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3节 摩擦力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3节 摩擦力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30 10:0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摩擦力
一、静摩擦力
【思考】
1.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右拉木块,如图所示.
当测力计的示数为1
N时,木块没有动;逐渐增大拉力到2
N
时,木块仍静止;继续增大拉力到4
N时,木块开始移动,此时拉力突然变小到3.8
N,此后木块匀速运动,拉力保持3.8
N不变.
(1)木块受到拉力1
N时,有相对桌面运动的趋势但没有运动,说明什么呢?
(2)随着外力的增大,静摩擦力有什么变化?
(3)静摩擦力在哪里产生?沿什么方向?
答案 (1)桌面对木块施加一个与拉力方向相反的、大小也为1
N的力,这个力就是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外力的增大而增大,但有一个最大值.
(3)静摩擦力产生在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在矿山、码头、工厂中多用传送带将货物由低处传送到高处.如图所示,传送带匀速转动,货物和传送带相对静止.
(1)传送带靠什么力把货物送到高处?此力方向如何?
(2)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静摩擦力吗?静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吗?
答案 (1)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2)不是.静摩擦力发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物体本身可以运动.
静摩擦力阻碍的是相对运动趋势,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静摩擦力也可以是动力.
【基础概念】
1.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
,而没有
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
(2)接触面
.
(3)两物体间相对静止但有
.
注意:物体是“相对静止”,并不是静止.
3.静摩擦力的方向
总是沿着
,并且跟物体间
的方向相反.
注意:(1)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并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2)静摩擦力的效果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并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4.静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总随迫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与正压力大小
(填“有关”或“无关”).
(2)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值,即最大静摩擦力Fmax,静摩擦力的范围是
.
(3)静摩擦力的大小一般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如下图中水平力F=1
N、2
N、3
N时物块没有运动,静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N、
N、
N.
答案: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对运动;粗糙;相对运动趋势;接触面;相对运动趋势;无关;0【延伸思考】
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之一是“两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那么,何为“相对运动趋势”?如何判断“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答案:“相对运动趋势”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与它接触的另一个物体有运动的可能,但还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例如用力推木箱,木箱未动,但木箱有相对地面向前的运动趋势.“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指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物体将要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向.如图,物体静止在粗糙斜面上,假设斜面光滑时,物体将沿斜面下滑,即物体静止时,相对(斜面)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下.
【典例精析】
例1 关于摩擦力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B.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C.相互压紧并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作用
D.只有相互压紧和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才可能有摩擦力的作用
解析 要产生摩擦力,首先要有弹力,其次要接触面不光滑,还要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故只有D正确.
答案 D
例2(多选)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水平力F可能不变
D.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
解析 容器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重力与摩擦力平衡,盛满水前墙面对容器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如果一直没有达到正压力F作用下的最大静摩擦力,则水平力F可能不变,选项B、C正确.
答案 BC
【变式训练】
1.(静摩擦力)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
A.与压力成正比
B.等于水平拉力
C.小于滑动摩擦力
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解析 静摩擦力的产生取决于使物体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的作用,也就是等于平行于接触面切线方向的外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无关,故B、D正确.
答案 BD
2.(静摩擦力)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悬空静止,关于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的大小就与握力的大小无关
C.如果握力加倍,则摩擦力的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
D.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解析 只要瓶子静止,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瓶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静摩擦力与重力总是等大反向,与握力大小无关.B项正确.
答案 B
二、滑动摩擦力
【思考】
用力将黑板擦(毛较长)在黑板上滑动,观察毛刷的弯曲方向.如图所示,毛刷为什么向后弯曲?
答案 因为毛刷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板面,与板擦运动方向相反.
2.把手按在桌面上,用力向前滑动,手有什么感觉?增大手与桌面的压力,感觉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什么?阅读课本,写出滑动摩擦力的公式.
答案 手受到向后的阻力(滑动摩擦力).感觉手受到向后的阻力(滑动摩擦力)增大.滑动摩擦力大小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F=μFN.
【基础概念】
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
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
.
(2)接触面
.
(3)两物体间有
.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总是沿着
,并且与
的方向相反.
注意:(1)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并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的效果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并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成正比.
公式:F=μFN,μ为动摩擦因数,取决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的
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接触面的面积
(填“有关”或“无关”),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
(填“有关”或“无关”).
答案:阻碍它滑动;相互挤压;粗糙;接触面;相对运动;压力;材料;无关;无关。
【典例精析】
例3 装修工人在搬运材料时施加一水平拉力将其从水平台面拖出,如图所示,则在匀速拖出的过程中(  )
A.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
B.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拉力逐渐减小
C.平台对材料的支持力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
D.材料与平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支持力也不变,因而工人拉力也不变
解析 匀速拉动的过程只能持续到重心离开台面的瞬间,材料的重心在台面上,故材料对台面的压力不变,故材料受到的支持力不变,故C错误;
而在拉动过程中动摩擦因数不变,由F=μFN可知摩擦力是不变的,故A、B错误;
因为材料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不变,所以工人的拉力是不变的,故D正确.
