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份考试
地理试卷
第Ⅰ卷
说明:1、本试卷分第I试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选择题(共20题,每题2.5分,共50分)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 ℃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产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变暖对粮食安全有利的世界大国为( )
A.巴西 B.澳大利亚 C.印度 D.俄罗斯
2.根据图示内容可以判读出气候变暖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关系为( )
①气候变暖会使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国家粮食产量增加
②气候变暖会使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国家粮食产量减少
③气候变暖会使北半球低纬度粮食产量减少
④气候变暖会使南半球的国家粮食产量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下列两幅图,回答3-5题。
3.两幅图中所表示的空气环流运动,均属于
A.大气环流 B.海陆风 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
4.左右两图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空气环流运动,其主要差异是
①时间尺度不同 ②空间尺度不同 ③成因不同 ④气流性质不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右图中,等压面的起伏变化与气压分布的对应关系是
①同一高度,等压面高的地方,其气压就低
②同一高度,等压面高的地方,其气压就高
③同一高度,等压面低的地方,其气压就高
④同一高度,等压面低的地方,其气压就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6-7题。
6.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A.台风预警
B.森林火灾预警
C.寒潮预警
D.滑坡、泥石流预警
7.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
可能是
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图“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8-9题。
8.“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过程中,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植物蒸腾 B.水汽输送
C.降水 D.下渗
9.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 )
①减少内涝发生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提高江河水位 ④加剧热岛效应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11月至次年1月 B.2月至4月
C.5月至7月 D.8月至10月
11.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蓄
“坪”是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局部地形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各村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的是(??)
A.①村 B.②村 C.③村 D.④村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公路,M至④间起伏最大 B.M乡地处R、S两条河流的分水岭
C.R流自东北流向西南 D.①村位于R河源头,水运便利
为研究青藏高原冰冻、消融交替过程中土壤热量迁移的变化,某考察组对无长期定居居民的羌塘高原核心区进行了土壤温度的观测。下图为羌塘高原核心区2014年1月和4月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图。完成14-16题。
14.图中一天经历着土壤冻结-消融过程最显著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影响该地区表层土壤温度日变化最主要的直接因素是
A.地面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太阳辐射 D.人类活动
16.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吉林 B.黑龙江 C.内蒙古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17-18题。
17.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A.冰雪路面
B.湿滑路面
C.松软路面
D.干燥路面
18.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当年欧洲人的帆船驶到某个海域时无风只能长时间漂流,最后不得不把运输的马匹推下海,欧洲人将该海域所在的纬度被称为“马纬度”。图为当年欧洲人绕好望角到亚洲的部分航线。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示航程会经历“马纬度”现象的次数是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20.图示航程,船员还会经历的现象是
A.在①航段中,帆船越往南驶天空能见度就越好
B.在②航段中,帆船夏季可以借东北风顺风行驶
C.在③航段中,帆船看到鱼群踊跃,岸边植被茂密
D.在④航段中,帆船7、8月经过好望角时风雨较大
第II卷
二、综合题(共2题,共计50分)
21.(28分)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高原是美国唯一的荒漠高原,其疏松的地表由盐分较高的页岩风化而成。科罗拉多河贯穿整个高原,利斯费里、帕克坝是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科罗拉多河的上游水资源极为丰富,汛期出现在4、5月份;中游、下游径流逐渐减少,且泥沙含量大。1936年后,该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流域水资源近80%用于农田灌溉,灌溉后的退水再排入河中,沿河灌区反复利用。随着工农业规模的扩大,科罗拉多河流域水资源日趋紧张。
简析科罗拉多河中游、下游泥沙含量大的原因。(6分)
科罗拉多河上游汛期出现在4、5月份,试从气候、地形角度分析其成因。(6分)
科罗拉多河下游河水盐度不断增加,分析其成因。(8分)
请为科罗拉多河水资源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玉米油是利用玉米胚芽生产的一种谷物油脂,营养丰富,口味清香。玉米油生产流程由毛油提取和毛油精炼等环节构成,胚芽的毛油提取率为40%,由毛油到精炼油的转化率为90%。山东邹平某公司是我国建设最早、目前规模最大的玉米油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其玉米油销售量占国内市场的50%。该公司在山东惠民、辽宁铁岭、内蒙古通辽和鄂尔多斯建有毛油压榨工厂,在公司本部、浙江杭州、广东广州建有精炼油和小包装产品生产基地(图10),将毛油运输至精炼油生产基地多使用集装箱液袋(一次性使用的储存和运输各种非危险液体货物的软体包装容器),使用罐箱或铁桶运输则越来越少。
(1)简述惠民、铁岭、通辽、鄂尔多斯等地吸引该公司建设毛油压榨工厂的优势条件。(6分)
(2)分析该公司在杭州、广州建设精炼油和小包装产品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8 分)
(3)推测并解释将毛油由铁岭运输到广州精炼油生产基地的合理交通方式,指出使用集装箱液袋运输相对于使用铁桶运输的优势。(8分)
高三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共20题,每题2.5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A B D C D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B C D A B B D
二、综合题(50分)
21.(28分)
(1)上游为荒漠,植被稀疏;(2分)
表土疏松;(2分)
落差大、流量大、流速快,河床冲刷强烈。(2分)
上游主要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降水集中在冬半年;(2分)
地势高,山地抬升使冬半年降雪量大、积雪量大;(2分)
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汛期。(2分)
流域内的土壤中含盐量高,(2分)河水被反复用于灌溉,退水将土壤中的盐分带入河流;(2分)中、下游人们引水增加,径流减少;(2分)降水少,蒸发量大,使河水盐度不断增加。(2分)
完善水资源管理法规,加强水资源全流域统一管理;(2分)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2分)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分)淡化灌区排出的含盐量高的退水;(2分)整修引水渠道。(2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共8分)
22.(22分)
(1)为玉米主产区,原料丰富;皆为欠发达中小城市,地价便宜;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6分)
(2)接近市场,辐射人口多,市场规模大,适合当地消费者需求;运输毛油与运输精炼油成本相近,由精炼油生产到小包装的工艺衔接紧密,产品可快速投放市场,有利于保证产品的新鲜度。(8分)
(3)合理交通方式为陆海联运;因为长距离海运费用较低,节约运输成本。相比铁桶运输,使用集装箱液袋运输转运方便,只需单程运输,节约运输费用;液袋可充分利用集装箱的空间,装载量大(具有规模运输优势)。(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