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 (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 (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30 06:1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12
中华民国的创建
01
南北局势
南北局势
清政府
革命派
南方局势—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年1月1日
南京
中华民国
南京临时政府
孙中山
临时参议院
时间
首都
国号
政府
临时大总统
立法
机关
1912

1949
1978
民国八年
民国六十七年


2019
民国?年

民国?年

1919

民国三十八年
民国一百零八年
民国n年=1912年+n-1
民国?年=已知年份-1912+1
南方局势—中华民国的建立
北方局势
镇压
革命派
清政府
袁世凯
袁世凯
北方局势
语录:
人物经历:
“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
总督朝鲜
“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
小站练兵
出卖维新派
镇压义和团
创建北洋新军
北方局势
镇压
革命派
清政府
袁世凯
镇压
议和
02
南北和谈

帝国主义列强
立宪派和旧官僚
革命派内部妥协思想占据上风
中心问题:如何结束南北两个政权的对立局面,建立以袁世凯为总统的统一政权问题。
对于清朝皇帝的处置
袁世凯主张清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同时解散,由他另组政府。
袁世凯主张给清帝及皇室以特殊优待,并拟定《优待条例》
南北和谈—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谓袁不可信,诚然,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余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 ——孙中山
“如清帝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孙中山
南北和谈—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得到南方革命党人同意让权的确切保证后,大造舆论,压迫清帝自行退位。在北京一向支持清廷的《官话报》,在袁世凯的操纵下,发表敦促清帝退位的社论,说“这是人民明显的意志”。袁世凯还指使北洋军将领段棋瑞等人联合通电,要求清廷立即同意共和,否则将率领军队直捣北京。
南北和谈—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2月12日,
清帝宣布正式退位
2月13日,
袁世凯声明赞成共和
孙中山提出辞职
2月15日,
临时参议院选举袁
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03
南北一统
南北一统
南京就职与北京就职的问题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封建社会
《约法》规定
主权问题
等级关系
权利分配
主权在君
封建等级
专制独裁
主权在民
国民一律平等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评价辛亥革命
教育方面,提倡男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等。这些政策在当时虽然没能全部贯彻执行,但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性质:
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进行了许多意义重大的改革,主要有:
政治方面,保障人权,不准刑讯、体罚,禁止买卖人口、贩卖童工,保护华
侨,保护人民财产;
经济方面,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平等观念,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
剪除男子发辫,劝禁女子缠足,严禁鸦片,禁止赌博;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有利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救国之路仍需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