答案 D
例2
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推力F.(取g=10
N/kg)
(1)当推力大小为5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2)当推力大小为12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3)物体运动过程中突然把推力去掉,此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解析 在地面上,FN=mg,则滑动摩擦力(即最大静摩擦力Fmax)大小为Fmax=μFN=μmg=0.5×2×10
N=10
N.
(1)当推力F=5
N时,FN.
(2)当推力F=12
N时,F>Fmax,物体滑动,则地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μmg=10
N.
(3)物体运动过程中突然把推力去掉,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F滑′=10
N.
答案 (1)5
N
(2)10
N
(3)10
N
【变式训练】
1.(滑动摩擦力的理解)以下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D.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它们都要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解析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但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既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既可能促进物体的运动,也可能阻碍物体的运动,A、B错误,C正确.
摩擦力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间相互挤压和粗糙的条件不一定具备,此时物体间不一定有摩擦力,D错误.
答案 C
2.(摩擦力大小的计算)用20
N的水平力在水平地面上拉重60
N的物体时,物体恰能被拉动;物体运动后只需18
N
的拉力即可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该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用15
N的水平力拉该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若用30
N的水平力拉该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
解析 水平力为20
N时恰能拉动物体,说明最大静摩擦力Fmax=20
N.若用F1=15
N的力拉物体,由于F1N,又因为物体运动后只需18
N的拉力即可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F滑=18
N,当用F2=30
N的力拉物体时,F2>Fmax,物体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滑=18
N.又由F滑=μFN得μ===0.3.
答案 15
N 18
N 0.3
课堂要点小结: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说明
产生条件
相同点
①相互接触;②相互挤压;③接触面粗糙
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稍大;在有些计算中可认为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不同点
有相对运动趋势
有相对运动
力的三要素
大小
不同点
被动力,与压力无关,大小为0与压力成正比,公式F=μFN
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稍大;在有些计算中可认为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方向
相同点
①与运动方向无直接关系,可与运动方向同向,也可与运动方向反向或者成某一夹角;②与接触面相切;③与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方向垂直
不同点
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稍大;在有些计算中可认为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作用点
相同点
在接触面上,作力的图示时,可根据等效原理画到物体的重心上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
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解题关键要明确,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M点受到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水平面,A对C错。N点受到支持力方向垂直MN方向,静摩擦力方向沿MN方向,B、D正确。
2.如图所示为研究木板与木块之间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将一木块和木板叠放于水平桌面上,轻质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用细线与木块水平相连。现在用绳索与长木板连接,用手向右水平拉绳索,使长木板在桌面上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B.木板必须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C.木板必须在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木板运动过程中,弹簧秤示数保持不变
解析:木块与木板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其大小F=μG木与其运动状态无关,故选D。
3.如图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呈水平。欲将黑白毛巾分离开来,设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其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用的水平拉力为( C )
A.2μmg
B.4μmg
C.5μmg
D.μmg
解析:根据受力平衡,黑毛巾有四个面受到摩擦力,平衡时F=f1+f2+f3+f4=μ·+μ·2+μ·3+μ·4=5μmg,故选C。
4.关于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相互挤压的粗糙物体间一定产生摩擦力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一定受到摩擦力作用
D.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解析:相互挤压的粗糙物体间不一定产生摩擦力,只有相互挤压的粗糙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才有摩擦力,故A错误;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只有相对运动的物体才有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故B错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如果接触面粗糙,而又有弹力时才一定有摩擦力,故C错误;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比如物体轻轻放在水平运动的传送带上受到的摩擦力就是动力,故D正确。
5.滑块A和B叠放在传送带上,A被细线连于墙上。如果传送带逆时针旋转,滑块A和B都相对地面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B受到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B.A受到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C.传送带的转速变成原来的两倍,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也变成原来的两倍
D.无论传送带的转速是多少,B都不受摩擦力
解析:物体B不受摩擦力,A错误,D正确;
A受到传送带向左的滑动摩擦力,B错误;摩擦力与相对速度无关,只与动摩擦因数(粗糙程度)和正压力有关,C错误。
6.在水平台上放一物体,物体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推力F把物体推向台边,如图所示,物体在台边翻倒以前的过程中,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B )
A.逐渐减小到零 
B.保持不变
C.先增大后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翻倒以前物体对平台的压力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7.如图所示是幽默大师卓别林一个常用的艺术造型,他身子侧倾,依靠手杖的支持使身躯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水平地面对手杖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B.水平地面对卓别林有摩擦力的作用
C.水平地面对手杖的弹力方向沿杆向上
D.水平地面对卓别林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假设地面光滑,手杖将在地面上向右滑动,所以手杖与地面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地面对手杖有摩擦力作用,A错,B对。水平地面对手杖的弹力垂直于水平面向上,C错。水平地面对卓别林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D对。
8.如图所示,消防战士正在沿绳进行爬绳练习,若消防战士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绳子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关于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f1=G,方向竖直向上
B.f1>G,方向竖直向上
C.f2=G,方向竖直向上
D.f2解析:消防战士无论是匀速上攀还是匀速下滑,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与重力相平衡,即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1、f2的方向都向上,且f1=f2=G,A、C正确。
9.下列各图中物体A和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关于物体A是否受摩擦力作用及物体A受的摩擦力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图中物体A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乙图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
C.丙图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
D.丁图中物体A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解析:甲图所示情况,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假设物体A受静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物体A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因此假设是错误的,故在甲图情况下物体A不受摩擦力作用。乙图所示情况,物体A也处于平衡状态,由于物体A受向右的力F的作用,由二力平衡可知,物体A一定受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丙图所示情况,用力F拉水平地面上的物体B,物体B及其上面的物体A保持相对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物体A受静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物体A的平衡条件被破坏,因此假设是错误的,故在丙图情况下物体A不受摩擦力作用。丁图所示情况,由于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一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与F相平衡,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综上所述选项C正确。
10.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用一根弹簧将木块压在墙上,同时在木块下方有一个拉力F2作用,使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如图所示。现分别测出了弹簧的弹力F1、拉力F2和木块的重力G,则动摩擦因数μ应等于( A )
A.
