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
A.苏联实力最强 B.罗斯福野心最大
C.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D.大国争霸之图显现
15、斯大林曾说:“二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这句话的含义是 ( )
A.非正义的一方将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B.战争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一场浩劫
C.正义的一方必将赢得战争的胜利 D.只有美国成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
16、在巴黎和会上,操纵会议的英法美三大国争夺的根本点是
A.争夺对德国的控制权 B.争夺战争赔款
C.争夺对国际联盟的领导权 D.争夺地区及世界霸权
17、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原因是
A.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 B.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C.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D.英日同盟已经宣告失败
18、美国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但国联成立后却被英法两国操纵。这种情况说明
A.美国无意参加和操纵国际联盟 B.英法的经济实力仍比美国强大
C.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以称霸世界 D.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心在拉丁美洲
19.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被称为“水手之友”的是
A.指南针 B.印刷术 C.造纸术 D.火药
20.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写到:“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突出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主张是
A.中体西用 B.自由平等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21.某历史博物馆关于孙中山生平的陈列专栏中有“振兴中华”、“建立民主共和国”、“核定地价”、“发展实业”等系列内容。这些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A.平均主义 B.自由主义 C.三民主义 D.社会主义
22.“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提出这个观点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3.“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 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
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 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24、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洲政治格局的最大变化是
A、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B、柏林墙的修筑
C、德国的分裂 D、经互会的成立
2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26、“二战”后初期,西欧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主要原因是
A.对抗苏联的需要 B.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C.国力衰退,国际地位下降 D.恢复经济的需要
27、柏林墙于1964年建成。柏林墙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米。对于柏林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柏林墙的修建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柏林人民的安全
B.柏林墙出现反映了世界的两极格局
C.柏林墙的修建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
D.柏林墙的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防止外国间谍人员潜入
3781425-85725图六
图六
28、图六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法国人和德国人(中间两人;左边图案是星条旗,右边图案是镰刀斧头旗)正在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29、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其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30.当今世界,欧盟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多个政治力量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这表明世界格局
A.以欧洲为中心 B.多极化趋势出现
C.以亚洲为中心 D.多极化趋势加强
31.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一战中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
法国
1:28
德国
1:32
英国
1:57
俄国
1:107
307530532385 战后初期的欧洲城市废墟
战后初期的欧洲城市废墟
24193532385墓地与伤兵
墓地与伤兵
材料二 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早在1913年已经让位给美国,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则拉开得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100亿美元,其中英国向美国借了大约40亿,法国向美国借了30亿,全世界共有20多个国家欠了美国的债务。美国的黄金储备大为增加,从1913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25亿,到1930年再增加到45亿,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已在美国手里。英国的黄金储备量从1913年的2亿美元到1921年只增加到8亿。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四 它(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趁英、荷、法忙于战争,加紧向其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俄英等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也大大刺激了日本经济。由于德国实施潜艇战,协约国船只遭到打击,日本海运业首先发展起来。海运业又带动了其他行业,工农业生产空前活跃起来,兴办企业投资越来越狂热化,公司利润成倍激增。大战期间,日本对外贸易增加4倍,银行资产增加2倍,各项生产平均增长1倍。1914~1919年,工业总产量实增1.8倍,其中尤以造船和海运最为突出。短短几年内,日本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不过其工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仍不高),由外贸长期入超变成出超,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1914~1919年,日本国际收支顺差额累计30多亿日元,除抵偿日本战前所欠外债17亿日元外,还购买英、法、俄战时公债和贷给外国27.7亿日元。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带来了的后果。(6分)
(2)据材料二、三分析一战对英法的影响。(6分)
(3)据材料三、四概括一战对美日的影响。(8分)
32.【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分)
材料 日本投降的前夕,美国提出在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线为界,美苏占领南部和北部的方案,得到苏联认可。1948年8月和9月,南方和北方分别建国。1950年6月,双方在发生军事冲突,朝鲜战争由此爆发。战争初期,朝鲜取得重大军事胜利。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后,朝鲜半岛局势逆转,同时美国放弃原有对台政策,公开保护台湾。 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保家卫国。中朝军队收复平壤,并把联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扭转了战局,迫使美国坐到了谈判桌前。1953年6月,朝,中,美三方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摘编自谭旌樵主编的《抗美援朝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12分)
兴安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适应性检测
历史答案
一、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B
A
C
D
C
A
A
B
C
C
A
D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C
A
D
C
B
D
A
A
C
B
C
C
D
31.答案:(20分)
(1)造成人员的巨大伤亡和生产的巨大破坏、物资的大量消耗。(6分)
(2)一战削弱了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实力,英法从债权国沦为债务国。(6分)
(3)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大战使日本经济获得了发展,一跃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8分)
32.答案: (20分)
(1)背景:朝鲜半岛分裂;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朝韩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冲突。(8分)
(2)影响:中国民族自信心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增强中国的战略安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国内经济建设进程;中美敌对,中国长期被西方国家封锁包围;不利于台湾问题解决。(任4点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