B.
C.
D.
解析: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说明木块受力平衡,则有;f=G+F2 f=μF1 解得:μ=,故选A。
11.如图所示,照片中的这位男士骑着一辆搞笑的另类自行车,在骑车人用力蹬车前进的过程中,车轮上黑白两色的鞋子与地面接触,它们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关于地面对鞋子施加的摩擦力的方向,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BC )
A.前轮黑色的鞋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B.前轮黑色的鞋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C.后轮白色的鞋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D.后轮白色的鞋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解析:自行车前轮为从动轮,后轮为主动轮,假设后轮不受摩擦力,则后轮一直转动,但不会向前运动,实际上后轮是向前运动的,所以它必受方向向前的摩擦力;同时,可判知前轮所受摩擦力向后,故正确答案为B、C。
12.物体b在力F作用下将物体a压向光滑的竖直墙壁,如图所示,a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a受的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D )
A.a受的摩擦力有两个
B.a受的摩擦力大小不随F变化
C.a受的摩擦力大小随F的增大而增大
D.a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解析:对于a,由于墙壁光滑,只受到b对a的摩擦力,b对a的摩擦力等于a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上,F增大,摩擦力大小不变,始终等于a的重力,故B正确,A、C、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C、D。
二、非选择题
1.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所示,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200g的砝码,砝码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2mm。现用这支圆珠笔水平推一本放在桌面上质量为800g的书,当按钮压缩量为2.4m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时,这本书恰好匀速运动。(g取10m/s2)试求:
(1)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
(2)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
答案:(1)1000N/m (2)0.3
解析:(1)由于砝码处于静止,则kΔx=mg所以有k==N/m=1000N/m
(2)要使书恰好能匀速运动,则kΔx′=μmg得μ===0.3
2.“强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m/s以上,甚至在60m/s以上。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力可达数千牛顿。台风登陆以后,会给沿海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危害。不少在台风登陆地区做新闻报道的记者,需要用绳子系在腰上才能保证不被台风吹走。大风真的能把人吹走吗?为方便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只考虑一种简单情况,即看大风能不能把人吹的在地面上滑动。设某次台风登陆时的风力为9级,方向水平风速大小可达到22m/s,经过流体阻力测算,在经过一个身高为一米七左右人体的面积时所产生的水平风力约为164N。假设这个人重60kg,台风来临时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人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26。试通过计算分析:(g=10N/kg)
(1)当风速达到22m/s时,人能不能被吹动?
(2)当风速达到15m/s时,吹在人身上的水平风力达到76N,站在地上的人受的摩擦力多大?
(3)当风速达以25m/s时,吹在人身上的水平风力达到
212N,站在地面的人受的摩擦力多大?
答案:(1)能被吹动 (2)76N (3)156N
解析:(1)人和地面之间的压力为N=mg=600N
人和地面之间的最大摩擦力为f=μN=156N
因为F>f,所以人能被吹走,
(2)当风力F1=76N时,由于F1;所以人不能被吹动,人受到地面给他的力是静摩擦力
其大小为f1=F1=76N
(3)当风力F2=212N时,由于F2>f
;所以人能被吹动,人受到地面给他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f2=f
摩擦力大小为f2=f=μN=156N
3.如图所示是武警战士用头将四块砖顶在墙上,苦练头功的照片。假设每块砖的质量均为m,砖与墙面、砖与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要使砖恰好静止不动,则武警战士的头对砖施加的水平力为多大?(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砖与砖之间不发生滑动。)
答案:
解析:以四块砖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砖恰好静止不动,则砖所受到的摩擦力刚好达到最大,
即f1=f2=μF,又f1+f2=4mg
联立上式可得F=
即武警战士施加的水平力为F=